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9031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28 大小:7.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228页
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228页
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228页
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228页
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2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技术,细菌性疾病 大肠杆菌病 鸡白痢 传染性鼻炎 禽霍乱 支原体病 葡萄球菌病 绿脓杆菌感染 曲霉菌病 鸡球虫病,(一) 禽大肠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心包炎、气囊炎、败血症、脐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或慢性肿瘤样肉芽肿。,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禽大肠杆菌病,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当各种应激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因此,本病常成为某些传染病的并发或继发性疾病。各种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幼鸡最易感。,禽大肠杆菌病,【症状及 眼观病变】,禽大肠杆菌病,常继发于呼吸道疾病,病鸡咳嗽和呼

2、吸困难,禽大肠杆菌病,1. 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 2. 幼雏脐带炎 3. 卵巢炎及卵黄性腹膜炎 4 . 输卵管炎 5. 肉芽肿 6. 肠炎 7. 禽蜂窝织炎,禽大肠杆菌病,本病多见于512周龄的幼 鸡,69周龄为发病高峰,1、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禽大肠杆菌病,排白色、黄绿色 稀便,禽大肠杆菌病,剖检可见气囊壁增厚,禽大肠杆菌病,病鸡腹腔内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禽大肠杆菌病,肝脏色深棕,严重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禽大肠杆菌病,严重的纤维素性心包炎,禽大肠杆菌病,2、 幼雏脐带炎,禽大肠杆菌病,幼雏早期死亡,脐孔闭合不全(鸡),禽大肠杆菌病,3、卵巢炎及 卵黄性腹膜炎,禽大肠杆菌病,卵泡破裂

3、,腹腔内充满卵黄液(鸡),禽大肠杆菌病,或引起腹膜炎,致使肠粘连,稍后卵黄凝固,禽大肠杆菌病,4 、输卵管炎,禽大肠杆菌病,小鸡输卵管膨大,内有干酪样渗出物,禽大肠杆菌病,成年产蛋母禽输卵管明显膨大,禽大肠杆菌病,内积大量干酪样渗出物,禽大肠杆菌病,5、 肉芽肿,禽大肠杆菌病,头部皮下结缔组织肉芽肿,禽大肠杆菌病,鸡腿肌肉芽肿,禽大肠杆菌病,肠系膜肉芽肿 (日.崛内贞治),禽大肠杆菌病,6、 肠炎,禽大肠杆菌病,病鸽严重腹泻,肛周羽毛被污染,鸽直肠黏膜充血、出血,充满绿色粪便,禽大肠杆菌病,7 、 禽蜂窝织炎,禽大肠杆菌病,是肉鸡腹部的一种慢性皮肤病,病变见 于腹中线和大腿之间,皮肤发红、破损

4、,禽大肠杆菌病,皮肤增厚、变硬,禽大肠杆菌病,肝脏肿胀,淤血、肝周炎、心包炎,禽大肠杆菌病,【防治要点】,禽大肠杆菌病,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消除本病诱因,如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可有效降低本病发病率。禽大肠杆菌病血清型众多,免疫原性差,在本病流行严重地区,可使用自家疫苗,有一定保护作用。发病鸡群可用广谱抗菌药物如新霉素、氯霉素、磺胺、诺氟沙星等进行治疗,但由耐药菌株的普遍存在,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禽大肠杆菌病,鸡 白 痢,(二),鸡,白,痢,本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的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经过或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鸡,白,痢,【流行

5、特点】,鸡,白,痢,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鸡,白,痢,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 道传播,死亡率可达30%以上,育成鸡和成鸡也可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率不高,死淘率升高,其危害贯穿整个养鸡周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病四季均可发生,死亡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种鸡场的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制措施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鸡,白,痢,【临床特征】,鸡,白,痢,雏鸡体弱、不食,被毛逆立,雏鸡衰弱、 不食,被毛逆立,鸡,白,痢,病鸡下痢,粪便呈白色黏液状,鸡,白,痢,白痢引起肺炎时可见呼吸难,鸡,白,痢,白痢引起关

