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才队伍评估报告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8975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人才队伍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年人才队伍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年人才队伍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年人才队伍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年人才队伍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人才队伍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人才队伍评估报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十五”期间全国气象部门 人才队伍评估报告,沈晓农 2006年6月26日,2006年气象软科学会议特邀报告,2,提 纲,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 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四、“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3,数据和方法,数据来源 2001-2005年气象统计年鉴 2003-2005年气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数据 1996-2004年气象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汇编 中组部印发的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 评估方法 从人才队伍的总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区域分布、岗位分布、各级分布全面评估人才队伍的状况 根据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评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

2、 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十一五”队伍发展的主要思路,4,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2001年,中国气象局党组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建设“一流人才”的宏伟目标; 2001年召开气象部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会议; 2002年出台中国气象局实施人才战略的意见 2004年召开首次气象部门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一系列配套文件,“323”人才工程开始实施; 短短几年时间,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才队伍呈现良好发展局面。,5,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一)队伍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在职职工队伍总量趋于稳定 5年来,根据政府机构改

3、革的要求,通过严把进入关,采取得力措施,控制队伍规模,近10年队伍总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近3年维持在5.3万人左右。 到2005年,气象部门在职正式职工共有53209人,比2000年减少3017人,平均年减幅为1%左右。,6,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二)队伍知识层次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2003年大专以上学历人员首次超过半数,提前2年实现“十五”规划确定的到2005年底达50%的目标。 到2005年,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32275人,占60.7%,比2000年提高20.4%。其中,研究生1530人,占2.9%;本科13611人,占25.6%。硕士和博士达到261和1249人,是2000年的2.1倍

4、和3.8倍。,7,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三)职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改善了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2000年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为6:39:55,2005年为10:42:48,中高级职称比例显著增加,整体结构比例得到优化; 2005年,具有高级职称的4504人,占8.5%,比2000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正研级专家315人,是2000年的1.7倍; 无职称人数的比例从2000年的13.2%降低到2005年的11.8%。,8,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四)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各类岗位人才合理分布 管理队伍(含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3778人,占25.9%,比2000年所

5、占比例降低6.8个百分点,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7.0%。 业务科研队伍27838人,占52.3%,比2000年所占比例增加3.8个百分点,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57.7%, 52.3%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65.2%的高级职称人员集中在这支队伍。 科技服务与产业队伍11245人,占21.2%,比2000年所占增加4个百分点,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48.8%。,9,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五)围绕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优化了人才的区域分布 东部地区(中国气象局及其直属单位除外)14400人,占28.3%,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2.1%,比2000年所占比例增加36个百分点;高级职称1610人,

6、正研级专家73人。 中部地区14353人,占28.2%,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58.8%,比2000年所占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高级职称1096人,正研级专家38人。 西部地区22218人,占43.6%,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45.5%,比2000年所占比例增加12.3个百分点;高级职称1079人,正研级专家51人。,10,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六)适应实施拓展领域战略要求,人才队伍专业结构逐步改变 从所学专业看,到2005年,大气科学类专业22946人,占43.1%,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52.4%,45岁以下人员占60.4%。 地球科学类其它专业人员逐步增加,目前有1806人,占3.4%,

7、大专以上学历占72%。 无专业背景的有6911人,占13.0%,均为高中以下学历,比2000年所占比例减少4个百分点。,11,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气象部门领导干部队伍包括中国气象局机关、省级气象局机关、省级以上气象局直属单位的处以上领导干部和地县级气象局科以上领导干部队伍(不含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队伍包括中国气象局机关、省(区、市)气象局机关、地市级气象局机关干部。,12,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一)基本情况 到2005年,共有领导干部队伍7603人,担任司局级以上职务的235人,担任处级职务的3351人,担任科级职务的4017人。 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

8、占63.6%,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占77.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占78%。 处级领导干部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7%,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6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占40.5%。 科级领导干部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70.5%,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60%,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占61%。,13,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一)基本情况 到2005年,共有公务员队伍6881人,占全体队伍的13%,其中,中国气象局机关213人*,省(区、市)气象局机关2016人,地市级气象局机关4647人。 从职级的分布看,副部级干部的2人,司局级(含机关正副司级)干部236人

