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课件】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5460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课件】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农学课件】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农学课件】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农学课件】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农学课件】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学课件】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课件】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水土保持规划,一、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一)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 水土保持规划(Soil and water censer ration planning)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做好国土整治,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水土及生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生产和经济发展,根据土壤侵蚀状况、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制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第一节 水土保持规划概述,(二)水土保持规划的作用 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2、确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3、制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的实施办法和有效途径

2、4、合理安排各项治理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5、分析和估算水土保持效益,调动群众积极性,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的建设方针、国家规定的水土保持发展目标、各方面对水土保持的需求,以及规划范围内的条件和特点,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提出一定时期内预防、监督、治理、开发的方向和任务,以及需要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和分期实施步骤,据此来安排水土保持计划,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三)水土保持规划的意义,(一)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 1、水土保持规划应符合我国经济建设总的战略部署,与当地的农业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为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建设目标,促进社会的繁荣和

3、进步服务。 2、规划应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服务。,二、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全面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与为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协调发展服务,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4、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科学论证水土流失与低产贫困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及逐步实施的步骤。 5、突出水土保持的特殊性,重视水土保持与全社会工矿、交通、文教、卫生、商业等发展的相互依存性。,(二)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 3、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 4、坚持生态、经

4、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一)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 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和详简程度,一般包括: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规划、土地合理利用的规划、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投入和效益的计算、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等。,三、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水土保持规划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二)水土保持规划的程序,1、准备工作 (1)组织综合性规划小组 (2)制定工作计划 (3)制定规划提纲 (4)培训技术人员 2、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3、进行水土保持区划 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5、进行防治措施规划 6、分析技术经济指标 7、规划成果整理,一、自然条件调查 着重调查地貌、土壤与地面组成物质、植被、降雨和其他农业气象

5、等与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有关的项目和内容。 (一)地貌调查 1、宏观地貌调查 2、微观地貌调查,第二节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飞播造林沙打旺,(二)土壤(地面组成物质)调查 1、宏观调查 2、微观调查 (三)植被调查 1、宏观调查 2、微观调查,(四)降雨和其他农业气象的调查 1、宏观调查 2、微观调查,(一)土地资源调查 包括土地类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现状等。 (二)水资源调查 以调查地面水为主,同时调查地下水。,二、自然资源调查,(三)生物资源调查 着重调查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以植物资源为主。在动物资源中着重调查易于饲养、繁殖、肉皮毛绒等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畜、禽、鱼、

6、虫和珍奇动物。 (四)光热资源调查 大面积规划中,根据气象站、水文站的观测资料,结合农业气象,就光热资源的以下三项主要指标进行调查,作为不同类型区的分区依据之一。,(五)矿藏资源调查 大面积规划中,向各地各级计划委员会和地质、矿产部门收集有关资料,结合局部现场调查进行验证着重了解煤、铁、铝、铜、石油、天然气等各类矿藏分布范围、蕴藏量、开发情况、矿业开发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的影响、发展前景等。小面积规划中,调查内容与大面积相同。,着重调查人口、劳力、农村各业生产、粮食与经济收入、燃料、饲料、肥料情况、群众生活、人畜饮水情况等项目和内容。 (一)人口劳力调查,三、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7、,(二)农村各业生产调查 1、农村产业结构 2、农业生产情况 3、林业生产情况 4、牧业生产情况 5、副业生产情况 6、渔业生产情况 7、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交通运输、市场贸易、经济信息等情况和问题,1、人均粮食和收入情况 根据当地的粮食总产和收入总量按调查时农村总人口平均计算。人均粮食调查不同年景(丰年、平年、欠年)的情况,人均收入应了解收入来源组成。 2、燃料、饲料、肥料缺乏问题 调查内容包括燃料、饲料、肥料各自缺乏的程度、有此问题的范围、面积、涉及的农户和人口。 3、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三)农村群众生活调查,(一)水土流失现状调查 着重调查不同侵蚀类型(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及其

8、侵蚀强度(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的分布面积、位置与相应的侵蚀模数,并据此推算调查区的年均侵蚀总量。,四、水土流失调查,(二)水土流失危害调查 包括对当地的危害和对下游的危害两方面 (三)水土流失成因调查 1、自然因素调查 2、人为因素调查,(一)水土保持发展过程调查 (三)水土保持中存在问题的调查 (二)水土保持成绩和经验调查 (四)今后开展水土保持的意见,五、水土保持现状调查,一、综合防治措施配置 (一)综合防治措施配置的总体原则 1、以合理利用土地为前提 2、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3、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4、治坡与治沟相结合 5、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6、以防

9、为主,治管结合,第三节 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配置 及治理模式设计,1、坡面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 (1)25坡面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 坡面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耕地和非耕地两大类。 坡耕地综合防治措施配置 我国各地在梯田埂坎种植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植物种类有乔、灌、果木和草木植物等(61)。 非坡耕地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二)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表61 我国各地梯田埂坎植物种类,(2)25坡面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 25的陡坡面,面蚀强烈,一些流域的坡面已由面蚀发展成为浅沟、切沟侵蚀,崩塌、滑坡、泻溜等重力侵蚀严重。应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控制坡面径流,固坡保土,防止浅沟、切沟扩张,减少崩塌和滑坡的发生

