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

上传人:luoxia****01803 文档编号:7062159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解决途径由于教师的不恰当的教育行为而给学生造成的师源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有厌学情绪。师源性心理障碍中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经常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是体罚,使学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只要是老师的家常便饭地批评和同学们的议论这一情境一出现,使学生越来越不想与他人交流沟通,越来越内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看到了自己是多么差,而根本不会再去想自己好的方面,由于教师正强化了学生不的不足之处,从而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二是由于学生成绩还可以,是由于学生本人通过非常努力、刻苦的学习而得来的学习成绩,

2、老师为了树立榜样,而过分地夸奖,学生本来不想其他同学知道自己努力学习的事,老师不但说了出来,而且还在众多的同学面前当面表扬他,他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受了打击,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再努力学习。总之,用一句话来概括都因为学生“怕”老师,从而不喜欢上课。这样的学生在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中比例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2 学生产生了学习障碍。由于师源性心理障碍导致学生产了学习障碍,学生学习障碍的核心是学习能力。研究者发现学习障碍学生存在活动异常、分心、动作笨拙、冲动、自伤与攻击性强等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在高焦虑与抑郁上。在焦虑特质方面,学习障碍学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而

3、且在不同年级均保持高焦虑;在抑郁方面,学习障碍的学生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研究还发现学习障碍的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差。3 学生产生了一些精神疾病。由于长假受到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困扰,而又没有及时地被发现,学生会长期处于根度的紧张或恐惧之中,当某些情境再现时,学生会不知所措,从而会引许多生理反应。例如:学生一上课就肚子痛,一听见教师叫自己的名字就头脑发热,一进办公室就脸色苍白,手心出汗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生理问题。4 学生有敌对情绪,产生了报复行为。由于长期处于同一个教师的同一种教学方式方法下,学生对教师有极大的不满,在课堂可能不会表现出来,因为怕老师,而在课后特别是这位教师不在教这

4、个学生,学生认为老师管不着他了,从而就会把这种敌对情绪表现出来,产生报复行为。例如:在学校的墙上或是大门上,特别醒目的地方,学生会写上某某老师是个大混蛋,是个变态等等。很多教师在看了以后可能是付之一笑也可能会破口大骂,但我想这肯定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方式方法而给学生造成了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 解决途径的探讨 1、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当前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下,学生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和教师的一把重要标尺。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教师更多的追求学生的分数,而忘记了学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他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分数,他们需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他们所需要的

5、教育是要能够面向未来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单一地追求学生分数转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灵活的形式传授学生知识,起到编导作用,在学生学习兴趣,解题思路和方向上要积极引导,起到引导作用,在学生学习的疑惑、困难、方法上要积极开导,起到开导作用。教师要不断地修练“内功”,以提高自身执教的能力,教师应克服偏爱、偏见,学会宽容、学会积极等待,用自己宽厚仁爱之心去容纳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去帮助和启迪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每个学生。教师要欣赏地,至少是善意地对待每个学生。要用教师独特的“慧眼”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

6、光点,哪怕这个闪光点非常的小,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学生,热情洋溢地点评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告诉他“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种宽松友善的气氛会让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初中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无时无刻都要记住自己的身份,要树立榜样意识。教师只有转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才有可能避免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障碍。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也不例外,知识也在不停的“老化”,需要不断更新和拓

7、展学科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相关学科知识,逐步由单一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全面发展,能够做到一专多能,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学习,能轻松地体验学习。要让学生感觉到上课就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可能地把知识生活化,在情境中引入知识,激起学生大胆的质疑,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的思想磨擦,碰撞,也许真理就是这样产生的呢。只有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才有可能营造出和谐、有效的课堂,才能可能避免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发生。3、改变心境和学

8、生换位思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压力,很多的挫折,但教师要学会控制,要学会适时调整自身的心理,当教师走进课堂给学生的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堂课是否能上成功,因为教师的情绪,教师的精神很快就会“传染”给学生,教师饱满的精神,生动地讲课,学生会有同样的效果。当前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教师面对的学生也在不断地发生教师所意想不到的变化,教师用一尘不变的心态与要求学生这样或者那样,因为这些要求在学生看来可能已经不符合他们发展的需要,可能已经“过时”了。教师改变了自己的心境,能够理解学生,能够和学生换位思考了,也就能够微笑地面对学生了,也就可以成功帮助学生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目前,正值新课程改革,我们教师应更需要加强自学习,通过学习,从而反思教学,再学习,再反思教学,从而尽可能指导学生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能让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如,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通知/申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