9、,处级干部2642人,科级干部3274人,科员、办事员及其他730人。 从队伍的结构看,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4.2%,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占67%,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45.5%,其中研究生253人。,14,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二)积极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 以树立各级领导干部世界眼光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为重点,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取得明显成效。5年来,共培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上千人次,仅2005年,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主题,把93%以上司局级干部全部轮训了一遍。2004年开始对县级气象局

10、一把手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干部的岗位交流、实践锻炼、出国培训工作。 公务员录用“凡进必考”,近5年共有451位本科以上学历、40岁以下、素质好的优秀人才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5年共有484人参加了公务员任职培训和初任培训,630人参加了岗位培训,1594人参加了其它类别的培训,255人进行了继续教育。,15,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三)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 健全了干部选拔机制,加大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使一大批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改善了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推行干部考核前预告制、差额考核制、重

11、点考察对象述职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和试用期制等制度,增强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识人用人的准确率。 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 重视和加强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员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5年来共选拔出192位处级以上女干部,其中司局级7位;56位处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其中司局级4位;88位处级以上非党员干部,其中司局级3位。,16,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一)基本情况 到2005年,全国气象部门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3114人,占全体队伍的81%,其中在岗41927人,提前离退、待岗等的有1187人。 从层级的分布看,国家级有专业技术人员2094人,占83.5%;省级有92

12、25人,占75.9%;地市级有13003人,占69.4%;县级有18792人,占94.9%。 从专业技术职务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3411人,占7.9%,其中正研级职务25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6288人,占37.8%;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人20939,占48.6%。 从学历看,研究生1277人,占3%;大学本科10674人,占31.3%;大学专科13963人,占32.4%。 从所学专业看,大气科学专业人员占46.8%,信息技术类专业人员占17.8%,管理经济类专业人员占9.8%。,17,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一)基本情况 从岗位的分布看 从事气象综合观测业务岗位的有1050

13、6人,占24.5%; 从事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有4757人,占11.1%; 从事公共气象服务的有9390人,占23.4%; 从事信息与技术保障业务的有2376人,占5.5%; 从事气象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有1002人,占2.3%; 从事气象教育培训的有308人,占0.7%; 从事业务辅助和工勤服务的有4119人,占9.6%; 从事管理岗位7055人,占16.5%; 其它业务岗位2682人,占6.3%。,18,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二)针对高层次人才缺乏这个突出问题,近几年重点加强了高层次人才开发,并取得初步成效。 全部门现有两院院士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的有77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14、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有20人,博士生导师26人。 “十五”期间,有2人当选为两院院士,有21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贴,有28人被中组部列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有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2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培养高级专家2942人,其中正研级专家241人。,19,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二)针对高层次人才缺乏这个突出问题,近几年重点加强了高层次人才开发,并取得初步成效。 吸引高层次人才工作出现良好势头。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一院八所负责人及其它重要岗位人才的做法,产生了强烈反响,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吸引并聘用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4人,引进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 经

15、人事部批准,在气科院等9个单位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高知识层次人才来气象部门工作开辟了新渠道。 省以上各单位积极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人才走上关键科研业务岗位。,20,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三)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采取多种措施,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实现做项目、出成果、出人才的良性循环,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投入于气象业务发展、气象现代化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骨干作用。5年来共有约8000人参与了大中型项目建设,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53.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72.8%,其中正研级专家113人。

16、 有373人因在观测、预报、信息网络、气象服务等业务中做出突出成绩获得全国气象信息网络优秀业务员、优秀值班预报员、优秀测报员、汛期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147位业务科技岗位人员获得省部级以上先进个人、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1,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三)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力逐年提高,据统计,2001-2005年期间,在高层次人才的带领下,获得各类科技项目10566项,争取外部门各类科技经费7.85亿元(含部门科技经费投入1.75亿元),获得34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2001-2004年全部门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496篇,被SCI收录119篇。,22,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四)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体制和机制政策初步形成。 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行了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等用人制度引入到人事管理工作之中,逐步打破了“论资排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