《死亡时间推断》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4634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0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亡时间推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死亡时间推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死亡时间推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死亡时间推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死亡时间推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死亡时间推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亡时间推断》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死亡时间推断,第四章 死亡时间推断,死亡时间(time of death) 死后经历时间(the time since death,TSD) 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 是指发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注重尸表检查、判定,具有实际价值。 死亡时间推断(estimation of time since death) 是指推测死亡至尸体解剖时经历或间隔时间。 早在三百多年前,意大利医生已经明确指出: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死亡时间推断意义: 1推断死亡时间对确定作案时间,认定和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案件

2、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 2死亡时间推断在某些财产继承、保险理赔案件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依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需求,将死亡时间推断分为: 死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 晚期(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第一节 死后早期经历时间的推断 死后早期是指尸体未出现明显腐败现象的时期。 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实际工作中多以尸体温度的下降规律为基础,结合尸斑、尸僵和其他死后变化综合推断。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新的推测方法相继提出,如根据超生反应、离子检测、酶检测、DNA降解程度检测等,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尚有距离。 近年来,一种以尸温测量为基础,综合多种影响

3、因素的多参数综合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在一些国家已得到实际应用。,一、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 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一)尸体温度的测量 尸体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尸体内部温度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其变化规律与死后经过时间相关性较好。因此,尸体内部温度常被用于推断死后经过时间。 目前许多法医学者都以检测脑室、肝及直肠温度的方法来推测死亡时间。 直肠温度能较好的反映尸体内部温度,测量直肠温度操作又相对简便,因此,直肠温度常作为尸体

4、内部的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用于推断死亡时间。,直肠温度测量方法: 将温度计插入尸体肛门15cm,插入时温度计应尽量远离骨盆后壁,以避免骨盆壁温度较低而造成误差。 肝脏温度的测量方法: 从尸体右肋下缘切一小口,插入温度计达肝表面。 现多采用电子测温仪,所测得数据精确度较高。 (二)死亡时的尸体温度 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不同人直肠温度可波动在34.237.6之间,平均36.9。 直肠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此外还有昼夜体温差、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龄、性别、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测量直肠温度推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三)尸体

5、冷却规律 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并未立即死亡,细胞代谢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死后直肠温度并未立即下降,而呈一个短暂的平台期(plateau)。 当环境温度低于尸温时,尸体温度逐渐下降直至达到环境温度。 尸体直肠温度下降规律遵循一定的曲线,表现为在短暂的平台期后,散热过程最初较缓慢,逐渐加快并达到最大速率,最后再次变慢,直至达到环境温度,其整个过程呈反S形曲线。,(四)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及方法 根据尸温下降速度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较多,国内外学者曾根据各自的研究推导出不同的计算公式,由于所处的环境状况及考虑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计算方法也存在差异。 事实上,如前所述由于影响尸温的因素很多

6、,采用单一的计算公式推断死亡时间所得的结果误差必定很大。 国内常用的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和方法: (以春秋季节为准) 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在死后45小时; 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 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 夏季尸体温度下降率较春秋时节慢1.4倍,冬季快0.7倍。,表4-1 从直肠温度下降推测死后经历时间,由于该方法大致考虑了四季气温变化的差异及尸体温度在不同阶段下降率的快慢,同时也兼顾了尸体肥胖和消瘦对尸温下降速度

7、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用于大致推断死亡时间。 例如,春秋时节的一具消瘦尸体,直肠测量法测得尸温为24,说明尸温下降了13,按上述方法推断,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下降1,10小时后下降0.5,故此具尸体死亡后已经历16小时(13=110+0.5X X=6)。若此具尸体是在冬天被发现,死后经过时间应为11.2小时(160.7=11.2小时)。若是在夏天,则死后经过时间应为22小时(161.4=22.4小时)。 实际工作中,对需要推断死亡时间的尸体,可采用一种较为简易的方法,即死后早期现场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尸体直肠温度,连续数次测量的结果,能客观反映尸温下降的个体规律。,在具体推测时,注意尸温

8、接近环境温度时下降速率改变的特殊情况,还应除外一些特殊情况如日射、热射病死亡、冻死、死后冷藏、异常气温条件、死后移尸等情况的影响。 不足:1我国南北温差大,黄河流域夏季一般为2个月,广州夏季长达6个月,哈尔滨夏季只有几星期,即使以春秋两季相比,也不相同。春季在长江以南多雨、湿度大,秋季则干燥。 2再者,该方法只是考虑了一般规律,未考虑死因等因素对尸温的影响,也未考虑室内、室外、衣着、被盖等对尸温的影响。比如在北方冬季的室内多有暖气,或由于尸体裹有较厚的被褥,尸温可经久不下降。 由于各地环境条件差异很大,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在全国各处都适用。必须在各地摸索适合本地使用的办法并

9、探讨其规律。,二、根据其他各种死后变化综合 推断死亡时间 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根据尸斑、尸僵、角膜混浊程度等各种早期死后变化,综合推断死亡时间,积累了许多经验。,表4-2 根据各种早期死后变化推测死亡时间,表4-2 根据各种早期死后变化推测死亡时间,三、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 人体死亡后,许多组织与细胞尚能生存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超生期(supravital period)。 在此期间内,某些组织对多种刺激仍可产生反应,称为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 如骨骼肌受机械刺激可出现收缩,缩瞳药物可使瞳孔缩小等。另有一些属自发性超生反应,如心肌的收缩(断头后)、肠蠕动、精子活

