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罗市汨罗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9360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汨罗市汨罗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汨罗市汨罗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汨罗市汨罗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汨罗市汨罗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汨罗市汨罗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汨罗市汨罗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汨罗市汨罗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九月份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汨罗二中2018年九月份月考试题卷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尚书记载,大禹的孙子太康无道,被有穷氏后羿抓起来废了。太康的弟弟作五子之歌述大禹之训诫:“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禹不仅提出了民本思想,并且也在治国中践行这种思想。周公总结商亡的教训,主张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实施德治。尚书康诰的许多记载表明,周公深知殷商之鉴,努力安民保民、实施德政。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因此必须爱民、

2、顺民、安民、利民。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与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都有重视人的意思。不过,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开始兴盛起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人”并不包括自由人之外的奴隶,所以其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比起西方奴隶制度下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加具体、更加具有人情味,尽管不免有其蒙蔽性。西汉政治思想家贾谊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民本思想。贾谊深入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总结出人民是国家兴衰成败根本的结论,完善了民本思想体系。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历代开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中具体化

3、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畏民重民,尊重和敬畏人民。大学中说:“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二是知民得心,体察民情民意。孟子总结了夏桀、商纣亡国的历史教训:失其民心。三是爱民恤民,体恤爱护人民群众。孔子主张“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四是忧民利民,关心人民疾苦,为民谋利益。孟子梁惠王下中最早提出“忧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五是富民强国,使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论语颜渊中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才能国强,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总结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

4、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使得广大人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繁荣时期。但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主要是一种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权术,是以君权至上、官本位为前提的王道、仁政和德治,实质上只是一种开明的统治策略。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不可能赋予人民政治权利。尽管如此,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民贵君轻、平政爱民等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摘编自张弓民本思想促进中华文明发展,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五子之歌用大禹的训诫批判了太康的无道并肯定了有穷氏后羿做法的正确

5、性。B. 西方奴隶制度下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人”不包括奴隶,所以它没有人情味。C. 在前代较为完善的民本思想体系下柳宗元先后提出“民为本”“吏为民役”等观点。D. 虽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没有赋予人民政治权利,但其思想在当代仍有现实意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在论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时采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总分手法。B. 在论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时文章使用了对比手法。C. 为证明富民强国的道理文章先论述了畏民重民、知民得心等民本思想的重要性。D. 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也指出了其存在的缺点。3. 根据

6、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安定人民、巩固统治的作用,所以能被封建君主所接受。B.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虽然有其缺点,但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仍是有借鉴价值的。C. 如果没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实施就不可能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繁荣时期。D.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不尊重百姓们的个体价值与权利说明其只是一种开明的统治策略。【答案】1. D 2. C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7、A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肯定了有穷氏后羿做法的正确性”错误。B项,结合文本内容“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开始兴盛起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人并不包括自由人之外的奴隶,所以其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分析可知,“所以它没有人情味”分析错误。C项,结合文本内容“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分析可知,“民为本”不是柳宗元提出的。故选D。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

8、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先论述了畏民重民、知民得心等民本思想的重要性”错误。文章第四段列举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三个主要方面,这三者是并列关系,并没有先后的关系。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

9、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使得广大人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繁荣时期”分析可知,“如果没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实施就不可能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繁荣时期”分析错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实施”只是“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繁荣时期”的要素之一。故选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影子刘建超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上却是乾隆

10、康熙所赐,在老街度过岁月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中。老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老街家里打一口井,就能挖透几个朝代。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一个用铁锨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却拍倒了一段土墙。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在老街,只要是有沾点文化色彩的事情,三位老者是必被邀请的。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氲,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

