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文丽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7127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文丽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文丽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文丽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文丽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文丽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文丽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元谋县元马小学 文丽翠邮编 651300 电话:13987895161【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要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而合理、优化的课堂结构、课堂环节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关键词】音乐课堂、情感艺术、生命活力、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

2、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 “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 学习 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欣赏鸭子拌嘴时,由于 6 岁的儿

4、童几乎没有抽象思维能力,我先采用画四副图画讲故事的方法,从直观上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然后引导他们重点表演其中两个音乐片断,通过动作来体会音乐力度变化所表现的不同情绪。“鸭群集合上路 ”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音乐,我扮演放鸭子的老爷爷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学生模仿鸭子走路的姿态跟在后面,他们虽节奏有力地踏步前进,边走边高兴地说:“ 嘎! 嘎! 嘎! 嘎!”互相拌嘴,充分感受到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鸭子潜水觅食 ”是全曲力度最弱的片断,我用轻而弱的声音启发学生:“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学生分组讨论,有的模仿模仿鸭子滑动翅膀,把头慢慢潜入水中觅食,有的静悄悄地在岸上等待,有的做出了捉到小鱼时的动作,静

5、悄悄的教室里只有水镲声伴随着孩子们无声的动作,大家立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平稳轻松的情绪。通过引导学生用动作对比来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不但使低年级小学生感到欣赏音乐充满了乐趣,而且使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有了初步的理解。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课堂上,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兴趣桥梁,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

6、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

7、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主动地去体验,他们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有可能成功。音乐游戏做为课堂的活力剂,乐于被学生接受和喜爱,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以及

8、情感的愉悦体验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往往是在游戏中得以感受,在体验中得以学习的。我在老北京的儿歌一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1、通过游戏了解什么是老北京的儿歌师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后,玩“丢手绢” 的游戏,待游戏结束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儿歌,并引导学生说儿歌。2、通过游戏了解以说为主的老北京的儿歌教师出示三条节奏,说儿歌“小皮 球 香蕉 梨”请学生选择出相应的节奏,并按节奏说儿歌。引导学生说出根据这首儿歌可以做哪些游戏?学生答:跳皮筋、拍皮球、对拍手等等。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游戏区里面的道具(皮筋、皮球、卡纸大手、铃铛)边说儿歌边进行游戏。3、通过游戏了解以唱为主的老北京的儿歌教

9、师出示一个“ 水牛儿 ”的手偶,同时播放水牛儿 的范唱带,根据歌词内容进行操作表演,鼓励学生前来试试。4、通过游戏了解说唱结合的老北京的儿歌在欣赏打花巴掌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它与上面两首儿歌有什么不同?再引导学生说出歌中“说” 的部分和“唱”的部分各可以做什么游戏?最后生按“说”和“唱”的不同节奏、不同情绪进行游戏。该课我主要借用了音乐游戏这种体验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学会了说儿歌而且了解到了老北京儿歌的特点及它的几种形式,弘扬了民族文化,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我们国家不仅地大物博,而且文化渊源流长。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字数统计:3043 字)参考文献:【1】栾永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游戏的意义 华章 2010【2】黄 玲 互动,课堂的本质小学音乐课中师生互动策略探究 中国校外教育 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