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衡及血清钠钾氯测定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62239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平衡及血清钠钾氯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水平衡及血清钠钾氯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水平衡及血清钠钾氯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水平衡及血清钠钾氯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水平衡及血清钠钾氯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平衡及血清钠钾氯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平衡及血清钠钾氯测定(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液平衡和 血清钠、钾、氯测定,目 录,第一节 体液平衡 第二节 体液平衡紊乱 第三节 体液钾、钠、氯测定,第一节 体液平衡,一、水平衡及其调节 (一) 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细胞内液(ICF) 2/3 体 液 细胞外液(ECF) 1/3 血浆 组织间液 1/4 (体内室、腔、间隙 )3/4,体液的容量和分布,细胞间液 占细胞外液的 3/4 10.5升,血管内液 占细胞外液 血浆 = 3.5升,细胞内液= 28升,总体水占总体重60%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总体水的 1/3 占总体水的 2/3,总体水(TBW)(年龄、性别) 临床生理需水量(1500ml) 去路 来源 肾(1200ml) 皮肤(1

2、00ml) = 氧化水(400ml) 肺(100ml) 饮食水(1100ml) 肠(100ml),(二) 总体水的来源与去路,二、体液中电解质,电解质: 体液中存在的离子 主要阳离子: Na+、 K+、 Ca2+和 Mg2+ 主要阴离子: 氯离子(Cl-)、碳酸氢根(HCO3-)、 磷酸根(HPO42-,H2PO4-)、硫酸根(SO42-)以及有机阴离子,Donnan平衡学说,体液中阳离子总数应与阴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 阴离子常常随阳离子总量的改变而变化,而某一种阴离子的减少会使另一种阴离子增加来维持电中性。 如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少,使其Cl-离子增加来弥补阴离子的不足。,体液中电解质

3、与水的分布,(三) 体液的交换 总体水在细胞外和内液间的分布是被动的, 取决于各部分渗透有效颗粒数( Na+ - K+泵) 细胞外液: Na+、Cl- 体液中Na+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 K+ 体液中K+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第二节 体液平衡紊乱,一、水平衡紊乱 - 脱水 - 水肿 二、电解质平衡紊乱,一、水平衡紊乱,水平衡紊乱表现为总体水过少(脱水)或过多(水肿),或变化不大但水分布有明显差异,即细胞内水增多而细胞外水减少,或细胞内水减少而细胞外水增多。 水失衡的基本原因为水摄入和排出不相等,不能维持体内水的动态平衡。,一、水平衡紊乱,(一)脱水 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减少,称为脱水。

4、脱水因血浆钠浓度的变化不同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脱水。,一、水平衡紊乱,上述三种脱水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虽然不同,但基本改变是“体液容量不足”。 三种脱水在机体代偿和治疗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变。 如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在机体代偿过程中可转变为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处理时如仅补水而不补钠,将导致低渗性脱水。,(二)水肿 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多、血容量增多以及组织器官水肿,称为水肿或水中毒。,一、水平衡紊乱,(二)水肿,引起水肿的原因有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水和电解质排泄障碍等。 水肿后由于血浆渗透压出现不同的变化,又可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水

5、肿。,第二节 电解质平衡紊乱,第三节 体液钠钾氯测定,第三节 体液钠钾氯测定,静脉血清(浆)用于测定Na+、K+、Cl-和HCO3-是最常用的; 用毛细管从指头收集毛细血管全血常用于床旁检测仪; 肝素化的动脉全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第三节 体液钠钾氯测定,(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清、血浆或全血都可以用于电解质测定,但血清与血浆之间,动脉血与静脉血之间的参考值有一定差异,特别是血清与血浆K+含量之间的差异被认为是有临床意义的。,第三节 体液钠钾氯测定,用血浆或全血测定时,应使用肝素锂或氨盐抗凝。 使用血浆或全血的好处在于不需等血凝固而缩短了检测时间。,血清钠、钾的测定方法,钠、钾的测定方法 1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特殊仪器 2.火焰光度法 快速、简易、准确 3.离子选择电极法 使用安全 4.酶法 特异性强,试剂昂贵,血清钠、钾的测定方法,1火焰光度法 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含有钠、钾的标本和助燃气(丙烷)进入雾化室雾化后喷入火焰,在助燃气产生的高温作用下,标本溶剂蒸发而钠、钾原子获得能量被激发成为激发态。,血清钠、钾的测定方法,在大约10-13秒的时间中,不稳定的激发态原子又迅速释放出已获能量回到基态,发射出各种元素特有波长的辐射光谱。 钠的辐射波长为589nm,钾的辐射波长为766nm,而常作为内标使用的锂和铯的辐射波长分别为671nm和852nm。,血清钠、钾的测定方法,这

