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理ppt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6815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7.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地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内蒙古地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内蒙古地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内蒙古地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内蒙古地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地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地理ppt(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总况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简称 内蒙古 ,省会为 呼和浩特 。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地跨东北、华北、西北。紧邻蒙古和俄罗斯,面积 118万平方公里,人口2436万。 地域:东西跨 30个经度,南北跨 16个纬度。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全区分设 9个地级市,3个盟;其下又辖 12县级市、 17县、 49旗、 3自治旗、 21个市辖区。 民族: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还有朝鲜、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共 49个民族。 主要农业地区 主要城市:包头、赤峰、乌兰浩特、满洲里、乌海、呼伦贝尔、通辽、鄂尔多斯等为自治区内主要城市。 地形:境内以高原为主,大多数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山

2、脉有大兴安岭、贺兰山、乌拉山和大青山。东部草原辽阔,西部沙漠广布,体现了明显的经度地带性。 资源:已探明矿藏 60余种,稀土、煤、银等储量巨大 .具有“东耕西牧、东林西铁、遍地乌金”的美称。日照丰富,风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 气候:年均气温 -1 10 ;除兴安岭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外,广大中 西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干旱气候。降水由东向西从 500毫米减到 50毫米,而蒸发量由1000毫米增加到 3500毫米。 沙漠:内蒙古的主要沙漠有浑善达克沙地,巴丹吉林沙漠,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腾格里沙漠,呼伦贝尔沙地。(全国主要沙漠有 12个) 乌兰布和

3、 库布齐 毛乌素 科尔沁 浑善达克沙地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 047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城市”。呼伦贝尔市总面积 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 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 “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本世纪初发现呼伦贝尔地下石油资源。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 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 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 满洲里 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中文名称: 呼伦贝尔市 下辖县级市: 牙克石市、满洲里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

4、、扎兰屯市 政府驻地: 海拉尔区 面 积: 263,953平方公里 人 口: 270万人 (2008年 ) 气候条件: 岭东季风气候区,岭西大陆气候区。冬季寒冷 干燥而漫长,夏季炎热多雨而短暂。 著名景点: 呼伦贝尔大草原 , 呼伦湖 ,贝尔湖, 满洲里国门,金帐汗蒙古部落 地 势: 西高东低 车牌代号: 蒙 E 方 言: 东北方言 大兴安岭成为重要分界线。 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这里的草原被誉为 “ 世界上最美的草原 ” 。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是多民族聚居区。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

5、地方风味,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蒙古族的发祥地在哪里,是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探寻的课题。新的考古成果已充分证明了今天的呼伦贝尔地区,正是蒙古族的发祥地。 1976年,全国第一支正式曲棍球队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业余曲棍球队的基础上诞生。 1989年国家体委正式把莫力达瓦旗命名为 “ 曲棍球之乡 ” 。 呼伦湖 意为:水獭 贝尔湖 意为:雄水獭 过去此两湖盛产水獭而得名。 满洲里 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被称为第一亚欧大陆桥的 “ 桥头堡 ” 曾出土过猛犸象骨架化石,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 满洲里 满洲里国门 呼和浩特 0471 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 全区政治

6、、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内蒙古第二大城市,内蒙古第二大工业城市,中国乳都。 全市总面积 17,224平方公里,市辖 4个市辖区、4个县、 1个旗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2009年,全市有常住人口 260.6万人。 是自治区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汉译为“青色的城市”,即青城,也称“呼市”。 方言:晋语、蒙语。 将军衙署 公主府 大昭寺 回民区的建筑 呼市的新加坡 包头 0472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市区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源于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居住着蒙、汉、回、满、达斡尔

7、、鄂伦春等 31个民族。 包头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城市,也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全国特大型城市。 全市人口 263万, 市区人口 190万,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特大城市 。建成区面积 250平方公里。中国最重要的稀土、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军工基地。是全国首批和第二批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亦是内蒙古绿化最好的城市和发达程度最高的城市,内蒙古经济强市和内蒙古最为重要的城市。 方言:包头话、东北话、蒙古语 保存完好的秦长城 保存完好的秦长城 钢铁大街 王府井百货 乌海 0473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位于黄河上游,

