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规范讲义

上传人:luoxia****01803 文档编号:7059202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规范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住宅规范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住宅规范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住宅规范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住宅规范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规范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规范讲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住宅设计规范 (8 建筑设备)住宅设计规范 (8 建筑设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孙敏生孙敏生 1 综合设计要点 1 2 采暖专题 3 2.1 住宅集中采暖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 3 2.2 房间热负荷计算 4 2.3 系统水力平衡和调控要求 4 2.4 平衡和调控装置 5 2.5 分户热计量 7 2.6 室内采暖系统制式 7 3 通风专题 8 3.1 燃气设备(不包括炉灶)排烟 8 3.2 炉灶排风(排油烟) 9 3.3 厨房的排气补风和全面通风 10 3.4 厨房的通风方式组合及优缺点总结 10 4 其他 11 4.1 给排水节水规定 11 4.2 给排水防污染规定

2、 11 4.3 燃气安全规定 11 4.4 空调 12 1 综合设计要点 1 综合设计要点 ? 3.0.9 住宅设计应满足设备系统功能有效、运行安全、维修方便等基本要求,应为相关 设备预留合理的安装位置 。 建筑设备设计应有建筑空间合理布局的整体观念。设计时首先由建筑设计专业按规范要 求综合考虑建筑设备和管线的配置,并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 ? 需要建筑设计预留的公共空间位置包括公共管道和设备、阀门等部件的设置空间和管理 检修条件,以及强弱电竖井等 ? 需要建筑设计预留安装位置的户内机电设备: 采用地板采暖时的分集水器 燃气热水器 分户设置的燃气采暖炉或制冷设备 户配电箱、家居配线箱等。 ? 8

3、.1.5 机电设备管线的设计应相对集中、布置紧凑、合理使用空间。 ? 8.1.6 设备、仪表及管线较多的部位,应进行详细的综合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暖散热器、户配电箱、家居配线箱、电源插座、有线电视插座、信息网络和电 话插座等, 应与室内设施和家具综合布置; 2 计量仪表和管道的设置位置应有利于厨房灶具或卫生间卫生器具的合理布局和 接管; 3 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应符合本规范第 5.5.5 条的规 2 定(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 1.90 m,且不得影响门、 窗扇开启) ; 4 水表、热量表、燃气表、电能表的设置应便于管理。 计量

4、仪表的选择和安装的原则是安全可靠、便于读表、检修和减少扰民: ? 需人工读数的仪表一般设置在户外(如分户计量的水表、热计量表、电能表等) 。 ? 对设置在户内的仪表可考虑优先采用可靠的远传电子计量仪表或 IC 表(如厨房燃气表、 厨房卫生间等就近设置生活热水立管的热水表等) ,并注意其位置有利于保证安全,且不 影响其他器具或家具的布置及房间的整体美观。 ? 8.1.7 下列设施不应设置在住宅套内,应设置在共用空间内: 1 公共的管道,包括给水总立管、消防立管、雨水立管、采暖(空调)供回水总立 管和配电和弱电干线(管)等,设置在开敞式阳台的雨水立管除外。 2 公共的管道阀门、电气设备和用于总体调

5、节和检修的部件,户内排水立管检修口 除外; 3 采暖管沟和电缆沟的检查孔。 8.1.7 下列设施不应设置在住宅套内,应设置在共用空间内: 1 公共的管道,包括给水总立管、消防立管、雨水立管、采暖(空调)供回水总立 管和配电和弱电干线(管)等,设置在开敞式阳台的雨水立管除外。 2 公共的管道阀门、电气设备和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户内排水立管检修口 除外; 3 采暖管沟和电缆沟的检查孔。 强制性条文: ? 雨水立管 指建筑物屋面等公共部位的雨水排水管, 不包括仅为各户敞开式阳台服务的各层共用雨水 立管。 考虑到为实现屋面雨水的入渗收集, 常将雨水排入室外绿地, 为减少首层地面下的水平雨 水管坡