7、些金属元素发射的特异光谱经各自相应波长滤色片过滤后照射在光电池或光电管上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在电流表显示器上显示电流大小。 标本中钠、钾浓度越大,发射的光谱强度越强,发射光谱强度直接与钠、钾浓度呈正比。,血清钠、钾的测定,【原理】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简称火焰光度法)是一种发射 光谱分析。,热,热,热,热,Na,Na,Na,+,*,*,+,o,o,o,Na,+,589nm ,),黄色,(,(由4p电子返回4s基态时释放),K,K,K,K,o,+,767,nm,(,),红色,(由3p电子返回3s基态时释放),血清钠、钾的测定,2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ISE)电位法是以测定电池的电位为基

8、础的定量分析方法。 将离子选择性电极和一个由银/氯化银构成的参比电极连接起来,置于待测的电解质溶液中,形成一个测量电池。,血清钠、钾的测定,2离子选择电极法 此电池的电位随样品的离子浓度的改变而改变,电位的变化与离子活度的对数符合能斯特(Nernst)方程.,血清钠、钾的测定,E: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测量溶液中的电位; E0: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 R:气体常数(8.314J/Kmol) ; n:待测离子的电荷数; T:绝对温度(237+t); F:法拉第常数(96 487C/mol) ; ax:待测离子的活度; fx:待测离子的活度系数。,血清钠、钾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由钠、钾离子不同活

9、度的作用而产生不同的电位。 这种极电位的变化由钠、钾离子活度所决定,后者与钠、钾离子浓度成比例。,血清钠、钾的测定,检测时首先加入样品,测其电位,然后加入标准液测其电位,二者之差值与样本中钠、钾离子浓度和它们在标准液中的浓度之比存在对数关系,可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出样品中的钠、钾离子浓度。,血清钠、钾的测定,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测定钠、钾方法有二种: 1.直接电位法 2.间接电位法,血清钠、钾的测定,直接电位法 应用的血清、血浆或标准液不经稀释直接进入仪器测量管道作电位分析,离子选择电极只对水相中活化离子产生选择性响应,与标本中脂肪,蛋白所占据的体积无关,故此法能真实反映符合生理意义的血清中离子

10、活度。,血清钠、钾的测定,间接电位法 标本和标准液要用指定离子强度及pH的稀释液作一定比例的稀释,再送入电极管道中测量其电位。 该方法会受到样品中脂类和蛋白质占据体积的影响。,血清钠、钾的测定,一些没有电解质失调而有严重的高血脂和高蛋白血症的血清样品,由于每单位体积血清中水量明显减少,定量吸取样品作稀释后,间接电位法测定会得到假性低钠、钾血症。 文献报告,健康人间接电位法比直接电位法约低2%4%。,血清钠、钾的测定,3酶动力学法 Na+的测定主要应用钠-依赖性-半乳糖苷酶,测定K+则应用钾-依赖性丙酮酸激酶。 稳定性好,易于自动化,可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钠钾同时测定,适合于急诊及常规检查,具

11、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参考范围,血清钠 135145mmol/L 血清钾 3.55.5mmol/L 尿钠 儿童5.0mmolkg-1/24h 成人130260mmolkg-1/24h 尿钾 儿童(1.030.7)mmol kg-1/24h 成人50102mmolkg-1/24h,血清氯的测定方法,1. 库仑滴定法 方法准确,测定的参考方法 2.硫氰酸汞比色法 手工操作,可自动分析仪 3.离子选择电极法 更广泛的氯测定方法 4.硝酸汞滴定法 手工操作,效率低 5.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决定性方法 特殊昴贵,血清氯的测定方法,1滴定法 用标准硝酸汞溶液滴定血清或尿液中的Cl-,Cl-与Hg2+结合生成可

