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优化训练》第一课必修二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8294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堂优化训练》第一课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随堂优化训练》第一课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随堂优化训练》第一课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随堂优化训练》第一课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随堂优化训练》第一课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堂优化训练》第一课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堂优化训练》第一课必修二(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知识清单】 清单一 农业的起源 1形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 发展而来的。 2区域: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 和 出现。 3格局:中国古代农业形成了 的格局。 4特点:中国古代农业以 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存在着地域差别。,种植经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粟南稻,种植业,从耒耜到曲辕犁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人们主要使用骨制、木制、石制农具。 2进入文明时代: 、 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春秋战国: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 ,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

2、本定型。 5特点:借助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 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第二个特点。,耒、耜,铁农具,曲辕犁,精耕细作,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灌溉工具: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 等。 2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1)春秋战国:修建了 、 、郑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 (2)西汉:兴建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3)治理黄河:黄河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是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历代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典型的如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4)在西域地区还出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 。,筒车,芍陂,都江堰,坎儿井,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

3、多采用大规模 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生。 (1)条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2)经营方式: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 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式的经营方式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第三个特点。 (3)评价 优点 a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b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缺点 a小农经济的狭小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b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c 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其破产的原因之一。,简单协作,家庭,男耕女织,自耕农,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

4、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太平盛世景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农业的发展。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治理黄河,修建都江堰等。再如唐朝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

5、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解析: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小农经济由此产生。,A,2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的概念、特点及评价 (1)概念 自耕农经济又称为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

6、足。 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生产的基本目的。 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很难扩大再生产。 (3)评价 积极影响 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早期,自耕农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农民手中掌握部分生产资料,对产品有一定的支配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较少,农民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 消极影响 狭隘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外界联系较少,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落后性: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例题: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

7、是( ) A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B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自耕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自耕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故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3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 (1)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 (4)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

8、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例题: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A牛耕的出现 B敬祖观念的淡薄 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解析:解读材料:“牺”是指祭祀用的牲畜,“畎亩之勤”是指耕地所用的牛。即春秋时期,人们把用于祭祀的牲口用于耕地,说明牛耕已经出现。,A,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以某种动物(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作为当年出生的生肖属相。这种生肖文化反映了( ) 解析: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A农业文明 B草原文明 C海洋文明 D儒家文明 2下图所示的犁耕方式最早出现在( ) A西汉 B东汉 C秦朝 D春秋战国

9、解析: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本题图中所示耕作方式为二牛抬杠 的耕作方法,出现于西汉时期。,A,A,3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中游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即都江堰。 4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 C隋

10、、唐时期 D宋、元时期 解析:战国和秦汉时期修建了都江堰、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5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比翼双飞在人间。”生动的描绘出一番中国古代农村生活景象,这种生活的特征是( ) A一夫一妻制 B自给自足 C土地平均分配 D男女平等 解析:天仙配描述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B,B,B,6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11、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解析:B项概括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而A、C、D项只反映四则材料中某一项的特点。 7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解析:C 从“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可判断A、B;从种植的“桑”“麻”,可判断D;古代小农经济容易受到天灾、苛政、战争等因素影响,

12、具有脆弱性,因此C是错误的。 8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 解析:A项强调的是施肥,农作技术的提高;C项描绘的是农作物生长状况;D项强调的农业生产要应时制宜;均不符合题意。B项“各顾各”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的相对封闭性,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是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表现,故符合题意的是B。,B,C,B,9“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

13、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解析:C 从题干中的材料显然可以看出,小农经济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破产,说明小农经济非常的脆弱,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10“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这首诗能够反映自然经济状态下( ) 乡野风景的恬适闲静 乡村民风的古朴淳厚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 解析:材料中不能体现安土重迁的思想,故可排除。,C,A,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

14、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解析:(1

15、)扣住关键字如“农夫”“妇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即可找出生产方式,再结课本知识回答时间和原因。(2)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的特点主要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生产者的处境要从国家和自身两个方面分析。,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征暴敛而破产。,1(2008年北京文综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