8、 1976年由原巴彦淖尔盟的 乌达 市、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市合并成立的。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三个地级市。 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东经 106.36 至107.05 ,北纬 39.15 至 39.52 之间,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宽 30公里,东邻鄂尔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南连 宁夏平原 ,北望河套灌区。 面积 1754平方公里,人口 50万,有汉、回、蒙、满等 26个民族。全市辖海勃湾、乌达和海南三个区。其中, 海勃湾区 是市政府所在地。 乌海市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1958年,随着 包兰铁路 的 开通,这里的煤炭资源开始大规模开发。 1976年建市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20

9、多年来,乌海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能源、煤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 “十五”计划 其间,工业增速连续 5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目前,这里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也是国内电石、硅铁等高载能产品的重要产地。 四合木 四合木,蒺藜科,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孑遗单种属植物,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为强旱生植物。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是 1.4亿年前古地中海孑遗种。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其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在世界范围内零星散见于俄罗斯、乌克兰部分地区,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内蒙一级保护植物。 乌兰察布市 0474 2003年 12月 1日,经国务院批

10、准撤销乌兰察布盟,成立乌兰察布市。全市辖 1区、代管 1市、 4旗、 5县,共 11个旗县市区,总人口272.87万,总面积 5.5万平方公里。 乌兰察布市属呼包银经济区和京津唐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优越。东距首都 北京 320公里,西接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 130公里,南倚距煤都 大同 100公里,北与 蒙古国 接壤,距中国北方最大的陆路口岸 二连浩特300公里,国境线 104公里。 乌兰察布市交通发达、便利。京包、集二、集通、大准四条铁路贯穿全市。集张高速铁路正在紧张建设当中。 全市通车总里程近 7000公里,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 110国道、 208国道 和 京藏高速 、呼满大通道为主干

11、的公路交通网络。 乌兰察布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 “桥头堡 ”、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方言:晋语 通辽 0475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地处北纬42 15-45 41、东经 119 15 123 43之间。 总面积 59535平方公里 ,南北长约 418公里 ,东西宽约 370公里。人口: 310万。 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为邻,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地形地貌 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端 ,属于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

12、击平原地带。北部山区属大兴安岭余脉 ,面积 19349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 32.5%,海拔高度 1000-1400米。中部属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击平原,面积 1250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0%,平原区由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由 320米降到 90米。南部和西部属于辽西山区的边缘地带,由浅山、丘陵、沟壑、沙沼构成,面积 27684平方公里,占 46.5%,海拔 400-600米。全市境内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玛山,老道山和青龙山。 气候特征 通辽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 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 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 90至 150天。年降雨量 3

13、50 450毫米。 风能丰富,风能有效时数( 3 20米秒)为 5000至 6000小时。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00至 150瓦平方米。 资源 矿产资源:麦饭石 -享誉全国 煤炭资源:霍林河煤矿是全国五大露天 煤矿之一。 水 资 源: 莫力庙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 漠水库。 旅游资源: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赤峰 0476 面积: 90275平方公里 人口: 460万 气候条件: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白音敖包、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机场: 赤峰机场 车牌代码: D 红山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是距今五、六千年的农业文明。出土了众多的玉器如碧玉龙。 中 华

14、第 一 龙 辽大明塔位于宁城县大明镇辽中京遗址内,距赤峰 120公里,距宁城天义镇 20余公里。辽中京是辽三京之一,契丹 辽鼎盛时期的都城。现仅存的三座砖塔以大明塔最为著名,建于 1007年。辽大明塔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总高 82米,基座直径 34米,每面长 14米,塔上的菩萨的浮雕栩栩如生。大明塔历时近千年,是全国目前现存砖塔中保存最好,体量最大的古塔,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皇帝,人大副季员长布赫都曾题诗称赞。 造型独特的横向石林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宁城县等地多处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冰臼群及其冰石林、角峰、石河等是“国内外目前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形态各异,保存完好,特征十分明显的古冰川遗迹 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堪称世界奇观”。 在赤峰地区发现的冰臼群中,以克旗大青山最为典型。在海拔 1500米,方圆约 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小冰臼 300多个,最大的直径达 10多米,最小的只有几公分。并有冰石林、角峰、石河、刃脊等冰川地貌伴生。有较大的观赏和科研、科普价值。目前正筹建中国第一个冰川(遗迹)公园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巴林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