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4课《说数》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65494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4课《说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4课《说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4课《说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4课《说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4课《说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4课《说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4课《说数》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说数,第二单元 科学小品,文本导学,文内文外,学习重点 1.理清本文严谨的说理层次,认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未来的发展过程。 2.学习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抽象道理的技巧。,趣味数字诗 1.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卓文君怨郎诗 2.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邵康节山村咏怀 3.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晨读积累,文本导学,拭目( ) 缥缈( ) 沧海一粟( ) 言简意赅( ),1.读准字音

2、 (1)单音字 衍生( ) 孜孜以求( ) 契机( ) 永葆常新( ),语言积累,yn,z,q,bo,sh,pio mio,s,i,答案,圆周率( ) 率领( ),(2)多音字,数轴( ) 压轴( ),zhu,zhu,鲜有( ) 新鲜( ),迎刃而解( ) 押解( ),l,shui,ji,ji,提名( ) 提防( ),xin,xin,t,d,答案,2.辨形组词,答案,(1),契( ) 挈( ),契机,挈带,(2),撼( ) 憾( ),震撼,遗憾,(3),贷( ) 货( ),借贷,货物,(4),粟( ) 栗( ),粟米,板栗,3.理解词义 (1)孜孜以求: (2)浩如烟海:,勤勉地追求。,形容文

3、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答案,错点提醒 注意使用范围,仅指文献、资料,不能单纯理解为“很多”。,(3)迎刃而解: (4)拭目以待:,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错点提醒 经常被误解为贬义词使用。,(5)众星捧月: (6)沧海一粟: (7)地老天荒:,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形容经过的时间很久。,答案,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4.选词填空 (1)惊叹惊异 中国摄影报记者姚勇面对美丽的扬州杭集镇不断发出 。更令他 的是,除了一栋栋“低调而华丽”的民居,还有那满眼的金色油菜花

4、。,惊异,解析 二者都有“吃惊”之意,但吃惊的表现不同。“惊叹”,惊讶赞叹(多指好的方面)。“惊异”,惊奇诧异,表示事情令人难以置信。,解析答案,惊叹,(2)原形原型 自视甚高的美国足球队在欧洲拉练中被巴西足球队打回 。 莫斯科的艺术家们专门编排了一场以总统为 的舞台剧作为生日礼物献给总统普京。,解析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型,原形,解析答案,1.全文依照人类认识数的历史进程渐次展开,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呼出数学史上的一个个发明。请根据作者的思路画出文章结构的简单示意图。,整体

5、把握,答案 自然数负数零分数无理数虚数复数未来的发展。,答案,2.说明的顺序一般有哪几种?本文是什么顺序?有何好处?,答案 一般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本文顺序:逻辑顺序。(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 好处: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符合一般读者的科学水平。,答案 零代表着“无”,零是一切数之基础。 没有零就没有进位制。 零具有独特的运算功能。,1.为什么说“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请从课文第3段中归纳。,重点突破,答案,2.抽象甚至是枯燥的数字在作者笔下为什么会成为形象而美丽的抒情对象?(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思考讨论),答案 (1)数学符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数字

6、的原型。而生活本身就是美的,生活的美决定了数学的美。 (2)热爱能发现美,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正因为作者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才会去发现并感受常人难以认识到的美。 (3)自然科学家本身较高的文化修养使之能以一种文化的眼光去领悟科学,从而产生丰富而浪漫的想象。,答案,3.文章讲到零时说:“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讲到圆周率时说:“最近利用电脑算到了小数点后两千亿位!但比起此率绵绵无绝期来,连沧海一粟也不如。”两处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 用的是拟人手法。将零比作王者是直接拟人,将圆周率与长恨歌类比是间接拟人。如果没有读过长恨歌,后者的类比是想不

7、出来的。将较抽象的对象比拟为熟悉的具体事物,有助于理解文意;而且运用得当,也可以增添文采。,答案,说数一文运用得最多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如第6段对圆周率的介绍),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列出来,并指出是如何运用的。,美点赏析,答案 除举例子外,文章还运用了以下说明方法:打比方(如把数字比喻成一个不断扩大的数学王国,把零比喻成其中的国王,形象地说明了零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引用(如作者的两首小诗圆周率和零赞)、作比较(如把圆周率的无限信息量与北京图书馆中藏书丰富但信息量有限作对比)。,答案,链接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 沈致远,江苏溧阳人, 家。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