6、度占据的高度对增大室内外高差的影响,往往需要在靠建筑物外墙设置立管就近接 出室外,且敞开式阳台已经不属于室内,对住户影响不大,因此将设置在此处的屋面公共 雨水立管排除在规定之外。 当阳台设置屋面雨水管时,还应注意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单独设置,不能 与阳台雨水管合用。 ? 公共功能的管道阀门和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的设置具体举例: 当给水、生活热水采用远传水表或 IC 水表时,立管设置在套内卫生间或厨房,但立管检 修阀一般设置在共用部分(例如管道层的横管上) ,而不设置在套内立管的部分。 采暖(空调)系统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设置:环路检修阀门设置在套外公共部分; 立管检修阀设置在设

7、备层或管沟内;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采暖系统,与共用立管相连接的 各分户系统的入口装置(检修调节阀、过滤器、热量表等)设置在公共管井内。 ? 采暖管沟和电缆沟的检查孔不得设置在套内,除考虑维修和管理因素外,还考虑了安全 问题。 ? 6.10.3 水泵房、冷热源机房、变配电机房等公共机电用房不宜设置在住宅主体建筑内, 不宜设置在与住户相邻的楼层内,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贴临设置时,应增加隔声减震处 理。 ? 8.1.8 水泵房、冷热源机房、变配电室等公共机电用房应采用低噪声设备,且应采取相 应的减振、隔声、吸音、防止电磁干扰等措施。 设置在住宅楼内的机电设备用房产生的噪声、振动、电磁干扰,对住户的休息和

8、生活影响 很大,也是居民投诉的热点。 ? 8.2.13 排水通气管的出口,设置在上人屋面、住户露台上时,应高出屋面或露台地面 2.00m;当周围 4.00m 之内有门窗时,应高出门窗上口 0.60m。 ? 6.8.5 竖向排气道屋顶风帽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建筑砌筑体。排气道的出口设置在 上人屋面、住户露台上时,应高出屋面或露台地面 2m;当周围 4m 之内有门窗时,应高 出门窗上皮 0.6m。 在有错层设计的住宅时,顶层住户有可上人的露台或其窗下为下一层的屋面,如这些位 置设置排水通气管的出口,可能对住户环境产生影响,实践中有不少为此问题而投诉的实 3 例。8.2.13 条参考了建筑给水排水

9、设计规范对排水通气管的有关规定,增加了对顶层用 户露台通气管要求,对其出口高度作出了规定。6.8.5 条参考了对排水通气管的有关规定, 对厨厕排风出口高度提出要求。 ? 8.2.7 排水立管不应设置在卧室内,且不宜设置在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当必须靠近 与卧室相邻的内墙时,应采用低噪声管材。 ? 排水立管不应布置在卧室内,也包含利用卧室空间设置排水立管管井的情况。 ? 普通塑料排水管噪声较大,有消声功能的管材指橡胶密封圈柔性接口机制的排水铸铁管、 双璧芯层发泡塑料排水管、内螺旋消音塑料排水管等。 ? 8.2.8 污废水排水横管宜设置在本层套内;当敷设于下一层的套内空间时,其清扫口应 设置在本层

10、,并应进行夏季管道外壁结露验算和采取相应的防止结露的措施。污废水排 水立管的检查口宜每层设置。 ? 同层排水系统的具体做法,可参考协会标准建筑同层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 ? 排水横管必须敷设于下一层套内空间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在排水管道发生堵塞 时,在本层内疏通,而不影响下层住户,例如可采用能代替浴缸存水弯、并可在本层清 掏的多通道地漏等。 ? 5.6.8 当阳台或建筑外墙设置空调室外机时,其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能通畅地向室外排放空气和自室外吸入空气; 2 在排出空气一侧不应有遮挡物; 3 可方便地对室外机进行维修和清扫换热器; 4 安装位置不应对室外人员形成热污染。 室外机的安

11、装位置直接涉及节能、安全,以及对室外和其他住户环境的影响问题,因此 暖通专业应按本规范 5.6.8 条的设置原则向建筑专业提出、 或校核建筑专业确定的空调室外 机的设置位置,使其达到最佳。 ? 8.5.3 无外窗的暗卫生间,应设置防止回流的机械通风设施或预留机械通风设置条件。 强制性条文 当卫生间不采用机械通风,仅设置自然通风的竖向通气道时,主要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差 形成的热压,室外气温越低热压越大。但在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的季节(如夏季) ,就不 能形成自然通风所需的作用力,因此要求设置机械通风设施或预留机械通风条件。 工程中最常采用的措施,是在卫生间竖向通气道向房间的开口处,设置机械通风的排