12、溶性但不解离的氯化汞,当滴定到达终点时,标本中全部Cl-与Hg2+结合,过量的Hg2+与指示剂二苯卡巴腙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根据硝酸汞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氯化物的浓度。,2比色法 血清氯化物中的氯离子与未离解的硫氰酸汞溶液混合时,氯离子首先与汞结合形成难以解离的氯化汞,并释放出相应量的硫氰酸离子,此离子与试剂中的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色的硫氰酸铁,其色泽与氯的含量呈正比。,血清氯的测定方法,血清氯的测定方法,Cl-与硫氰酸汞反应,其原理如下: Hg(SCN)2 + 2Cl- HgCl2 +2SCN- 3(SCN)- + Fe3+ Fe(SCN)3,血清氯的测定方法,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氯化物操作步

13、骤,混匀,置室温10min,以试剂空白管调零, 在460nm波长处比色,分别读取各管吸光度。,血清氯的测定方法,参考范围 血清(浆)氯化物 96108 mmol/L; 脑脊液氯化物 120132 mmol/L; 尿液氯化物 170250 mmol/24h。,血清氯的测定方法,方法评价 1本法对氯离子并非特异,其它一些卤族元素如F、Br、I与之起同样呈色反应。 但在正常人血液中,上述元素含量较低,故可忽略不计。 若接受大量含上述离子药物治疗时,可使血清中氯测定结果偏高。,血清氯的测定方法,2显色液的呈色强度与硫氰酸汞和硝酸汞的含量有关。如呈色过强,线性范围在125mmol/L以下,要增加硝酸汞的

14、用量。 呈色太弱,要增加硫氰酸汞的用量,使用前二者要进行调整,使其色泽在460nm波长,10mm光径比色杯测定,吸光度值在0.4左右为宜。,血清氯的测定方法,3本法校正曲线不通过零点,但汞离子调控适当,则氯离子在70140mmol/L范围线性良好(此范围可满足临床需要)。 4本法呈色温度应不低于20,室温过低易产生混浊,影响比色。,血清氯的测定方法,5.线性范围 75125mmol/L,若高于此线性时,应将血清用蒸馏水进行1:1稀释后进行重测,其结果乘以2。 6.显色稳定性 用高、低氯含量标本及标准品呈色后观察吸光度变化,结果显示2h内呈色稳定。 7.精密度 批内CV平均为0.777%,批间C

15、V平均为1.34%。,血清氯的测定方法,8.回收率 低、中、高标准回收率分别为101%、97%、102.5%,平均回收率为100.1%。 9.干扰试验 胆红素达到225.7mol/L时,结果增加2.9%,加入Hb达到5g/L时,结果增加3.3%;-脂蛋白达到15.94g/L和17.0g/L时,结果分别增加4.3%和7.8%。,血清氯的测定方法,10.本法手工操作测定结果与美国IL-508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比较:y0.1251.001x;相关系数(r)为0.995。 11.温度对呈色的影响 吸光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增高,故本法测定时必须同时做标准管,而不宜使用剂量反应曲线。,血清氯的测定方法,4

16、离子选择电极法 测定Cl-的最好方法。 氯电极常用氯化银或硫化银等物质作为膜性材料制成固态膜电极,与参比电极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电极,并与Na+、K+电极组装在同一台仪器上,使用较方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参考范围,血清(浆)氯化物 96105mmol/L 脑脊液氯化物 120132mmol/L 尿氯化物排出量 儿童4.0mmolkg-1/24h 成人170255mmolkg-1/24h,临床意义,低氯血症: 95mmol/L 摄入不足:饥饿、营养不良、低盐疗法 丢失过多:呕吐、利尿剂 转移过多:肾疾病,向组织内转移 酸中毒,向细胞内转移 摄入水多:尿崩症,高氯血症,血氯105mmol/L 低蛋白血症,蛋白,Cl补充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