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7059196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P1第一节现代健康观念P2一:个体的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二: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可互为因果三: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个动态的连续变化过程四:心理保健不仅要重视防治疾病,更要全面提升素质第二节心理健康及其界定P6一:心理健康的等级1、心理常态2、心理失调3、心理病态二: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的一致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三:心理异常与正常的评判依据1、统计学的常态分布2、社会规范3、心理疾病的症状4、个人心理体验5、心理成熟水平6、社会适应7、文化标准四:中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

2、的讨论1、西方学者的心理健康观2、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1主张寡欲清心,2强调养性培德,3主张乐观自足,4强调情绪平衡,5主张自我约束,6强调人际关系,7主张自知知人,8强调自我发展3、我国当代学者的心理健康观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运用P22一: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标准1、身心感觉良好2、智力表现正常3、情绪积极稳定协调4、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5、自我意识有较高的水平6、人格和谐健全7、人际关系良好8、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9、热爱生活和工作,与现实保持良好接触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角色要求二:主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1、标准的相对性2、整

3、体的协调性3、适应的积极性4、动态的平衡性5、层次的高低性第二章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P30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P30一:虚荣心二:攀比心理三:猜疑心理四:悲观主义五:自卑心理六:恐惧心理七:逃避心理八:嫉妒心理九:报复心理十:挫折心理十一:浮躁心理十二:完美主义心理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P45一:工作压力二:经济状况三:政治体制四:科技进步五:感情与家庭的变故六: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第三章塑造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人格P50第一节什么是人格P50一:各学科对人格的研究及界说1、总和式定义2、整合式定义3、层次性定义4、适应性定义5、区别性定义二:人格的综合规定

4、性及其意义P55第二节人格的特征P58一:人格的基本特征1、人格的社会性2、人格的整体性3、人格的稳定性4、人格的独特性5、人格的可塑性6、人格的倾向性7、人格的层次性二:人格特征间的关系1、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关系2、人格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4、人格的“他控性”和“自控性”的关系第三节怎样塑造健康人格P66一:中西方人格理论家对健康人格的见解二:健康人格的标准1、人格健康者内部心理和谐发展2、人格健康者能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3、人格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4、人格健康者能够面对并正视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5、人格健康者能协调、控制

5、情绪,心情良好6、人格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7、人格健康者对社会富有责任感8、人格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三:塑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人格1、现代科学意识的陶冶2、正当竞争意识的确立3、超前创新意识的激发4、全面开放意识的加强5、民主法制观念的强化6、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7、合理需求意识的调整第四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应对挫折能力P75第一节挫折概述一:挫折的含义P75二:挫折产生的原因1、客观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2、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三: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1、生理条件2、心理状态3、生活阅历4、个体需要与动机的强烈程度5、个体的抱负期望水平第二节挫折对心理的影响P

6、79一、挫折对人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二、心理防御机制与个体感到挫折时的行为表现反应1、侵犯2、固执3、退化4、逆反5、文饰6、否认7、投射8、表同9、替代10、反向作用三: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基本类型及原因分析(一)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类型1、事业型挫折2、人际关系型挫折3、生活型挫折4、心源型挫折(二)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原因分析1、组织因素2、个人因素四: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预防和战胜1、提高认知水平,做好心理准备2、客观评价自我,确立相应抱负3、创设挫折情境,增强承受能力4、正确归因,积极应对第三节应对挫折的自我调节P95一:自我调节概述二:自我调节的原则1、在认知上2、在态度上

7、3、在行动上三:自我调节的方法1、正确认识挫折2、正确地认识和接受自己3、改变不合理观念4、有意识地接受挫折锻炼5、加强修养,勇于实践6、优化自身人格品质7、挫折应对妙招第五章专业技术人员的人际交往心理P105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概述P1051、什么是人际交往2、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二: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1、专业技术人员人际关系的基础内容2、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的意义3、专业技术人员人际吸引的条件4、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常见的困惑P113一: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1、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性2、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3、面子心理作

