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61498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精校解析 Word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厦门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一基础部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填涂在题卡上)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上曾经有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表面有陨石坑。火星上大气以稀薄且寒冷的二氧化碳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转轨道位于金星和地球公转轨道之间B.为类地行星C.质量、体积、密度大于地球D.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2.火星上曾经有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火星表面温度高

2、D.火星上没有大气3.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遺遭陨石袭击,其直接原因是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稀薄D.火星的质量小4.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在发射的瞬间就成了天体B.它成功发射之后在太空运行时才能成为自然天体C.它进入预定轨道正常运行之后就能成为人造天体D.它不是组成天体系统的成员【答案】1. B 2. B 3. C 4.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重点考查地球“液态水存在”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分析。【1题详解】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可知D错;与火星公转轨道相邻的是地球和木星,故A错;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大气密度小于地球,故C错;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类地行星,故B对。【2题详解】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万物将无法生存,故答案选B。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是类地行星,A错。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错。【3题详解】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C对。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4题详解】判断自然界的物体是否

4、属于天体的方法关键是看该物体是否存在于宇宙空间;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天体,但是地球上的物体则不属于天体;人造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外运行时属于天体,但返回大气层内或降落地面后就成为地球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天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错;它成功发射之后在太空运行时才能成为人造天体,故B错,C对;它是组成天体系统的成员,故D错。【点睛】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火星上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下图为某次所拍摄到日全食食甚照片(整个太阳完全被遮住)。据此完成下

5、列各题。5.此照片中,发光的部分主体是太阳大气的哪一层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电离层6.图中发亮的部分的最主要太阳活动有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黑子、耀斑7.若照片中主要被遮挡的大气的某种太阳活動,它一般A.温度高于周围区域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出现在太阳色球中D.平均周期为11年【答案】5. C 6. C 7. D【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大气分层。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而平时肉眼只能看到光球层,而当日全食时,明亮的光球层被遮挡,则肉眼能看到色球层和日冕层。但根据题中条件“(整个太阳完全被遮住)。”,可知肉眼可见的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日

6、冕层。【6题详解】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故答案选C。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故ABD排除。【7题详解】若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应是太阳黑子活动,它一般温度低于周围区域,A错。不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B错。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中,C错。黑子活动平均周期为11年,D对。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各题8.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

7、射能削弱作用小C.海拔高,气候寒冷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9.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A.藏南谷地的地热B.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C.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答案】8. C 9. A【解析】【分析】本题以新能源为热点,考查太阳辐射分布差异的原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8题详解】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故ABD说法正确;气候高寒与该地太阳能丰富无关,故C说法错误。故选C。【9题详解】藏南谷地的

8、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故A符合题意;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是生物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故B不符题意;大气的运动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故与太阳能有关,故C不符题意;水体的运动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故也与太阳能有关,故D不符题意。故选A。【点睛】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0.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1. 若地为北京,则此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

9、扩大 D.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答案】10. B 11. C【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10题详解】由日出日落时间可求三地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零8分。再依据昼长求出当天的夜长,10小时,12小时38分,10小时52分。纬度越高,则昼夜长短的差越大。因此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D正确。【11题详解】依据表格,地昼长夜短,白昼变长。若地为北京,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逐渐北移,结果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各地昼夜长短相差变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正确,A、B、D错误。【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第(1)题注意注意纬度越高,同一天昼夜长短差

10、值越大。第(2)题注意分析两天的白昼长度。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13. 有关熔岩所在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14. 某地地下2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湖上渔船上的渔民

11、,部会感到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C.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左右摇晃15. 如果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有石油的是A. B. C. D. 【答案】12. B 13. D 14. B 15. 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地震波的特点,考查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12题详解】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岩浆的发源地,说明地热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置,其主要分布在上地幔中,故B项正确,其余可排除。【13题详解】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故A项错误;该界面处地震波的纵波、横波均能够穿过,故B项错误;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陆地上较大,

12、故C项错误;由于该界面之下的物质发生了变化,故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故D项正确。【14题详解】纵波能穿过固液气三态,而横波只能穿过固态。纵波使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使地面左右摇晃。由于在湖面上,故只有纵波能穿过,故本题选B。【15题详解】石油是液态物质,纵波能穿过,但横波不能穿过。在石油处,横波波速降为0,故依据上图可知只有A符合条件。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如左下图所示。右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 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A. 削弱大气逆辐射 B. 削弱太阳辐射 C. 增强大气逆辐射 D. 增强地面辐射17. 右上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

13、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 B. C. D. 18. 阴雨天气温日较比较小的原因是A. + B. + C. + D. +【答案】16. C 17. B 18. C【解析】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16题详解】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熏烟能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故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17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为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升温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使近地面大气升温,故选B

14、。【18题详解】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夜晚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答案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 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 )A.PaPb;TaTbB.PaPb;TaTbC.PaPb;TaTbD.PaPb;TaTb20.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 南风 B. 东北风 C. 东风 D. 西南风【答案】19. A 20. C【解析】试题分析:【19题详解】读图可知,a为盛行下沉气流,地面形成高压,气温较低,b为上升气流,地面形成低压,气温高。故选A。【20题详解】读图由于b处气流上升,c处形成高压,d处气流下沉,形成低压,风从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高空风最终偏转与等压线平行,形成东风,故选C。考点:热力环流中气压高低及风向的判断【名师点睛】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如下图是某一时刻山峰和山谷之间冷热不均形成的一种热力环流,叫山谷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谷风的产生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