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 中山大学 中医科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8141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3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纲辨证 中山大学 中医科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八纲辨证 中山大学 中医科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八纲辨证 中山大学 中医科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八纲辨证 中山大学 中医科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八纲辨证 中山大学 中医科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纲辨证 中山大学 中医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纲辨证 中山大学 中医科(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八纲辨证,辨证方法:八纲、病因、脏腑、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经络辨证,2019/1/17, 2,概述,一 概念 1、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2、八纲辨证: 病位的深浅 (表里) 诊法 病情资料 分析辨别 病情性质的寒热(寒热) 邪正斗争的盛衰(虚实) 病证类别的阴阳(阴阳) 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2019/1/17, 3,二 源流 1、内经又散在论述 2、伤寒杂病论初步运用了八纲 3、明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已经形成 4、近人祝味菊:正式提出“八纲” 5、中医诊断学二版教材:推广、普及,2019/1/17,,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一 表里辨证(病位) 二 寒热辨证(

2、病性) 三 虚实辨证(邪正盛衰、病性) 四 阴阳辨证(病证类别),2019/1/17,,一 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纲领 表里划分是相对的 表里与病位、病情、病势的关系 表里辨证对外感病辨证尤为重要,2019/1/17, 6,(一)表证,1、概 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概括。 2、特 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有外感因素 3、临床表现: (1)主 证:恶寒发热(或自觉无发热),或恶风;头身疼痛,脉浮,舌淡红,苔薄 (2)或有证:鼻塞、流清涕或喷嚏;咽喉痒或痛、微咳 4、辨证要点: (1)有感受外邪病因,为外感病

3、初起 (2)以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脉浮为必有症状(内部脏腑症状不明显) 5、常见证: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风湿遏表证、燥邪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袭表疏证等,2019/1/17, 7,(二)里证,1、概 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特 点:病变部位深,范围广(非表即里),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之中 3、形成途径:表证传里、外邪“直中”、情志饮食劳倦等内伤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 4、临床表现: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 5、辨证要点: (1)病位已不在表,也不是半表半里。邪已深入于里 (2)无恶寒发热症状,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起

4、病可急可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6、证 型: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2019/1/17, 8,(三) 半表半里证,1、概 念:指邪气既非在表,也非完全入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以寒热往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病 因:表证转化、里证出表、外邪直达 3、病 机:外邪由表传里,留居半表半里,或直犯少阳,正气渐虚,正邪分争少阳枢机不利,形成半表半里证。 4、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为主症,2019/1/17, 9,(四)表里证鉴别要点,2019/1/17,,二 寒热辨证,1、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病性)的纲领(也是辨别病因的纲领) 2、寒热反映机体阴阳的盛衰 偏盛:阳盛则热阳热炽

5、盛为实热 阴盛则寒阴寒过盛为实寒 偏衰:阳虚则寒阳气亏虚失其温煦为虚寒 阴虚则热阴液亏少火热偏盛为虚热 3、恶寒、发热是疾病的现象,寒证、热证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4、意义:认识疾病的性质是确定“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的依据。,2019/1/17, 11,(一)寒证,1、概 念: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2、病 因:外感寒邪、过服生冷寒凉(实寒证);内伤久病(虚寒证) 3、临床表现:恶寒、畏冷、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倦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4、辨证要点: (1)阳气不足或阴盛伤阳,是寒证的主

6、要病理机制 (2)因为阳气受遏或不足,不能发挥温煦形体的作用,故以恶寒,分泌物清稀,苔白为主症。 5、证 型:实寒证,虚寒证,里寒证,表寒证,2019/1/17, 12,(二)热证,1、概 念: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2、病 因:外感热邪、寒邪入里化热、七情化火、饮食不节、房劳 3、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 4、辨证要点: (1)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理机制 (2)以发热,恶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数等表现为主症。 (3)有热伤津液表现

7、:如口渴欲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苔干燥少津等症 (4)有火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的(出血)表现:如见吐血、衄血等 5、证 型:实热证,虚热证,里热证,表热证,2019/1/17, 13,(三) 寒热证鉴别要点,2019/1/17,,三 虚实辨证,1、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2、反映人体正气的强弱与邪气的盛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3、意义:掌握邪正盛衰的辨证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实证宜攻,虚证宜补;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攻补兼施,避免犯虚虚实实之戒。,2019/1/17, 15,(一)实证,1、定 义: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

8、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2、病因病机:复杂(“邪气盛则实”) (1)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疫毒等侵犯人体,正气抗邪; (2)内脏机能失调,气化障碍,导致气机阻滞,已经形成痰、饮、水、湿、脓、瘀血、宿食等积滞。 3、实 邪: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邪、疫毒为病,痰、饮、水、湿、食积、虫积、气滞、血瘀、脓等病理改变,一般都属实证的范畴。 4、临床表现:实证以邪气充盛、停积为主,但正气尚未虚衰,有充分的抗邪能力,故邪正斗争一般较为剧烈,而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的特点。 5、辨证要点: (1)实证是邪实、正未虚,正邪剧争所致 (2)因病邪性质各异,症状表现多端。主要症状有