10、动及白细胞游走等。 四、根据离子浓度推断死亡时间 检验尸体血液、脑脊液和玻璃体液的化学离子,发现钠、氯等化学离子浓度的死后变化规律性较好,可用于死亡时间的推断。 (一)血液 (二)脑脊液,(三)玻璃体液 与血液和脑脊液相比,玻璃体液受外界影响较小,不易遭到污染或发生腐败,是用于尸体化学检验的良好检材。 玻璃体液的采取方法: 可用带20号针头的注射器从眼球的前外侧方约45度角刺入,缓慢小心抽吸,每侧各抽吸约2ml。注意针头勿伤及小血管、虹膜、睫状体及视网膜影响检测结果,故操作要熟练、谨慎。 玻璃体内部成分的变化与PMI的关系相对稳定,尤其是玻璃体液钾离子浓度与PMI显著正相关。 死亡时刻玻璃体液

11、钾离子浓度为3.4mmol/L,死后大约每小时升高0.17mmol/L。应用该方法推算死亡时间,死后12小时内误差为1.1小时。,五、根据酶的测定推断死亡时间 死后,细胞屏障保护消失,胞浆内的各种酶释放。 死后某些组织中酶活性与死后经过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可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1肝酶活性的改变 2心肌与骨骼肌酶活性改变 3脾酶活性的改变 方法:生化检测、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 酶活性的检测必须保证组织或体液中酶的活性不受人为因素的破坏。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用组织冰冻切片。,六、根据DNA检测推断死亡时间 存在于活细胞核内的DNA是一类具有显著生化稳定性的

12、物质,在同一物种的不同组织的细胞核中,DNA含量是恒定的。 躯体死后,由于自溶作用,细胞形态结构崩解,在脱氧核糖核酸酶的作用下,核染色质双螺旋结构的DNA崩解为小碎片,由于核膜破裂,DNA碎片分散于胞浆中,最后染色质中残余蛋白被溶蛋白酶溶解,核便完全消失。 死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核DNA逐渐发生分解、减少、消失。其衰减直至消失的时间变化规律可用于死亡时间的推测。,七、根据胃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死亡时间 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食糜及食物残渣通过小肠的时间有一定的生理规律,根据这种规律性变化,可以推断死亡距最后一次进餐的时间,从而大致可判定死亡时间。 胃内充满食物呈原始状态时,为进食后不久死亡;

13、胃内容大部分移向十二指肠,并有相当程度的消化时,大约为进食后23小时死亡; 胃内空虚或仅有少量消化物,十二指肠内含有消化物或食物残渣时,约为进食后45小时; 胃和十二指肠内均已空虚,为进食后6小时以上死亡。 另外,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和排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物种类和性状、进食的量、胃肠功能状态和健康状况、个人的精神状态、药物和饮酒的影响等。 流体食物比固体食物排空快,小颗粒食物比大块食物快,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质快,蛋白质又比脂肪快。,八、根据膀胱尿量推断死亡时间 膀胱内尿量多少与饮水量、个体差异、生活习惯、疾病等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在就寝前要排尿。若膀胱内尿量少,则提示就寝后23小

14、时内死亡;若尿量较多,可以推测为凌晨死亡。 但要注意有时在濒死期会发生尿失禁,排空膀胱。 九、国外推断早期死亡时间进展综合参数法 死亡时间推断综合参数法是由德国埃森大学法医学研究所Henssge C教授创造。 该方法包括直肠温度列线图、矫正体重参数表和死后变化检测3个部分。 它以尸体直肠温度测量为基础,以尸体体重、所处环境、衣着及被盖等影响因素作为矫正值,结合尸斑、尸僵、肌肉超生反应等参数来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第二节 晚期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一、各种晚期死后变化 根据腐败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推断死亡时间。 死后2448小时左右,尸体右下腹皮肤出现污绿色斑迹(尸绿)。 死后34天左右,腐败血液沿着

15、静脉丛形成树枝状污绿色的腐败静脉网。 死后57天左右,形成所谓的腐败巨人观。 由于腐败的速度和特点取决于尸体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腐败发展的时间有很大差异。 根据腐败动态变化推断死亡时间应当特别慎重。,表4-8 晚期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二、根据尸体昆虫数据分析推断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昆虫数据分析推断死亡时间,目前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即法医昆虫学(forensic entomology),国内学者也做了一系列研究。 (一)尸体腐败阶段的划分及昆虫的演替 根据陆上空气中尸体变化的规律,可以将尸体腐败阶段进一步分期如下: 1新鲜期 为死后12天以内,肿胀发生之前的时期。 最先到达尸体

16、的为丽蝇科和麻蝇科昆虫,如丽蝇及其相关种类包括丝光绿蝇、大头金蝇、红头丽蝇和反吐丽蝇等可在死后10分钟内到达尸体并产卵,卵常被产在尸体的天然开口处如眼、鼻、耳、口、阴道、肛门等部位,也可以产在伤口处。 丝光绿蝇选择城市环境,伏蝇则多选择乡村环境。,2肿胀期 约为死后27天,尸体从轻度的肿胀到完全膨隆。 此期带强烈腐败气味的液体可从尸体开口处流出,使得尸体下面的土壤呈碱性,节肢动物开始离开尸体下土壤。此期尸体的昆虫主要是丽蝇和麻蝇,酪蝇和尖尾蝇科也开始出现。 3腐败期 约为死后413天,尸体爆裂,大量腐败气体泄漏出来,尸体大部分软组织都被蝇类幼虫所吞噬。腐败后期大量腐食性和捕食性甲虫到达尸体,而大部分丽蝇和麻蝇幼虫则完成发育,离开尸体化蛹。 4后腐败期 约死后1023天,尸体只剩下毛发、皮肤、软骨和骨。双翅目昆虫不再是尸体上主要昆虫,各种甲虫大量出现。 5残骸期 约死后1890天,尸体只剩下骨头和毛发。残骸上昆虫逐渐减少,其下土壤中可能出现大量螨类,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埋葬的尸体因埋葬深度不同昆虫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