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4419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医学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础医学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础医学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础医学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础医学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技术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内一 田娜,准备质量: 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器械车、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源线、导联线、 电极片7个、弯盘2个、干纱布块3块、50%酒精(或盐水纱布) 必要时备一次性使用备皮刀、滑石粉、配电盘。 3、检查监护仪性能; 4、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摆放在器械车上。,心电监护技术操作,操作流程质量,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说明目的、方法及配合; 2、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评估患者意识及皮肤情况,询问患者需求并协助解决。 3、接通电源,再次检查监护仪,将电极片连接在监护导联线上。 4、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2、,暴露胸部,有胸毛者剃除。 5、选择并清洁左右两侧锁骨中点外下方,左右两侧腋前线第六肋间及剑突下偏左心前区处皮肤,干燥后粘贴电极片,污纱布置弯盘内移至治疗车下层。,6、连接导联线:RA右侧锁骨中点外下方,LA左侧锁骨中点外下方,V剑突下偏左心前区处,RL右侧腋前线第六肋间,LL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 7、开启监护仪,根据医嘱或病情调整各参数,设置合理的心电指标报警戒线,出现正常心电示波信号后开始监护。 8、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9、规范洗手、记录。,操作流程质量,操作流程质量,10、停止心电监护: (1)查对,告知患者原因,关闭机器开关。 (2)分离导联线,摘除电

3、极片,用干纱布擦拭粘 贴电极片处皮肤。 (3)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4)拔下电源线,清洁机器,整理用物。 (5)规范洗手、记录。,心电监护技术,(一)目的 监护患者心率、心律变化。,(二)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和电脑等,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三)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

4、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 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8、监护仪的维护,心电监护的主要内容,心率 呼吸 脉搏 血压 血氧饱和度 心律,了解 正常心电图,四个主要的波 : (1) P波:左右心房的除极波 (2)QRS波:左右心室的除极波 (3)T波:左右心室的晚期复极波 (4)U波:左右心室的激动后电位,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两个间期: (1)P-R:代表房室传导时间 (2)Q-T: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 的总时间 (3)P波时间:代表左右心房除

5、 极时间 (4)QRS时间:代表左右心室 的除极时间,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一个主要段:S-T段:代表心室的早期复极,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 窦房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P波在、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PR间期为0.120.20s 窦性频率为60100次/分 PP间期互差0.12(0.16) s,窦性心动过速特征,心电图特征: 符合窦 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成人窦性频率超过100次/分,大多在100180次/分之间,可高达200次/分; 窦 性心动过速通常逐渐开始和终止。,窦性心动过速表现,窦性心动过速临床意义,生理性: 吸

6、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 病理性: 发热、甲亢、贫血、休克、心衰、心肌缺血、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征,符合窦 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成人窦性频率低于60次/分; 常伴有窦 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表现,临床意义,生理性 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 病理性 颅内疾病、严重缺氧、低温、甲减、阻塞性黄疸、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梗; 应用受体阻滞剂、拟胆碱药物、胺碘酮、心律平、钙拮抗剂、洋地黄等药物时。,治疗,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者,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安装心脏起搏器。,窦性停搏心电图特征,具有窦 性心律的心电

7、图特征 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均不出现; 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可出现房室交接处或心室单个逸搏或逸搏心律。,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窦性停搏临床意义,患者可出现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如眩晕、黑蒙或短暂意识丧失、Adams-Stokes综合征及死亡。 可发生于: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 窦房结病变、急性心梗、脑卒中; 药物: 如洋地黄、奎尼丁、钾盐、乙酰胆碱等。,窦房传导阻滞 (sinoatrial block),SAB是指窦房结冲动传导至心房时发生延缓或阻滞。常见于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过敏; 急性下壁心

8、梗、心肌病、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高血钾等。,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一度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无法诊断。 三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停搏在体表心电图上鉴别困难。 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分两型: Mobitz 型:即文氏 (Wenckebach)阻滞: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 Mobitz 型: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两倍。 窦房传导阻滞后可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病因 众多原因均可损害窦房结: 如甲减、淀粉样变性、伤寒等感染、纤维化与脂肪变性、硬化与退行

9、性变、窦房结周围神经或心房肌病变、窦房结动脉供血减少、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及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均抑制窦房结功能。,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表现,出现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状,类似与窦性停搏或有心动过速发作,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特征,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 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出现房室交界处逸搏或逸搏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Holter特征,Holter监护 一次或多次动态心电图可记录到常规心电图不易捕捉到的心动过缓并可明确晕厥等症状发作时是否有显著的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0、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的典型表现; 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改变有明确的相关性; Holter监护 可明确晕厥等症状发作时是否有显著的心动过缓,有助于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生理及其他检查,固有心率测定。 窦房结恢复时间与窦房传导时间测定。,第三节 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 一、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发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2. QRS形态与窦性时相同(无室内差异性传导时); 3.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临床意义 多半发生于病理状态,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房性早博图,心房扑动,一、病因 阵发性可见于正常人,持续性者见于多种心肺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征 1. 心房活动呈

11、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其间等电位线消失,频率一般在250300bpm; 2.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衡定; 3. QRS波群与窦性相同。,心房颤动,三、心电图特点 1. 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350600bpm; 2. 心室率不规则; 3. QRS形态正常。,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一、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出现QRS及逆行P波,逆行P波可位于QRS之前,之中或之后; 2. QRS形态正常。 二、临床意义: 多无需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病因 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点 1. 心率160220bpm; 2. QRS形态正常; 3.

12、 P波逆行性,常埋藏于QRS中; 4. 突发突止。,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 一、病因 可发生于正常人,亦可发生于各种病理状态。 二、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 三、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出现QRS,宽大畸形,ST-T与主波方向相反; 2. 配对间期恒定; 3. 代偿间歇完全;,室性早搏图,室性心动过速,一、病因: 最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偶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二、临床表现: 原发病表现 症状与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有关: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超过30秒)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心肌缺血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一般无症状,三、心电图特点 1. 3个或以上室早连续出现; 2. QRS波群宽大畸形,ST-T与主波方向相反; 3. 心室率150200bpm; 4. 房室分离,偶有心房夺获; 5. 突发突止; 6.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鉴别诊断:应与室上速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上图心室扑动 下图室性心动过速致心室颤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