9、:正气未虚,有舌苔,脉有力,2019/1/17, 16,(二) 虚证,1、定 义: 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 2、病因病机: (1)病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疾病耗损。 (2)病机:“精气夺则虚”。正气包括阳气、阴液、精、血、津液、营、卫,故虚证的范畴包括阳虚、阴虚、气虚、血虚、津液亏虚、精髓亏虚、营虚、卫气虚等, 3、对虚证的称呼:不足、亏虚、虚弱、 虚衰、亡脱。 4、临床表现:舌质嫩,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无力+各脏腑(肝心脾肺肾)阴阳、气血、津液、精髓虚损等 5、辨证要点: (1)虚证主要是正气不足所致,以机体功

10、能减退为主要病理机制 (2)临床常表现五脏阴阳气血亏虚,,2019/1/17, 17,(三)虚实证的鉴别要点,2019/1/17,,四 阴阳辨证,1、阴阳是类证的纲领,是辨证的总纲。“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大纲”。 2、阴阳有具体的辨证内容 如:阳虚证、阴虚证; 阳盛证(实热证)、阴盛证(虚热证); 亡阳证、亡阴证; 阳亢证、虚阳浮越证,2019/1/17, 19,(一)阴证,1、定 义:凡是抑制、沉静、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被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治病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于阴证范畴。 2、临床表现:不同疾病(气虚、阳虚),阴证表现不

11、同。 虚证:面色苍白或黯淡,精神萎靡,身重踡卧,倦怠乏力,语声低怯 里寒证:畏冷肢凉,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 虚寒舌脉证: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3、辨证要点: (1)临床表现为:虚证里寒证虚寒证的舌脉 (2)临床上主要指虚寒证。,2019/1/17, 20,1、定 义:凡是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 2、临床表现:不同疾病(气虚、阳虚),阳证表现不同。 表证:恶寒发热 热证:面红,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小便短赤涩痛 实证: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

12、,大便秘结 热证的舌脉变化:舌红,苔黄黑起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3、辨证要点: (1)临床表现为:表证,实证,热证 (2)临床上主要指实热证。,(二)阳证,2019/1/17, 21,(三)阴阳证辨证要点,2019/1/17,,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证候相兼 二、证候错杂(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三、证候虚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 四、证候转化(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2019/1/17, 23,一 证候相兼,1、广义证候相兼(普遍性) (1)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概括一方面的病理本质 (2)疾病病理的本质各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寒热病性、邪正相争不能离开表里病位而存在;

13、也没有可以离开寒热虚实病性而独立存在的表证和里证。 2、狭义证候相兼(特殊性) 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证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2019/1/17, 24,二 证候错杂,1、含 义:指疾病某一阶段的证候,不仅表现为表里同时受病,而且还呈现寒与热、虚与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在同一时间出现,证候显得相互矛盾、错杂。 2、四种类型:(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错杂) (1)表里同病,而寒热虚实性质并无矛盾,如表里实寒证、表里实热证等。 (2)表里同病,且寒热性质相同,但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如表实寒里虚寒证、表实热里虚热证; (3)表里

14、同病,且虚实性质相同,但寒热性质相反的证候,有表实寒里实热证,即“寒包火”证; (4)表里同病,且寒与热、虚与实的性质均相反的证候,除可有表实寒里虚热证外,其余组合临床极少见到。 3、具体证型 (1)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下热上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 (2)虚实错杂:实证夹虚、虚证夹实、虚实并重,2019/1/17, 25,三 证候真假,含义: 真指与疾病的内在本质相符的证候表现。 假指疾病表现的某些不符合常规认识的所谓假象,即与病理本质不相符的证候表现。假象实际是疾病的特殊表现。 辨证原则“去伪存真”,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辨证。 内容:寒热真假、虚实真假,2019/1/17, 26,(一) 寒热真假,寒热真假:常出现于寒极或热极时,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1、真热假寒(阳盛格阴) (1)含 义:内有真热,外见某些类似寒证所表现的证候,呈现出热极肢厥、热深厥亦深特点。 (2)病 机:邪热炽盛,阳气郁闭而不能外达,即阳盛格阴、热极似寒证 (3)临床表现: 外(假象)四肢凉甚至厥冷,恶寒甚或寒战,神昏,面色紫暗,脉沉迟(或细数)等似阴寒证 内(本质)高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搏有力等实热证,2019/1/17, 27,2、真寒假热(阴盛格阳) (1)含 义:内有真寒,外见某些类似热证所表现的证候。 (2)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