12、气 扇,或预留电源条件。当无竖向通气道时,也可在卫生间外墙或外窗设置排气扇,但应注 意对建筑立面的影响和防止室外空气回流较难处理。 ? 8.6.2 室内空调设备的冷凝水应能有组织地排放。 ? 室内空调设备的冷凝水可以采用专用排水管或就近间接排入附近污水或雨水地面排水口 (地漏)等方式,有组织地排放,以免无组织排放的凝水影响室外环境。 ? 当采用分体空调机采暖时(主要是夏热冬冷地区) ,对室外机凝霜水也应有组织排放。 2 采暖专题 2 采暖专题 2.1 住宅集中采暖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 2.1 住宅集中采暖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 8.3.1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宜设集中采暖系统。 严寒、寒冷地区全年有

13、长达 46 个月的采暖期,住宅集中采暖要求连续供热,采暖能 耗占有较高比例。因此,本次规范修编增加和强调了集中采暖系统节能设计内容,均与现 行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一致。集中采暖系统节能运行的必要措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4 1)以每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计算为基础,正确进行采暖设计; 2)合理布置和设计系统管网,在水力平衡计算的基础上采取其他平衡手段; 3)运行时集中热源的总供热量应根据气候变化进行总体调节(略) ; 4)采用调控手段,能够自行设定室温并自动控制室温恒定在设定值; 5)进行供热计量,促进行为节能。 以下对住宅室内采暖设计有关环节进行逐项分析。 2.2 房间热负荷计算 2.2 房间热

14、负荷计算 ? 8.3.4 住宅集中采暖的设计,应进行每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计算。住宅集中采暖的设计,应进行每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计算。 ? 强制性规定集中采暖系统应进行房间热负荷计算,是为了避免采用估算数值进行集中采 暖施工图设计,导致房间的冷热不均、建设费用和能源的浪费。负荷计算结果是下列后 续设计的基本依据: 选择散热器规格数量; 确定管道直径; 选择集中热源设备; 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和选择平衡设施; 保证分户热计量(分摊)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对于普通住宅的空调,采用机电一体化的分体式空调器(包括风管机和多联机)的比例 最高。当空调设备由用户自理时,空调设计一般仅预留电源和设置位置,与集中采暖相

15、 比,通过房间负荷计算而准确选用空调设备的问题不突出。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设 计时也应严格进行房间冷热负荷计算,但因普通住宅采用较少,且在有关节能规范中已 有叙述。因此本规范 8.6(空调)节没有重复强调房间负荷计算问题。 ? 8.3.6 设置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的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应不低于表 8.3.6 的规定。 表 8.3.6 室内采暖计算温度 用房 温度 ( ) 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 18 厨房 15 设采暖的楼梯间和走廊 14 ? 8.3.7 设有洗浴器并有热水供应设施的卫生间宜按沐浴时室温为 25设计。 条文推荐有洗浴器的卫生间室温能够达到浴室温度,但如按 25设置热水采暖设施

16、,不 沐浴时室温偏高,既不舒适也不节能。 ? 当采用散热器采暖时,可利用散热器支管的恒温控制阀随时调节室温。 ? 当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时,由于采暖地板热惰性较大,难以快速调节室温,且设 计室温过高、负荷过大,加热管也难以敷设。 ? 可以按一般卧室室温要求设计热水采暖设施,另设置“浴霸”等电暖设施在沐浴时临时 使用。 2.3 系统水力平衡和调控要求 2.3 系统水力平衡和调控要求 ? 对室外管网和热力入口水力平衡和调控措施的要求对室外管网和热力入口水力平衡和调控措施的要求 根据国家行标集中供热系统热计量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整理) ?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必须进行室外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工程竣工验收必须进行水力 平衡检测。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必须进行室外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工程竣工验收必须进行水力 平衡检测。 强制性条文:室外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还是室内供暖系统水力平衡的前提,因此将室外 5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计算定为强条。 ? 集中供热系统中,建筑物热力入口应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并应根据室外管网的水力平 衡要求、 建筑物内供暖系统制式和所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