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7951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故事 启示,2、教材解读,3、教材的编写意图、,4、教学目标,5、教学重难点、,6、教学策略,1、课标 要求,课标要求(第二学段),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

2、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 万字。

3、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本单元由导语、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六”组成,四篇课文中爬山语言的魅力 寓言两则是精读课文,米芾学书是略读课文。,第六组 故事的启示,单元训练重点: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从中获得启示,编写意图,本单元围绕“故事的启示”这个主题进行组元。,本单元所编选的四篇课文重在说

5、理,都是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技能,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三年级 初步把握主要内容, 初步体会文章表达感情,四年级 能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六年级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下册第二、第六单元,上册一五单元下册一四六单元,上册三四单元下册四五单元,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纵向知识联系,第一单元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情感,领悟事理,第四单元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六

6、 单元 重视对词语和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单元训练整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由易到难 、层层深入,教材中,每篇课文的后面均编有练习题,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可以说这些课后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教材编排意图,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整合这些课文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可以预习或复习或与课文相结合来学习本课内容。,利用这些演练内容, 要让学生手、眼 口、耳、心并用, 听、说、读、写能 得到全面训练,,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11个生字,会写23个字。 2掌握常用词语。重视对词语和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文章

7、包含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整体把握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而体会做人的道理;能够通过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包含的深刻寓意,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更深刻的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5领悟抓住人物的语言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6展开想象,续写寓言故事。 8通过造字的意义,来区分音形相近的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9积累友谊格言。 10口语交际:“受到了委屈或委屈了别人怎么办?”题目贴近学生生活,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思路,并且,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者是别人受到委屈的事。自拟题目,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整体把握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学习从而体会做人的道理;能够通过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 包含的深刻寓意, 3、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更深 刻的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能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更深刻的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体会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策略,识字写字,阅 读,口语交际,习 作,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一个教师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灵活的变通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最大的收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