11、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三位老者聚到一起,抱拳作揖,称兄道弟,一派和祥。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气谁,论年龄,三人同庚,出生月份不同;论资格,都是毕业于北京的名牌大学;论学识,也都出版过自己的文集著作。老街有场合时,请一位还行,如果是三位都到场,如何排座次就是个费死脑筋的问题了。常常是因为前后的次序不满意,有的老者就会拂袖而去,弄得主家不尴不尬。天下事没有难得住老街人的。有人就刨根问底儿,看看是谁最先发表过文章。三老提供的资料竟然都是同一年。那就看看谁发表的报刊级别高,居然也都是当年的人民日报。那就再看谁发表的文章字数多,三人都含糊着说记不清了,反正是版面挺大的。就有好事的人,去了京城的图书馆,查到了

12、三老当年发表的文章,还复印回来了。结果是霍老的文章815字,乔老的文章770字,贾老的文章602字。霍、乔、贾的排序就被默认了。霍老自然就是德高望重的领头羊了。老街的一些脸面的事务,霍老也就当仁不让地坐在主席台子的中间。面子上的事情解决了,心理感受还是不舒服的。在有的场合上,有意无意地就会涌出点暗波。霍老若是发了言,乔老随后就会提点不同看法,与之“商榷”。乔老若是发言了,贾老也要从另一个角度看看问题,把乔老的意见给间接地损一番。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也都心照不宣,却能相安无事,得过且过。贾老心里最不安分。三个人当中,只有他年龄最大,比霍老早来到世上二十五天,比乔老早活了四十五天。贾老也比那两位早

13、毕业一年,在学校也是一支笔杆子,若不是当年自己把不住滑,犯了点小小的作风问题,早留在京城混出个模样了。在老街混到一把年纪了,还是个“小三”,这让贾老很是不爽。排在老三,实际上就是个搭头,有你没你都一样。老伴最能理解贾老的心境,安慰他说,现在要看谁能熬过谁。我看那老霍老乔都不如你结实,好好锻炼吧,机会都是留给活得最长的人。贾老心中豁然开朗,制定了一整套的健身养身计划,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出席一些场合,他就特别注意观察老霍老乔的状态,闲聊听他俩念叨这个脂肪高那个血糖高的贾老就特别受鼓舞,自己啥都不高,就是心气高。事情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先是霍老中风住院去世,乔老接替了一大堆的名誉头

14、衔。后是乔老心梗,撒手人寰,贾老继承了一大堆名誉头衔。以后,只要有车接,有饭局还有点小意思,贾老都会显身于各种场合。贾老在场合上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在正中间了。坐在中间的位置上,似乎只是坐着,因为场合上的发言不是长官就是老板经理董事长,轮到贾老该说话时,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时分,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贾老也就没有了讲话的兴致。有一次,贾老坐在场合的中间,百无聊赖,忽觉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看到自己的那副没有灵魂的空壳,就如同影子一样在耗费钟点。贾老恍然,其实在场合上,自己就是被用来做影子的。贾老觉得影子很好玩。(选自百花园,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15、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街人办事爱请三位老者,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有他们在场,场合就一下子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主家也就有了面子。B. 相对于其他两位,年龄最长的贾老心里最不安分,他对自己是个“小三”耿耿于怀。他所制定的一整套健身养生计划,其实是在为日后的人生上位作准备。C. 小说开头说老街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可是后来在场合上,轮到贾老说话时,大伙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这说明大家对贾老并不尊重,老街尊师重教是徒有虚名。D. 小说人物个性鲜明,语言诙谐幽默,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和散透出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5. 小说第二段写老街

16、之“老招牌”“老古董”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 小说标题“影子”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予以探究。【答案】4. C 5. 照应文章首句,突出老街历史悠久的特点;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增加老街的传奇色彩;为三个老学究的出场作铺垫(导引主要人物出场)。 6. 浅层含义:“影子”代指虚假的东西,文中指贾老灵魂出壳后的肉体。中层含义:“影子”是指被官员或富商用以装点场面、沽名钓利的工具。深层含义:一个人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C项“老街尊师重教是徒有虚名” 符文意,有以偏概全之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