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分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58486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分解(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除颤仪的操作流程,CCU实习,基本介绍,发展史,操作流程,注意事项,除颤后的护理,参考文献,1/17/2019,发展史,1774年 ,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1775年,研究发现鸟可以因电击而死亡,再电击又可飞走 1889年,证实狗室颤能被电击而复跳 1947年,德国鲍克于开胸手术中应用胸内复律使病人恢复心跳。世界上第一台除颤器产生 1956年后,Zoll对除颤器加以改进,用可控制直流电对患者进行除颤。 1962年以后,多采用直流电击除颤,即直流电复律(direct current cardioversion),1/17/2019,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埋藏式自体除颤器(automat

2、ed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AICD ) 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AED 近些年,可穿着的背心式心脏除颤器问世,用于检测并治疗有心脏猝死危险患者的异常心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大为提高,1/17/2019,基本介绍- 原理,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抑制异位兴奋性,使具有最高节律性的窦房结发放冲动,恢复为窦性心律。,1/17/2019,基本介绍- 构造,监护显示仪 蓄能开关 蓄能显示 能量释放开关 电极板 同步开关和非同步开关,1/17/2019,基本介绍- 面板,能量选择按钮,充电,同

3、步/非同步,放电,起搏功能键,动态功能键,外接电源及电池充电指示灯,心电信号功能键,1/17/2019,基本介绍- 部分功能键说明,打印“事件概要” 打印ECG 数据、除颤事件、以及标志的事件。可以是实时打印,也可以延迟6 秒钟再打印(按配置而定)。按此键启动打印,再按此键,停止打印。 在“事件概要”中插入有时间标记的注释。可以配置为:在按下时打印一份有注释的ECG 条图。 显示下方最左边的按钮。当在手动模式中第一次按下此钮时,使同步心脏复律能够动作,再按,使同步心脏复律不能动作。,1/17/2019,基本介绍- 起搏功能键,1/17/2019,基本介绍- 俯视图,1/17/2019,基本介绍

4、- 背面,电源插头,1/17/2019,基本介绍- 电极板,电极板接触指示条,适用于成人,适用于儿童,1/17/2019,基本介绍- 除颤仪分类,根据电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体内除颤仪 体外除颤仪 研究表明:双相波较单相波除颤有更好的自主心律恢复率,1/17/2019,基本介绍- AED 自动体外除颤仪,1/17/2019,基本介绍- 单相波除颤仪,1/17/2019,基本介绍- 双相波除颤仪,1/17/2019,基本介绍- 电复律/除颤-分类,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体内除颤与体外除颤 体内除颤是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

5、体外除颤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术外,均采用体外进行电击除颤。,1/17/2019,基本介绍- 电复律/除颤-分类,根据与R波是否同步: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复律 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病人心电中的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的30毫秒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1/17/2019,基本介绍- 电复律/除颤-分类,同步电复律适应症: 1、心房颤动和扑动 2、阵发性室上速、室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律失常者。,1/17/2019,基本介绍- 电复律/除颤-分类,非同步电复律:无需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于室颤、

6、室扑。 非同步电复律适应症: 1、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增宽不能与T波区别者; 2、心室扑动; 3、心室颤动。,1/17/2019,基本介绍- 电复律/除颤-禁忌症,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做电复律。 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1/17/2019,基本介绍- 除颤的最佳时机,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达90%,三分钟内除颤7080%恢复心跳,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

7、50%左右,第7分钟约30%,9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1/17/2019,操作流程,1.准备除颤 2.安放电极板 3.选择除颤能量 4.充电 5.电极板紧贴皮肤 6.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 7.放电 8.除颤结束,1/17/2019,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搏动、心电图显示、 病人心前区监测电极的连接情况,解释。,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盐水纱布、电插板、急救用物。,摆体位(去枕平卧,必要时垫一木板),取下金属物品、充分暴露除颤部位。,插电源,启动除颤仪将电极与各导联连接,安放电极片,选择合适导联进行监护,操作流程,1/17/2019,操作流程,选择正确的除颤方式:非(同

8、步),取出电极板,涂导电糊(生理盐水纱布),并擦干胸前皮肤,能量选择,安放电极板,1/17/2019,充电:按APEX电极板侧面手柄上黄色按钮充电 键(Charge键),充满时仪器会发出声音。,放电:再次确认患者心律,所有人离床,将电极 贴紧病人胸部,双手同时按电击(Shock)键,观察:呼吸、心律、血压、神志,除颤位置皮肤 有无灼伤,视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整理,记录(除颤方法、能量、时间、效果、次数),理由?,理由?,操作流程,1/17/2019,注意事项,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除颤前要识别心电图类型,以正确选择除颤方式。 3.除颤电极板放置部位要准确,局部皮肤无潮湿

9、、无敷料。如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4.消瘦的病人垫46层盐水纱布。 5.导电糊涂抹均匀,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应超过10cm。不可用耦合剂替代导电糊。 6.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7.病人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需要除颤,应将针头固定牢固。 8.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19.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10.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1/1

10、7/2019,除颤后的护理,1.继续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面色、肢体情况及有无栓塞表现,随时做好记录。病情稳定后返回病房。术前抗凝治疗者。术后仍需给药,并做抗凝血监护。 2.卧床休息1天2天,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房颤复律后,继续服用药物维持,并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 4.保健指导,向病人说明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防止复发。,1董妮,仲月霞,吴亦萱. 除颤仪的使用及维护J.测试工具与解决方案,2013:22. 2吕文燕. 除颤仪的日常维护与保养J.医疗装备,2012:88. 3张红雷. 除颤仪的技术与讨论J.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0)

11、:35-36. 4崔亮,崔骊,黄韬.心脏除颤器/除颤监护仪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1,8(7):5455. 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CC GuidelinesM. 2000, 102. 6王国宏, 郑富强. 心脏除颤器的概况与技术进展J. 医疗设备信息, 2006, 21 (5):3738. 7陈康.心电除颤器概况及新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6):2732. 8第3版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文献,谢谢各位的聆听,1/17/2019,除颤能量的选择,1、非同步电除颤 成人:单相200J300J360J ; 双相120J150J200J 小儿: 首次:2J/Kg 第二次及续后:4J/Kg 2、同步电除颤时,按医嘱进行,最小从50J开始,1/17/2019,除颤能量选择(2010AHA指南),1/17/2019,电极板位置,心尖部(Apex) : 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 心底部(Sternum) : 胸骨右缘第23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