6、节炎时关节肿胀变形,鸡,白,痢,病鸡出现跛行或卧地不起,鸡,白,痢,有时可引起全眼球炎,角膜混浊呈云雾状,鸡,白,痢,成年鸡感染时,常无明显症状, 有时可见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鸡冠萎缩、乌紫,鸡,白,痢,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可见 薄壳蛋、白壳蛋,破损率增加,鸡,白,痢,【大体病变】,鸡,白,痢,较大雏鸡肝脏表面有多量灰白色坏死点,鸡,白,痢,脾脏肿胀、出血、坏死,胆囊肿大充盈,鸡,白,痢,卵黄吸收不良,呈灰绿色,鸡,白,痢,卵黄干酪化,鸡,白,痢,心脏有白色隆起的坏死灶,鸡,白,痢,盲肠肿大,内有干酪样凝结物,鸡,白,痢,鸡,白,痢,盲肠内有干酪样凝结物,盲肠增粗、脾脏肿胀,肾脏肿胀,有

7、尿酸盐沉积,鸡,白,痢,卵泡萎缩、变形,呈灰绿色,鸡,白,痢,或卵泡萎缩、变形,呈土黄色,鸡,白,痢,腹腔内有卵黄液,脾脏肿胀有坏死点,鸡,白,痢,输卵管炎,黏膜坏死,有灰白色分泌物,鸡,白,痢,【防治要点】,鸡,白,痢,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种 鸡场净化工作,加强卫生消毒,防止孵化感染,可有效防止鸡白痢的发生。出壳雏鸡开食时用敏感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新霉素等饮水或拌料,连续使用35天,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鸡,白,痢,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最好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高敏药物使用,并注意穿梭用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鸡,白,痢,(三) 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

8、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分布广,发病急,传播快,危害严重。以颜面部肿胀、流鼻涕和眼泪为特征。,【流行特点】,自然条件下只发生于鸡,各种年龄鸡均可感染,以412月龄鸡最易感,其他家禽不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对产蛋鸡危害大。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直接接触传播。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寒冷季节多发。气候突变、通风不良、密度过大、卫生状况差等是本病诱因。,传染性鼻炎,【临床特征】,病初发热,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病初发热,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传染性鼻炎,颜面部肿胀,流出黏液性鼻涕,传染性鼻炎,颜面部肿胀, 流出白色脓性鼻涕,传染性鼻炎,眼睑水肿、呼吸困难,传染性鼻炎,多数病鸡排绿色稀便,传染性鼻炎,雏

9、鸡和育成鸡生长停止, 产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传染性鼻炎,【大体病变】,传染性鼻炎,鼻腔和眶下窦充满水样乃至灰白色黏液,传染性鼻炎,鼻黏膜水肿、充血、出血, 鼻窦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传染性鼻炎,病程较长者,窦内有干酪样渗出物,传染性鼻炎,颌部皮下及肉髯水肿,传染性鼻炎,产蛋鸡可见卵泡变形、出血、破裂,传染性鼻炎,【防治要点】,传染性鼻炎,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实行全进全出,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换气,减少应激。目前多采用灭活油苗免疫鸡群,5060日龄首免,100110日龄二免,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发病鸡群立即用红霉素、泰乐菌素、磺胺、喹诺酮类等进行治疗,也可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壮观霉素等

10、肌肉注射,可迅速控制本病流行。,传染性鼻炎,(四) 禽 霍 乱,霍,乱,禽,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 。,霍,乱,禽,【流行特点】,霍,乱,禽,本病呈世界性流行,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和野禽均可感染发病,鸭、火鸡、鹌鹑和鸡最易感。以34月龄育成禽和产蛋禽多见。放牧或野禽比笼养禽更易感染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以潮湿多雨的夏季发病率最高。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带菌禽是主要传染源。应激因素如气候突变、运输、换料、免疫接种、惊吓等是本病发生的诱因。,霍,乱,禽,【临床特征】,霍,乱,禽,禽

11、霍乱,禽霍乱,最急性型常无前驱症状,突然倒地、拍翅、抽搐、挣 扎、迅速死亡。通常在夜间死亡,多见于肥大的禽,急性型突然发病, 表现为厌食、冠紫,霍,乱,禽,口鼻内有黏液,霍,乱,禽,病禽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便,霍,乱,禽,慢性型表现为精神沉郁, 消瘦,肉髯肿胀、变厚,霍,乱,禽,呼吸困难,关节肿大,不愿意走动,霍,乱,禽,【大体病变】,霍,乱,禽,最急性型病变不明显,母禽 常见输卵管内有完整的蛋,霍,乱,禽,急性型可见心包积有多 量淡黄色或黄红色液体,禽霍乱,霍,乱,禽,心脏冠状脂肪,霍,乱,禽,肝脏肿胀,淤血、出血呈深褐色,霍,乱,禽,或黄染,表面有针尖大小灰白色多发性坏死点,霍,乱,

