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治:泥鳅养殖病害预防6要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619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病防治:泥鳅养殖病害预防6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疫病防治:泥鳅养殖病害预防6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病防治:泥鳅养殖病害预防6要素(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鳅养殖病害预防 6 要素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预防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1。饲养环境。泥鳅的饲养环境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养殖。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提供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作物的根部还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场所,为泥鳅提供天然

2、饵料。2。苗种质量。要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泥鳅苗种。3。苗种消毒。苗种放养前,要用 2030 克/升的食盐水浸浴 510 分钟,以杀灭体表病原体。4。放养密度。在泥鳅养殖期间,如放养密度低,则造成水资源浪费;放养密度过高,又容易导致泥鳅患病。一般放养体长 34 厘米的夏花 100150 尾/平方米,体长在 5 厘米以上的苗种可放养 5080 尾/平方米,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5。饲料管理。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淡水鱼类,尤其喜食水蚤、丝蚯蚓及其它浮游生物,但动物性饲料一般不宜单独投喂,否则容易造成泥鳅贪食,消化不良,肠呼吸不正常,“胀气”而亡。对腐臭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否则泥鳅易患肠炎等疾病。6。水质管理。养殖期间,抓好水质培养是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符合泥鳅生理生态要求,可弥补人工饲料营养不全和摄食不均匀的缺点,还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