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dominick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chapter3要素禀赋理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60258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dominick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chapter3要素禀赋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国际经济学dominick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chapter3要素禀赋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国际经济学dominick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chapter3要素禀赋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国际经济学dominick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chapter3要素禀赋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国际经济学dominick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chapter3要素禀赋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dominick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chapter3要素禀赋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dominick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chapter3要素禀赋理论(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分析国际贸易的新古典贸易理论 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赫-俄模型或H-O模型。后经保罗萨谬尔森等经济学家不断加以完善。,Bertil Ohlin ,1899-1979,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

2、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Eil Heckscher,1879-1952,要素禀赋理论的贡献,该理论从两个方面扩展了比较优势原理。 首先,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原因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重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投入及分配的影响。,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一、几个基本的概念,1 要素禀赋 2 要素密集度,基本模型:222(一切相同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凸状曲线,1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判断一国要素禀赋有两种方法: (1)物质定

3、义法 (2)价格定义法,要素禀赋的物质定义法,若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TK,劳动数量为TL,则其要素禀赋为(TK/TL) 若A国的要素禀赋为(TK/TL)A,B国的要素禀赋为(TK/TL)B ,且有: (TK/TL)A (TK/TL)B 则称A国是劳动丰裕国家,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L,K,0,KB KA,LB LA,EB,EA,图3.1 A、B两国的要素禀赋,pB,pA,由图可知: PBPA,故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要素禀赋的价格定义法,如果一国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资本的价格(即利率)r,则其要素禀赋可以用劳动的相对价格来表示,即:w/r; 若A国的要素禀赋为

4、(w/r)A,B国的要素禀赋为(w/r)B ,且有: (w/r)A (w/r)B 则称A国是劳动丰裕国家,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2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若生产X产品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K/L)X,生产Y产品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K/L)Y ,且有: (K/L)X (K/L)Y 则X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B国的PPC,A国的PPC,Y,X,A国的PPC比B国的PPC要平坦,而且在横轴方向上扩展较宽,这反映A国可以比B国生产相对更多的X,其原因为A国使

5、劳动丰裕度国家,且X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图2-6 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二、(标准)模型的基本假设,1.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2.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3 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 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6.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7.生产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8.不存在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障碍。,第二节 H-0定理,H-O定理的基本内容 HO定理的几何说明 对HO定理的评价,一、 H-O定理的基本内容,H-O定理: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

6、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这一理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基于以下的推理,1.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时,其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商品的价格差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利益驱动力。 2.这种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生产同种产品时的成本差别造成的。 3.各国生产产品时的成本不同,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的。 4.生产要素的价格差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差异造成的。 5.两国生产要素供给的差异是由两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H-O理论的逻辑关系图,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的相对丰缺,要素的相对价格,生产成本的相对价格,

7、商品的相对价格,国际贸易,二、 HO定理的几何说明 1、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由图可知: PAPB,表示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丰富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丰富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三、 HO定理的几何说明 2、开放条件下的均衡图,四、对HO定理的评价,HO模型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点。 HO模型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与比较优势理论相一致。同时,HO模型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首先, HO模型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的 。其次,成本差异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从而是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

8、的。,HO模型不完善之处。 (1)HO模型的分析只假定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实际上,生产要素可以分成许多种类 。 (2)HO模型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 (3)该理论对于需求因素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这也影响了其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 (4)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或货币因素,这就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例:汽车、布商品的要素密集度,EA,EB,汽车等产量曲线,布等产量曲线,美国的要素禀赋点,中国的要素禀赋点,利用H-O理论后的中美贸易,Y(汽车),X(布),由H-O理论可知: 美国在汽车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在布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美国出口汽车,进口布;而中国出口布,进口汽车,

9、达到贸易均衡。,B,A,B,A,E美,P美,P中,E中,Q中,C中,PW,XM,XC,XE,中国进行贸易后的要素价格,(1)布的国际均衡价格为PW(P中布 PW P美车) (2)由于国际贸易,中国国内布的价格有不断走高的趋势,而汽车的价格有不断走低的趋势(一家欢喜,一家愁) (3)由于贸易后,布的产量增加,对要素的需求增加,如果要素供给不变,会导致要素的价格上升; 同样,贸易后汽车的产量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减少,如果要素供给不变,会导致要素价格的下降。 (4)贸易后,汽车减产会释放出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而布增产会需要增加较多的劳动和增加较少的资本(K汽车K布)。所以,劳动会变的短缺,从而变得

10、昂贵,而资本会变得剩余,而变的便宜(和贸易前相反)。 (5)美国正好和中国相反,资本会变得越来越昂贵,而劳动会越来越便宜,最终两国要素价格会相等(理论上)。 (6)由于劳动昂贵,资本开始便宜,则厂商会调整K布(变大),即用更便宜的资本来代替开始昂贵的劳动。,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斯托帕-萨谬尔森定理,一、贸易对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即斯托帕-萨谬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由斯托帕-萨谬尔森定理,得出以

11、下结论: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含义: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HO定理的基础上,得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命题,并对此进行了论证。由于它是HO定理的引申,因此又被称为H-O-S定理。,Paul A. Samuelson, 1915,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H-O-S定理的基本内容,自由贸易不仅会使两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所有的工人都能获得同

12、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率(租金),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一句话概括: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即价格趋同。 假定A国为劳动密集型国家,B国为资本密集型国家,两国都生产X(劳动密集型商品)和Y(资本密集型商品)两国贸易后的价格变化示意图(图示),讨论要素总量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对H-O定理的应用),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输美轮胎特保案,背景资料:根据美方统计,2008年我输美轮胎达4600万个,金额17亿美

13、元,成为美最大商用轮胎来源地。20042008年,中国轮胎对美出口快速增长,5年间数量增长215%,金额增长295%。美钢铁工人协会代表美9个州13个工厂的1.5万轮胎工人,产量占全美产量的50%。,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宣布,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4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联邦纪事上公告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于2009年6月29日提出救济措施的初步建议,拟对中国输美

14、轮胎产品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关税。 9月2日轮胎特保案建议被呈交至奥巴马 。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第一年为35% ,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请利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其原因,并对这一做法作出简单评价。,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73年诺奖得主)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其结果引发了持续一代人富有成效的争论。,Wassily Leontief,1906-1999,一 、实证检

15、验的逻辑,里昂惕夫的逻辑是: 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大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即:(K/L)X/(K/L)M1,二、实证检验的结果:里昂惕夫之谜,资料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等国际贸易,P9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实证结果令人困惑: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关键比率(K/L)X/(K/L)M 只有0.77,而根据H-O理论它应远大于1。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

16、夫”之谜。,表31 H-O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1 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 2 人力资本说 3 自然资源说 4 要素密集度逆转 5 需求逆转 6 贸易保护说,1、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从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的角度作出如下解释: 由于劳动素质各不相同,在同样资本的配合下,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他们的外国同行要高得多,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数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2、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而形成的熟练劳动 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美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这就意味着美国劳动力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3、自然资源说,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