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2》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4731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2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2》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社会心理学2》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社会心理学2》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社会心理学2》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社会心理学2》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2》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2》ppt课件(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主讲: 余 红,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现代社会科学,即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主要目标是揭示社会体系和社会群体的人们相互影响的“机制”以便影响这些机制,改变相应体系的行为,维护适应人们生活的社会秩序。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相当有用的知识。,本课程为选修课,授课17周,每周2课时。经考试合格后取得2学分。,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

2、,社会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每一个接触或准备接触社会心理学的人都有可能也有理由问: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但人们得到的回答却是各种各样的。,第一章,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吴江霖教授提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这一 定义尽管提及了“若干个体”,但这显然不能代表“群体”,因为群体不是个体的算术总和。,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沙莲香教授认为: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映,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这一定义

3、注重的主要是社会心理的内过程,也带有明显的心理学特征。,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王康教授提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响的科学。,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类似的定义有几十种,从以上分析来看,大多数都带有心理学的倾向,说明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充分。,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虽然社会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也不过只有80多年的历史,但在此期间却呈现了异乎寻常的繁荣景象,仅仅专门的教科书就达上百种,吴江霖教授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筛选出30条,有人对这30条定义进行了归纳整理,认为可以分为四类:,

4、二、国外学者的经典定义,(1)社会互动,(2)人际关系,(3)社会影响,(4)社会化。,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分歧主要发生在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之间,心理学家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来解释人的行为;而社会学家则注重群体,欲图通过人们在群体中的互动来解释人的行为。,二、国外学者的经典定义,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以上国内外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受到什么启发呢?看来,一个可以为大家所接受的定义,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三、作为社会行为研究的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应以包括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的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反映的主

5、体不仅是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人,而且也包括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此看来,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第二节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1)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一、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点,涵义:,(2)这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又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3)社会刺激是各种社会客体

6、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社会情景、另一类为社会文化环境;,(4)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第二节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1)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所以,社会行为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一、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点,特征:,(2)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所以,社会行为既有内隐性又有外显性。,(3)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群体又包括个体。所以,社会行为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第二节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1)社会由人组成,人是社会的主体。,二、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1、社会,(2)组成社会的

7、人是处在以社会关系为主导的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人。,(3)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第二节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社会和文化的区别在于:社会由共享某种文化的、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的人构成;而文化则是该社会或群体共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生活的产品或创造物。,二、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2、文化,3、人格,个人所具有的全部特征的总和。,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社会化是许多学科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学偏重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关注社会规范的内化及社会角色的形成;心理学偏重社

8、会化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关注个人的人格与自我的形成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文化人类学则偏重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承继,关注一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模式对其成员的共有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一、社会化是什么,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化的过程与人格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以合适、稳定的反应。,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人的社会化是

9、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教化,就没有个体内化;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没有任何意义。,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1、社会教化: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它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教化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1)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以及监狱等。,(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2、个体内化: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

10、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它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同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加以选择的过程,个体内化充分体现了个人社会化的主动性。,第二章,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起,有关人性和人类行为是由本能(遗传)还是由环境(教育)决定的争论,就一直纠缠着历代社会哲学家,并且构成了一百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正是在这种争论中,人们逐步发现了,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下展开的。,第二章,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一、本能与环境,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

11、塑,社会心理学的本能论观点是在19世纪末十分流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战争归咎为人的“侵略”本能、社会是由人的“群居”本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由于人的“获取”本能。有人作了统计,发现当时由不同研究者发现的人类本能竟然达到一万种之多。,第二章,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然而,20世纪初,俄国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反射”理论,证实了人的行为的习得性。后来美国兴起的行为学派更是对“本能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的这段简洁明快的语言,也成了当时一切信奉“环境说

12、”的人批评“本能说”的口头禅。,第二章,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上述争论尽管至今尚未有什么结果,但却使现在的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及行为学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具有一定的生物遗传特征又生活于具体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全部社会行为,受着社会文化因素和生物遗传因素的双重影响。,第二章,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按照社会生物学家的观点,人的社会化及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模塑、形成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利他主义、宗教、性行为、侵犯与战争以及同性恋)都有其生物学基础,都是由我们自己基因决定的,至少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第二章,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二、社

13、会生物学的解释,(社会生物学:自私的基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除了生物学因素以外,影响人的社会化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其间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其中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等。,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文化是在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 、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对人的作用直接表现在:(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3)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

14、社会联系。,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一、文化,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的重要性在于:(1)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期,而这一时期儿童主要是在家庭的天地中;(2)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3)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占据独特的地位。,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二、家庭,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马超事件:南京铁路局工人马超由于受过挫折,患有强迫症。他害怕孩子受人欺负,将三个孩子一直关在家中。1989年3月当人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大女儿已经19岁、二女儿15岁、最小的儿子也已经11岁了

15、,但他们的智力年龄经测试分别只有5岁、3岁和1岁。虽经特殊教育,但效果并不太好。),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把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三、学校,作为社会化机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长达916年)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完整的机构,是社会的雏形,是儿童进入社会的预演。在学校里,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四、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们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

16、辈群体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五、职业背景,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职业以及工作是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和社会背景。是自我发展和表现个人能力及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身份的一个源泉。,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四节 人格、自我和社会化,一、人格与社会行为,人格在心理学中常常用来指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面貌。,遗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所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上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的层次上。,社会文化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宏观背景,包括一定的社会生活物质条件、社会制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二章,第四节 人格、自我和社会化,一、人格与社会行为,个体生活情境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微观机制。个体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会结成独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