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草鱼鱼种多种寄生虫并发病的诊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586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草鱼鱼种多种寄生虫并发病的诊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例草鱼鱼种多种寄生虫并发病的诊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例草鱼鱼种多种寄生虫并发病的诊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草鱼鱼种多种寄生虫并发病的诊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其养殖已有很悠久的历史,随着渔业的发展、池塘培育草鱼鱼种放养密度的加大,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也越来越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甚至全军覆没。2007 年 7 月 24 日笔者接到一养殖户报告,其养殖的草鱼鱼种发生病害,经现场诊断及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基本 1 青况该养殖户的池塘为 11 亩,平均水深约 ,池塘淤泥厚约 30 厘米,有清洁的自然水源,池塘用漂白粉消毒,7 月 10 日投放草鱼鱼种(10 厘米)6 万尾,投放时鱼种未经消毒。据养殖户介绍,该池塘 7 月 19 日死鱼 65 尾,7 月 20 日死鱼 83 尾

2、,7 月 21 日死鱼 265 尾,7 月 22 日死鱼 545 尾,7 月 23 日死鱼 1035 尾,7 月 24 日死鱼2157 尾;该养殖户发现有死鱼后,用过强氯精和生石灰全池泼洒,内服药投喂过鱼病宁和晶体敌百虫,但未见有所好转。二、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肉眼检查:笔者在现场调查发现,病鱼离群,在水面上缓慢游动,反应迟钝,击掌后病鱼缓慢潜入水中;鱼体色变黑,十分瘦弱,口常张开,但食欲减退;鳃丝粘液较多,明显肿胀、贫血,鳃丝之间、鳃片之间相互粘连在一起,使气体交换受到影响;鳃瓣呈灰白色花鳃状,特别是紧靠鳃盖的第一对鳃片,鳃丝明显呈灰白色;病鱼呼吸困难,频频呃水,如浮头状;严重的病鱼,前腹部有

3、膨胀感,触摸时感觉结实,鳍条完整无损,鱼身体上及鱼鳃没有锚头鳋等大型寄生虫寄生。解剖检查:剖开鱼腹可见前肠形成胃囊状扩张,剪开前肠扩张部位,即可见大量乳白色带状虫体聚集,有些卷曲成团状,而有些则伸长成带状,虫体由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 2 个深沟槽,由此可确定为九江头槽绦虫,最多者一尾鱼肠道寄生有 40 多条绦虫;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胆囊未见异常情况,大部分肠内无食物,有的肠道有少量食物;剥开鱼皮,未见鱼肉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实验室检查:最后带几条病鱼回实验室检查,将病鱼身上的粘液刮下放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 40100 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

4、大量的呈帽形或碟形或圆盘形(内部结构为齿轮状结构)、活泼移动的虫体,由此可确诊为车轮虫,每一个视野内有 22 个虫体左右;剪下鳃丝放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清水,在 40100 倍的显微镜下观察,除了见到大量的车轮虫外,还可见到指状扁平而长、头端分为四叶、用后端固着器的锚形大钩和周围小钩牢固地固着在组织上、身体不断伸缩运动、试探与寻找着食物、移动时作尺蠖状(蚂蟥似)动作的虫体,在显微镜下,虫体可将身体伸得很细长,约可达原长的 4 倍左右,由此可确诊为指环虫,每一个视野内有 15 个虫体左右。根据发病症状和解剖、诊断结果初步确诊为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绦虫病三病并发症。三、西两省流行,主要危害草鱼鱼种

5、,越冬草鱼鱼种死亡率可达 90%。8 月,流行水温一般在 2328。冬鱼种池在开春后也容易发生,328。两种病都会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四、治疗方案依据以上症状和诊断分析,笔者给养殖户开出以下治疗方案。7 月 24 日用 30 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7 月 24 日下午用纤虫清 方米全池泼洒。7 月 25 日早上用益生虫净 。7 月 25 日开始用兽用丙硫咪唑进行药饵治疗,用药量按每千克鱼用药 25 毫克,拌饲料 100 千克制成药饵,分 3 天投喂,每天早晚各一次。7 月 28 日开始,按每 50 千克鱼种用内服药鱼病宁 50 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

6、5 天,抗菌消炎,以帮助损伤的鳃组织修复,并防止继发性感染。7 月 28 日死鱼 126 尾,适当更换池中老水,纤虫清、益生虫净、丙硫咪唑三种药物再重复使用一次。7 月 29 日死鱼 32 尾,7 月 30 日死鱼 3 尾,至 7 月 30 日未发现死鱼,该病完全得到控制,鱼活动正常,觅食良好。8 月 2 日、4 日分别取鱼 10 尾进行解剖和镜检,均未发现以上三种寄生虫寄生。五、塘淤泥厚,池塘消毒不彻底;二是该养殖户发现死鱼后未经严格检查诊断而乩用药,延误了治疗时间。塘淤泥厚度保持在 10 厘米左右,池塘最好使用生石灰清塘,尽可能减少病原种类和数量。鱼种下塘时一定要用 3%5%的食盐水严格消

7、毒,防止病原从鱼种带来,减少疾病的发生。0%的晶体敌百虫,而敌百虫遇碱易分解为毒性更大的敌敌畏,其有一股刺激性臭味,影响鱼类觅食,另外,用药浓度大易引起鱼类肠道痉挛而死亡。而兽用丙硫咪唑是一种高效、低毒、无臭味的广谱驱虫药,其不仅能驱除鱼类肠道绦虫,而且对绦虫的中间寄主剑水蚤有杀灭作用,同时对鱼类吃食活动没有影响。期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易造成病原体的抗药性和耐药性,治疗鱼病时难以掌握用药剂量,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期用杀虫、杀菌药物进行预防,必须要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注意水温、气温的变化,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种体质,增强鱼种抗病能力。集中统一科学处理,防止交叉感染。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