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9353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校解析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2.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3. 各代表人物思想的内涵、特点、影响。4.孔子思想的在中国和世界的地位和影响,与时俱进的现实生命力。5. 西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明清批判思想家思想的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6.儒家思想在近现代的发展演变。【专题主线】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就(儒道

2、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网络构建】一、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与孔子、孟子、荀子及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涌现及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意为数量多,有儒、墨、道、法、阴阳、杂、纵横、兵家、等。所谓“争鸣”指各家各派从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出发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宇宙和社会的看法。“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经济兴起,井田制崩溃,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改

3、革图强,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士大夫崛起。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

4、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但他主张的“礼”是“周礼”,奴隶社会等级之礼。 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反对暴政和任意刑杀,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了古典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后人多加以肯定。伦理观上主张“性相近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采取启发式教 8.(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

5、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答案】B9.(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答案】C 【解析】 “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反映了清代女性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

6、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1(2015四川文综,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解析】“克己复礼”“民贵君轻”是儒家思想,“选贤举能”是墨家思想,“礼”是儒家思想,“法”是法家思想,“礼法兼用”最能体现思想领域的融合倾向,故B项正确。【答案】B2(2015课标全国,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材料反映了古代儒学者,借称颂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

7、之完美,批评现实政治希望君主能接纳儒家学派的仁政、民本、教化的思想主张,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来统治人民,达到稳固统治之目的,这本质说明儒学者没有看到时代的变迁,一味追求实现自己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选C项。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宋明理学都是被统治者采纳,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题干的错误阐释,排除。【答案】C3(2015福建文综,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解析】材料强调教化百姓的关键在于“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

8、,美其服”,即只有富足百姓,才可以移风易俗,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仅仅强调教化百姓,弘扬道德,故B、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培养人才和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错误。【答案】C1(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答案】C2(2015浙江文综,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

9、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解析】对武则天的评价,由“唐人史著”较为客观的记载,到宋明“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说明主观意识会影响对史实的客观评价,故选A。对任何历史人物都会有定论的,排除B;个人意见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能真实地反映真相,排除C;对历史评价的客观性在于把握历史的本质。至于历史的发展阶段,时代越近,其客观性越差,排除D。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

10、;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2015江苏单科,21)(节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 考点定位】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013福

11、建卷)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答案】A【 考点定位】程朱理学(2013北京卷)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A B C D【答案】B【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和内容限制,特别是内容限制是吸收外来文化。春秋繁露 主要吸收阴阳、道家、

12、法家思想形成,都是中国自己的文化;四书章句集注吸取佛道思想形成,而佛教是外来文化;儒林外史是清代讽刺小说,与外来文化无关;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依据的著作,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因此ACD与题意不符,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定位】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9分)【答案】影响:二程把天理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

13、。【解析】这一题需要考生注意读问题题干,问题我们换句话说也可以这样说,程朱理学在哪些方面促使地方把女性贞节做为道德标准,这样也许就好理解些。首先我们结合所学知识知道在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这势必会对地方产生影响,这是第一条。再次,就是程朱理学本身包含着对女性的束缚的思想,但是这只是这种观念形成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还有就是当地对这种思想的接受,因此,也就有了,当地对这种贞节观的推崇。【学科网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15分)【答案】史实: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辩证解读:武则天虽有皇帝之尊,却受制于“家天下”政治制度;妇女贞节虽被地方视为道德标准,但妇女身心却遭摧残;五四前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观念在时间层面有所体现,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