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政治复习习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2079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政治复习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世界近代政治复习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世界近代政治复习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世界近代政治复习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世界近代政治复习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政治复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政治复习习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您好,你的题目做好了吗,历史训练3-4,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c,1875年共和派仅一票之多获得胜利,A,1871,1875,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

2、这种情况说明( ) 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法国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A B C D,君主立宪派(资产阶级,A,A,3.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A,4.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

3、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B,5. 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士兵营的企图。”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波拿巴政变,A,6. 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显著特征。下列对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

4、众两院 D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权利法案,三权分立,总统对议会负责,D,7、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 A 德意志帝国宪法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国1791年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A,封建残余浓厚的君主立宪制,8 .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D,9. “这部著作以天才般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5、最全面最深刻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这本书应该是( )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社会契约论 D论法的精神,10. 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资本主义,二个政权并立,资产阶级政权是国家形象,D,1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17世纪初

6、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适者生存,阶级暴力革命,12. 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13.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

7、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岛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预梁之柱。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说明它能产生作用,说明它的出现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原因、条件),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

8、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终因各种因素而失败。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2)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代议制确立有哪几种方式,请各举一例说明。(4分),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6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作的尝试。(4分)并分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4分),(4)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4分),材料一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

9、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岛新视野新知识,(1)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6分),小农经济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物质基础,而其脆弱性又需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保护;,国家统一为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政治基础,而中央集权制度又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为中央集权确立创造条件,而中央集权制度又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法家思想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思想条件。(任意2点,共6分),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

10、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预梁之柱。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2)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代议制确立有哪几种方式,请各举一例说明。(4分),特征:,方式及实例:,2分,4分,选举和议会立法。(2分),革命方式,如英、法、美; 改革或统一方式,如俄、日、德。(4分),【此问解答关键:问题是确立的方式而不是西方代议制的形式(君主立宪或共和制)】,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其先

11、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终因各种因素而失败。-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作的尝试。(4分)并分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4分),?,尝试:,根本原因:,4=22,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4分),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4分),(4)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4分),经济发展为政治建设提供基础, 政治建设又会

12、促进经济发展。 (4分),14. (28分)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古希腊时代,欧洲封建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前工业革命时代),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二战后(当代),(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4分) (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

13、了怎样 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9分) (4)谈谈你对“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认识。(6分),(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4分),(1)早期人文主义思想(4分),(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变化:,原因:,3,32,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3 分),经济上,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在冲击禁欲主义的同时,宣传了理性 主义思想。 (6 分,每点 3 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

14、情给分),(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9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影响; 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 (9分,每点 3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谈谈你对“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认识。(6分),(4) 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 6分。 第一层次:能认识到“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特点(2 分) 第二层次:能对这种消费文化观念产生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2 分) 第三层次:能对这种消费文化观念作出恰当的评价(2 分),祝童鞋们越考越好,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