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60392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第11章 皮 肤,本章重点,1、皮肤的一般结构 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皮肤的结构: 由表皮和真皮构成,有毛发、汗腺、 皮脂腺、指甲等附属器 皮肤的功能: 阻挡外界异物和病原体入侵,防止体 液丢失,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皮 肤 (skin),表 皮 (epidermis),真 皮 (dermis),皮下组织,附属器官: 毛 皮脂腺 汗腺 指(趾)甲,一、表皮(epidermis) 为皮肤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分为5 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表皮各部薄厚不一致,薄者为

2、4层 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多数)和非角质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 成细胞间),厚 皮,薄 皮,1、基底层 光镜:矮柱状或立方形;胞核相对较大,呈圆形,染色较深;胞质嗜碱性;,电镜:丰富的游离核糖体;角蛋白丝/张力丝 ;桥粒/半桥粒,3、颗粒层: (35层梭形细胞 ) 光镜: 扁平梭形;强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 电镜: 核和细胞器见已退化;板层颗粒增多;透明角质颗粒无膜包被(呈致密均质状,角蛋白丝伸入其中 ),2、棘层(410层棘细胞) 光镜: 细胞较大,呈多边形;胞核较大,圆形;胞质弱嗜碱性;,电镜:棘状突起(大量的桥粒相连);游离核糖体较多;较粗的角蛋白丝;外皮蛋白使细胞膜增厚;板

3、层颗粒,4、透明层 (23层扁平细胞)细胞 光镜: 呈强嗜酸性,透明均质状,折光度高。细胞界限不清,胞核和细胞器已消失。 电镜: 结构与角质层相似。,5、角质层(多层扁平角质细胞) 光镜:嗜酸性均质状,细胞已完全角化,变得干硬. 电镜:密集粗大的角蛋白丝及均质状的物质(透明角质颗粒);外皮蛋白;细胞间隙充满脂质膜状物;细胞间的桥粒消失,因而细胞连接松散,脱落后形成皮屑。,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移、逐渐分化为角质细胞、然后脱落的过程,与此伴随的是角蛋白及其他成分的合成的量与质的变化。,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郞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二),1、黑素细胞,

4、散在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光镜:胞体圆,核深染,胞质透明。,电镜:与角质形成细胞间无桥粒连接,胞内有丰富的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另有特征性的黑素体。,黑素体(酪氨酸酶酪氨酸 黑色素)黑素颗粒,1、黑素细胞,人种间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肤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黑素颗粒的分布、大小、数量和内含黑色素的多少。,光镜:于棘层浅部;圆形,胞质清亮;核深染有树枝样突起 电镜:伯贝克颗粒,2、郎格汉斯细胞,功能:处理提呈抗原,图11-7 郎格汉斯细胞光镜图 (ATP酶组化染色),伯贝克颗粒,郞格汉斯细胞,颗粒呈杆状,中等电子密度,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电子透明的膨

5、大。,参与郞格汉斯细胞摄取、 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全部 过程。,位于基底层,扁平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角质形成细胞之间。,3、梅克尔细胞,电镜下基底部胞质内含有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 功能: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二 、真皮,网织层,乳头层,1、乳头层,紧靠表皮的LCT, ,向表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毛细血管丰富,有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 功能:连接,营养,感觉等.,触觉小体,2、网织层,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交织成网状,并有许多的弹性纤维,赋予皮肤较大的弹性和韧性。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环层小体。,皮下组织(浅筋膜) 结构:LCT和脂肪组织构成。 功能:连接、缓冲、保温、能量储

6、存等作用。,皮下组织,表 皮,真 皮,三、皮 肤 的 附 属 器,毛 皮脂腺 外泌汗腺 顶泌汗腺 指(趾)甲,图11-13 头皮光镜图,毛 干,毛 根,1、毛,毛球,毛母质细胞,毛乳头,毛囊,上皮性毛囊,结缔组织性毛囊,毛球,立毛肌,毛球,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开口于毛囊,为泡状腺。,2、皮脂腺,汗 腺 (sweat gland) 为单曲管状腺,3、汗腺,部位: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中。,图11-12 皮肤附属器示意图,1)外泌汗腺: 部位:遍布全身皮肤内。 结构: 分泌部由1-2层锥形或 立方形细胞围成。 导管部由两层立方细胞 围成。 功能:分泌汗液(调节 体温、湿润皮肤和排泄 废物等作用)。,图11-18 汗腺光镜图,2)顶泌汗腺(大汗腺),特点:分泌部管径粗,管腔大,盘曲成团。 分泌液较粘稠,内含蛋白质、脂类等,经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特别的气味。,本章重点,1、皮肤的一般结构 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