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24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9340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24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24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24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24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24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24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精校解析Word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古诗文基础题强化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胡安国,建宁崇安人。三试于礼部,绍圣四年中进士第。高宗即位,以给事中召。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颐浩大喜。乃上奏曰:“胡安国屡召,偃蹇不至,今始造朝,又数有请。”落职。五年,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州,安国辞。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B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C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

2、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D初/颐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未得其策/或教之/指为朋党/且曰/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解析:选C。先比较四个选项,确定断句重点“浩都督江上还朝/欲去异己者”意思完整,并且在“者”处停顿,正确。排除B项和D项。A项“党魁在/琐闱当先去之”,断句错误。据此可确定答案。【参考译文】胡安国,建宁崇安人。他三次参加礼部考试,绍圣四年考中进士。高宗即位后,以给事中的官职征召胡安国。起初,吕颐浩都督江上还朝后,打算除掉异己,还没想好计策,有人指点他(叫他)将异己者说成是朋党,并说:“在宫中的朋党首领,应当首先铲除。”吕颐浩听后非常高兴。他就上奏说:“胡安国屡次被征召,傲慢不来

3、,现在才到朝廷,却又屡次有请辞。”胡安国因此被罢黜官职。绍兴五年,任命胡安国为徽猷阁待制、知永州,胡安国推辞。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服除,服丧期满。我国古代的服丧制度有一定的规格和时间等规定,又分为五服。B便籴是宋朝政府购买粮草等战略物资时的一种商业性活动,其特点是相对方便。C“英宗”属谥号,不仅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了评价,而且表明这不是开国皇帝。D致仕,即“把禄位还给国君辞去官职”的意思,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解析:选C。C项“英宗”是“谥号”错,应为“庙号”。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赵犨,其先天水人。幼有奇智,龆龀之时,与邻

4、里小儿戏于道左,恒分布行列为部伍战阵之状,自为董帅,指顾有节,如夙习焉,群儿皆禀而从之,无敢乱其行者。其父目而异之,曰:“吾家千里驹也,必大吾门矣!”唐会昌中,壶关作乱,随父北征,收天井关。未几,从王师征蛮,斩获甚众。本道录其勋,陟为马步都虞候。幼有奇智,龆龀之时,与邻里小儿戏于道左,恒分布行列为部伍战阵之状,自为董帅,指顾有节,如夙习焉,群儿皆禀而从之,无敢乱其行者。译文:答案:小时候特别聪明,刚换乳牙的时候,与邻居小孩儿在路旁玩耍,常常排列行列如同军队行军布阵的样子,自己当大元帅,指挥照应有章程,(赵犨)好像早就熟悉这些,小孩们都遵循并听从他,没有敢扰乱行列的人。【参考译文】赵犨(chu)

5、,他的祖先是天水人。小时候特别聪明,刚换乳牙的时候,与邻居小孩儿在路旁玩耍,常常排列行列如同军队行军布阵的样子,自己当大元帅,指挥照应有章程,(赵犨)好像早就熟悉这些,小孩们都遵循并听从他,没有敢扰乱行列的人。他的父亲看到后非常惊奇,说:“真是我家的千里马啊,他肯定能光大我家的门楣!”唐会昌年间,壶关叛乱,跟随父亲北征,收复天井关。不久,跟随王师征讨少数民族叛乱,斩首与俘获很多。根据府道记录的他的功劳,晋升为马步都虞候。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野人送朱樱杜甫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6、。【注】“写”同“泻”,言用水漂洗,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自”精妙传神,写出西蜀樱桃应季而红,却无人欣赏的落寞,与“映阶碧草自春色”有异曲同工之妙。B“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农;筠笼,竹篮。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C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写“今日”,第三联忆“昨日”,第四联回到“今日”;引起第三联诗人回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一小小事件。D这首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拓宽了生活层面,增添

7、了感情厚度。解析:选A。A项“自”理解错误,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样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是喜悦,不是“却无人欣赏的落寞”。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先对比自身与同学之间巨大的物质差距,接着表明自己毫无艳羡之意,然后点出原因所在:“,。”(2)逍遥游中作者用“”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用“”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江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上用“”描写了深秋号角的声音响彻天空,从视觉上用“”的诗句衬托出战士浴血奋战的悲壮。答案:(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泠然善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