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急诊分析及急救对策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7059410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疾病的急诊分析及急救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血管疾病的急诊分析及急救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血管疾病的急诊分析及急救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血管疾病的急诊分析及急救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血管疾病的急诊分析及急救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急诊分析及急救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血管疾病的急诊分析及急救对策作者 【摘要】目的 讨论急救以及急诊的重要性。方法 将12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是由观察组合对照组构成的,其中观察组81例,在进入急诊室之前是有工作人员采取急救措施的;对照组39例,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属将患者送到急诊室的。结果 经过急救后死亡的人数为3例,占总数的3.7%;没有经过急救死亡人数为10例,占总数的25.6%,P0.005。所以说进行急救的效率为96.3%,而没有进行急救直接进入急诊室的效率为74.4%。结论 紧急的急救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几率,同时合理的急救对策可以减少患者的康复需要的时间。【关键词】疾病;心血管;急救Cardi

2、ovascular emergency analysis and emergency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and emergency first aid.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e observed by grouping contrast, group composition, where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81 cases, into the emergency

3、room was a staff to take emergency measures; the control group of 39 cas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families will patients sent to the emergency room. Results after first aid after the death toll to 3 cases, accounting for 3.7% of the total; without first aid death toll to 10 cases, accounti

4、ng for 25.6% of the total, P0.005. So first aid efficiency was 96.3%, while no first aid directly into the emergency room rate was 74.4%. Conclusion emergency first aid can reduce the risk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 the same time reasonable emergency measures can reduce th

5、e patient s rehabilitation needs time. Key words disease; cardiovascular; first aid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包含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脑血管意外等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就越大,良好的急救对策和迅速的急诊治疗,都可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以及降低死亡率。现总结12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接收120例心血管急病的急诊患者,该120例心血管患者,发生的在旁晚5点上午8点的时间段比较集中;另外,患者年龄在3

6、040岁之间共有10人,占总人数的16.7%。4050岁之间25人,占总人数的37.5%。5060岁之间27人,占总人数的。6070岁之间45人,占总人数的。70岁以上的13人,占总人数的。因此可以得出60岁以上的老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较大。其中冠心病并发心绞痛55 例,心房颤动 13 例,心律失常 17 例,急性左心衰 35 例,心肌梗死 11 例,心脏性猝死 2 例。1.2评定方法本次评价一共分为2类标准,一种是治疗效果有效,具体内容是指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2小时的抢救之后,可以达到血压平稳、心率正常,以及血氧饱和度可以恢复正常;另外一种是治疗效果为无效,主要指经过2小时抢救之后,还是血压

7、不稳、心率不齐以及血氧饱和度没有改善。1.3统计学方法采用的是先进的SPSS 17. 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急诊前是否急救的死亡率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死亡率为3.7%,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5.6%,进行比较,P0.005。表1 死亡率对照表(人)组人数死亡人数死亡率观察组8133.7%对照组391025.6%2.2 进行急救后的急诊总体疗效比较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3.8%,将2组进行比较,p0.005。表2 总体疗效比较n(%)组人数有效无效观察组8174(91.3%)7(8.

8、7%)对照组3921(53.8%)18(46.2%)3 讨论急心血管疾病是属于一种突发性疾病,那么急救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急救是指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从发病现场到医院抢救室的过程中对患者施行救护以保证生命的安全,那么医院的救护工具应该时刻准备着。例如:除颤仪放于抢救车上,处于持续充电备用状态;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以安装备用状态放于抢救车中,每星期一由主班护士检测其负压效果;氧气枕处于充气备用状态,并且固定放置。另外,在病人进入急诊室之前,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分类,并且对其进行“高危因素”评估,首先就是对年龄的评估,假如患者的年龄大于70岁,那么就是成为重点的医疗对象,同时,如患者合并有

9、大左室,急性心肌梗塞伴严重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EF值30%、有晕厥史、脑血管意外史等病情也应该格外注意。在急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动态监测心电图来判断患者的症状,因此应采用三个导联ST段动态心电监测,不仅可分别显示监测期区内心搏总数、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和每小时心率。还可以把观察期内所有心搏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心律失常和ST段变化段,准确快捷,分辨力高,弥补心电图的不足。另外还应该恰当掌握静脉输液的时间与部位,心血管急症急救中均采用静脉给药,最适宜的时问是2分钟开放通道,优点是急需药物可立即见效。一般开放两个通道,以随患者病情缓解或进展随时调整用药。其通道开放与吸氧、心电监测、生命体征测

10、量是同步进行的。穿刺部位可根据患者不同病症酌情选择血管。在处理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时,也要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发生猝死时应给予及时准确的处理,机械通气、气道开放、稳定呼吸循环、除颤、静脉通道的建立、同时根据具体的病情应用各种复苏药物、支持器官功能的恢复包括脑复苏及病因处理等综合措施。4 参考文献1 吴兆苏.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简介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S1)2 赵冬,刘静.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病预防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12)3 刘桂玲.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01)4 韩高凤.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J. 中外妇儿健康. 2011(04)5 Bury G. Pre-hospil emergency care in lrelandJEnergMedJ,2005,22( 12) : 8936 Sharma B R. Development of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syste-man over - viewJ In jury,2005,36(5):5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