8、项发明。发表的科学散文及随笔题材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环保、天文、信息、电脑、网络、经济等方面。这些科普文章结集为 。,物理学,科学是美丽的,答案,2.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 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 、 、 、 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一般 、 ,语言 ,形式 。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返回,答案,小品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文内文外,平实生动 相辅相成 文学性小品文的语言风格 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

9、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但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为此可概括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要适当地采用多种生动的说明方法。,文内深读,(1)运用比喻。如“加入了分数和无理数以后,数学王国更扩大了,在零这位国王两边雁翅排开的阵容就更加威武雄壮了”。 (2)化用古诗文名句。如作者在描述圆周率时,化用了刘禹锡和白居易的诗句。 (3)生动形象的描写。如赞零小诗:“你自己一无所有/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难怪

10、你这样美/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中国人的数字情结 翻开成语大辞典,与数字有关的成语俯拾皆是,如“一马当先”“三人成虎”“五体投地”“八面玲珑”“九死一生”“百发百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也与数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生年月离不开数字,买卖要用到数字,取款时输入密码更是要用到数字,如今可是个数字化时代,什么数字电视啦,数字化部队,数字货币等等。,文外迁移,类文品悟,古人写诗,也很喜欢把数字嵌入诗词中,比如“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不一而足。文字与数字的“联姻”,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诗句或清新或朴实或俏皮或含

11、蓄,令人回味无穷。 许多中国人认为有些数字象征着吉祥如意,像“6”“8”“9”。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它们,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尤其在广东,这种对数字的崇拜更是相当流行,“168”当地的谐音是“一路发”,这对于梦想发财致富的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安慰;“8899”寓意是“发发久久”,好运粘在你身上,怎么甩也甩不掉。于是,手机、电话号码,汽车牌号,乃至,房门号码,都要挑选这些幸运数字。据报道,一些手机店提供许多幸运号码让人选择,有的价格高达2 000多元;杭州有人以14万的价格卖出他的“A88888”车牌;还有一家航空公司长期支付30万元去维持“88888888”的公司电话号码。当然也有一些数字人们认为

12、它会带来不祥之兆,比如广东人最不喜欢4,因为它同“死”同音; 江西人最不喜欢7,因为有撞七(撞七也就是埋死人时要选的日子)的说法,甚至有父母在孩子大学考试当天,阻止他们搭乘车牌不吉祥的出租车。,中国人还喜欢以“十”为单位的数字。一些庆典逢上“十”的,总是特别重视,特别隆重,比如结婚十周年,夫妻经历了十年风雨的考验,不容易,庆祝一回,特别温馨有意义。至于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校庆八十周年,名人诞辰一百周年。 在所有的数字当中,以“三”组成的成语、俗语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最大。“三”既是个基数,在文言文中,它有时也含有“多”的意思。“一”是刚刚开始,“二”仅比“一”多了那么一点点,

13、在数字的排列中显得太少,而“三”在数字中介于中间数,不算少也不算多,刚好要突破“少”向“多”进军,给人以期待,这很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因而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婚宴上“酒过三巡”之后,新郎新娘就要起身向来宾们敬酒了,再拖下去,就有怠慢之嫌了;“三思而行”,不是指思考了三次,而是思考了许多次的意思。“三顾茅庐”,只拜访了一次两次,那诚意是不够的,非得要凑足三次,才显得你的诚心诚意。诸葛亮气死周瑜,非得到第三次才把他气死,充分说明诸葛亮智慧超群。就连领导讲话也很喜欢讲三点而不喜欢讲两点或四点,即使他明明只有两点可讲,他也要凑成三点,怎么办?领导自有高明之处,他把前面别人说的内容归纳总结一下,抻成自己的一点。这“三点”足够他滔滔不绝的了,充分显示领导的才情来。,微感言:,素材运用,点击文本 本文作者借对数的介绍,赞美了人类的智慧和对宇宙规律的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由数字,我们可以展开联想,联想到和数字相关的诗文、成语、历史典故、做人准则等等。,运用示例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长河中,有关“三”的哲理典故比比皆是,如“三省吾身”“三缄其口”“三思后行”“举一反三”等,不胜枚举。这些短语中的“三”大都不是确指,而是包含了“多数”“反复”等含义。可以说,在传统文化中,“三”凝聚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返回,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