12、禽,肠黏膜充血、出血,霍,乱,禽,脾脏肿胀、出血、坏死呈斑驳状,霍,乱,禽,肺脏高度淤血、出血、水肿,霍,乱,禽,气囊壁有出血点,霍,乱,禽,卵巢淤血,腹腔内有灰绿色腹水,霍,乱,禽,腺胃黏膜脱落、固有层出血,霍,乱,禽,病鸡腺胃浆膜面及外 周脂肪弥漫性出血点,霍,乱,禽,胰腺充血、出血,霍,乱,禽,腹腔浆膜弥漫性出血,霍,乱,禽,【防治要点】,霍,乱,禽,禽场内不随便引进成禽,同一禽场内不饲养不同种类家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场卫生,定期消毒,一旦有应激发生,应适时使用抗应激药物。目前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可用于预防,但免疫期一般只有3个月,免疫保护率也不理想。对已发病的禽群,可选用增效磺胺、

13、土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内服,或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均有良好疗效。,霍,乱,禽,(五) 鸡慢性呼吸道病 (鸡毒支原体感染),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困难、眶下窦肿胀为特征。,【流行特点】,慢性呼吸道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季节多发。主要感染鸡和火鸡,鹌鹑、孔雀、雉鸡、鹦鹉等也可感染发病,各种年龄都可感染,12月龄最易感。感染率为20%70%,若无其他病原继发感染,死亡率低。本病主要经卵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气雾免疫不当等是本病的诱因。,慢性呼吸道病,【临床特征】,慢性呼吸道病,

14、幼鸡症状明显,病初流鼻、 打喷嚏、甩头、张口喘气,慢性呼吸道病,少数病禽眼睑粘连,慢性呼吸道病,眶下窦高度肿胀(乌骨鸡),慢性呼吸道病,眼内有干酪样物(乌骨鸡),慢性呼吸道病,病鸡食欲下降,幼鸡生长发育不 良,产蛋鸡产蛋下降,病程漫长,慢性呼吸道病,【大体病变】,慢性呼吸道病,眶下窦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慢性呼吸道病,鸡毒支原体感染 病鸡眼睑肿胀,气管内有干酪样物质,慢性呼吸道病,患病早期气囊有黄白色气泡,慢性呼吸道病,气囊壁轻度浑浊,慢性呼吸道病,气囊炎,肝脏有凝卵样物质包裹(63日龄黄杂鸡),慢性呼吸道病,并有严重的心包炎,慢性呼吸道病,肺胸膜增厚,慢性呼吸道病,病鸡一侧肺肉样变,慢性呼

15、吸道病,【防治要点】,慢性呼吸道病,种鸡场应建立净化种鸡群,避免垂直传播。应避免从阳性种鸡场引进商品鸡苗,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适宜密度和圈舍干爽,定期消毒,不在同一鸡舍饲养不同日龄的鸡,最好实行实行全进全出。 目前已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用于预防。 弱毒苗:F株, ts-11 株, 6/85。6/85株适用于6周龄以上,气雾免疫,免疫一次。 灭活苗:S6强毒株,R强毒株 发病鸡群用红霉素、泰乐菌素、洁霉素、林肯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药物治疗,最好参考药敏试验结果用药。,慢性呼吸道病,禽葡萄球菌病,(六),禽,萄,葡,球,菌,病,禽葡萄球菌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禽,萄,葡

16、,球,菌,病,【流行特点】,禽,萄,葡,球,菌,病,各种家禽均可发生本病,鸡 最易感,4060日龄的幼鸡多发,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中雏和成年禽也可发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发病率5%10%,致死率为5%60%。可通过皮肤黏膜创伤感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禽,萄,葡,球,菌,病,【临床特征及 大体病变】,禽,萄,葡,球,菌,病,1、 急性败血型,禽,萄,葡,球,菌,病,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褪或废绝,双 翅下垂,部分病鸡排出灰白色粪便,禽,萄,葡,球,菌,病,或黄绿色粪便,禽,萄,葡,球,菌,病,病鸡局部羽毛脱落,皮肤水肿、坏死、破 溃,流出红棕色液体,与周围羽毛粘连,禽,萄,葡,球,菌,病,有时可见感染部位皮肤充血、出血,禽,萄,葡,球,菌,病,局部形成暗红色的干燥结痂,禽,萄,葡,球,菌,病,腿部肌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禽,萄,葡,球,菌,病,肝脏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黄白色化脓灶,禽,萄,葡,球,菌,病,脾脏肿大,呈淡紫红 色,有白色坏死点,禽,萄,葡,球,菌,病,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