8、怪4、不会说“不”二: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困惑的原因P114三:专业技术人员解决人际交往困惑的办法1、尽量改善、改变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保持乐观心态2、悦纳自己,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3、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4、乐观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5、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社交调适P118一: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原则1、对人际交往要有清醒的认识2、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二: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的艺术1、语言技术2、非语言艺术3、学会有效地倾听4、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映像5、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6、加强交往,密切关系7、要提高心理素质8、学会合理变通第六章专业

9、技术人员克服自我的不良情绪P128第一节了解自我情绪变化一:情绪的定义二:情绪的特征1、情绪的两极性2、情绪的情景(境)性3、情绪的感染性三:情绪的种类1、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2、心境、激情和应激四:了解自我情绪变化1、情绪的形态2、提高情绪自我察觉能力的五种态度3、认识自我情绪的四种方法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情绪困扰P137一: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情绪困扰类型:1焦虑,2忧郁,3冷漠,4易怒,5嫉妒,6厌倦,7孤独,8人际关系紧张,9消沉二:专业技术人员情绪困扰产生的原因: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三:情绪困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影响1、情绪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影响2、情绪对专业技术人员健康的影响3、情绪

10、对专业技术人员人际关系的影响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调试情绪P142一:情绪调适的五个阶段二:情绪调适的方法1、数颜色法2、情绪日记法3、不逃避现实法4、暗示调节法5、经常运动6、音乐缓解法7、合理饮食8、睡眠充足9、亲近自然10、自我平衡法第七章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远离心理障碍P153第一节心理障碍的概念及其判别一:心理障碍的概念P153二:障碍的表现P154三:心理障碍的类别P155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预防P157一: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表现1自负、2忌妒、3多疑、4自卑、5干涉、6羞怯、7敌视二、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种类1抑郁症、2社交恐惧症、3强迫症、4焦虑症

11、、5疑病症、6神经衰弱三、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障碍的预防1、预防的内容P1612、预防的方法P163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P166一、心里咨询的概念及其作用二、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三、常用心理咨询方式四、心理治疗第八章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应对职业心理压力P178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概述P179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源P180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与健康P184第四节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应对职业心理压力P186第九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P195第一节健全自我心理防卫机制P196一:合理变通1、回避回避刺激转换大脑兴奋度,眼不见心不烦2、淡化改变外部信

12、息刺激的强度,减少关注反倒自然3、文饰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4、转视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5、换脑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转念一想豁然开朗6、换位切合实际调整目标,山不过来我就过去7、补偿改弦易辙不变初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8、升华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二:合理宣泄1、 倾诉2、 诉诸文字3、 大哭一场4、 纵情一笑5、 劳己筋骨第二节强化社会心理咨询系统P203一:营造和谐的共事环境二:健全必要的咨询网络第三节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作用P207一:性质任务不同二:主客体关系不同三:理论依据不同四:原则方法不同五:工作内容不同第四节重视心理休闲P210第五节养成

13、文明生活习惯P219一:生活习惯与身心健康1、心胸豁达,情绪乐观2、劳逸结合,坚持锻炼3、生活规律,善用闲暇4、营养适当,防止肥胖5、不吸烟,不喝酒6、家庭和谐,适应环境7、与人和善,自尊自重8、爱好清洁,注意安全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1、尊重人体生物节律2、适度进行体育锻炼3、保持合理膳食结构4、不吸烟少喝酒第十章案例分析P229第一节如何缓解焦虑P229一:自我放松法1、调息放松法2、纵情想象放松法3、肌肉放松法二:认知转换法第二节如何走出抑郁P235一:抑郁症的自我测验二: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第三节如何克服失眠P237一:失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P238二:专业技术人员中常见的失眠原因P239三:克服失眠,改善睡眠可以从分析原因入手,除有针对性地调整外,更重要的是应对失眠有合理的观念和正确的认识四:讲究睡眠卫生,改善睡眠状态第四节如何顺利与人交流沟通P241第五节如何学会对别人说“不”P245第六节如何磨平急躁性格P248一:急躁性格的人,一般具有如下行为特点二:克服急躁性格,下列方法可供选择1、“脱敏”法。2、放松法3、暗示法4、提醒法第七节如何克服火爆脾气P250一:认识火爆脾气的危害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三:学会进行换位思考第八节如何走出狭隘的自我P251一:丰富自己二:拓宽心胸三:扩大交往四:淡化自我五:自我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