10、。,2、沟道防治措施的配置 沟道是水力、重力等侵蚀综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洪水、泥沙集中的通道,下切、侧蚀、崩塌、滑塌都很严重。但沟道水沙资源丰富,对于造林种草、淤地造田和蓄水灌溉十分有利。因此,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配置沟道综合防治体系,对于固沟护岸护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沟边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 沟边(沟岸)地带是坡度发生急剧转折的地段,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非常活跃,坡面径流由此处下泻入沟,常常造成陷穴和裂缝,并进一步发展成侵蚀凹地和栅状沟。因此,沟边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应根据集水面积的大小,沟坡沟岸的稳定程度以及土地利用情况来确定 (2)沟头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 沟头是径流汇集入沟最为集中的

11、地段,其上方多为进水浅凹地(沟掌地)。,由于沟头侵蚀强烈,单纯采用生物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连环锁”,方能锁住沟头。沟头防护工程常采用:蓄水沟头防护工程(北方应用较多),如埂墙涝池式(图61)、围埂蓄水沟式(图62)和多级坝埂式沟头防护工程(图63)。,图61 埂墙涝池式沟头防护工程,图62 围埂蓄水沟式沟头防护工程,图63 多级坝埂式沟头防护工程(引自崔云鹏、蒋定生,1998),(3)沟底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 根据沟底宽度的大小,将其分为支毛沟和主干沟。现将其综合措施配置介绍如下。 支毛沟道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 主干沟道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3、

12、河道护岸治滩措施的配置 山区河道流经地势高峻和地形复杂的山谷中,河谷断面常呈“V”或“U”字形,两岸谷坡陡峭、河槽比较狭窄,多急弯跌水,纵坡较大,有时呈阶梯状,由于径流历时短,河水瀑涨暴落,流速大,易造成山坡滑塌。因此,在河道中常布设护岸工程和整治建筑物,并配置相应的林草措施。,(1)护岸工程 护岸工程一般分为护基(护脚)与护坡2种工种。护基工程应设置在枯水位以下,护坡工程布设在枯水位以上。 (2)护岸护滩防护林配置 由于河水曲流的作用,使河床形成陡岸和缓岸。陡岸多设置丁坝,在坝上部及外端营造护岸林,也可在顶冲河段设置柳坝和石柳坝等工程,在工程之间设置柳箔护坡或柳盘头;或者沿岸修筑提防工程(顺

13、坝)并在河堤内外坡植树种草。,小流域治理模式,系指小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小流域治理模式设计,应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1)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也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它的发展受自然、经济、技术诸条件的影响。,二、治理模式设计,(2)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全面规划总体协调的统一体。 (3)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处于一刻不停的变化之中。 (4)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下面举例说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设计。 (一)粮、林、草立体种植模式 在低产区实行粮、林、草立体种植(图64)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态位原理,充分利

14、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各种植物在水平、垂直结构和时间分配上合理配置,立体组合,集约经营,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发挥植物群体的生态经济总体效益。,图64 粮、林、草立体种植模式,(二)桑基鱼塘模式 桑基鱼塘是我国广东农家行之有效的多目标生产措施,桑树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桑叶,桑叶饲蚕,生产蚕丝及蚕蛹,桑树脱落物及蚕沙施用到鱼塘,经过鱼塘内另一食物链过程,鱼的排泄物及其未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则经过底栖生物的分解又作为桑树肥料,返回桑基。,基是指鱼池埂和坡,草基鱼塘指池塘养鱼,基面种青饲料,池塘的淤泥作饲草的肥料的综合经营方式。通常主养草食性鱼类,搭配少量的鲢鳙鱼和杂食性鱼类

15、。基塘比一般为0.3-0.5:1,若水面或水底种青时,可减少基面种青面积。,图65 桑基鱼塘模式,此种交互补偿水陆物质的方式可广泛适用于沼泽及高温地区。该模式见图65,(三)种养加结合型模式 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和人口密度实际情况,生物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发展的方向,通过治理措施积极配置资源。规划农、林、牧等种植业的发展比例,以种植业来发展生物资源,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草饲料。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又为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种养加有机结合,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促进流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经营,发展流域经济。此种类型的联合生产有机整体,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理想模式(图66)。,图66 种

16、养加结合型模式,综合治理模式的特点是(图66): 1、根据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发展立体经营,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2、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生产、加工、运销配套的小流域工副业,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形成小流域的立体经营。立体经营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原料,而加工业的发展为立体经营提供了资金。,(四)综合治理模式,图5 综合治理模式,一、实施进度安排 (一)实施进度计算 1、根据生产需要确定实施进度 (1)以劳力为控制确定进度 (2)以物资为控制确定进度 (3)以经费为控制确定进度,第四节 规划的实施管理,2、根据投入可能确定实施进度 (1)用可能投入的劳工计算治理进度 (2)用可能投入的物资和经费计算实施进度 3、不同方案对比 (1)在不同方案对比中,应提出不同的投入和进度及其相应的不同效益供决策研究。 (2)有条件的可以采用系统工程原理、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用电算求解,进行方案比较选优,使投入与进度的计算成果在定量上更加精确。,(二)进度安排 在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各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