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字词详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54715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祭十二郎文字词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祭十二郎文字词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祭十二郎文字词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祭十二郎文字词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祭十二郎文字词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字词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祭十二郎文字词详解(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祭十二郎文,韩愈,学习目标,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重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背景介绍:,十二郎,名老成,韩

2、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哀恸欲绝的祭文。,题解,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闻汝丧 及长 不省 所怙 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zhng,sng,xng,m,h,xng,n

3、,丞相薨 佐戎徐州 汝遽去 万乘之公 相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尚飨,hng,rng,j,shng,yn,bin,xing,注意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祭十二郎文 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知道,依靠,死,形容孤单,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

4、为序,含,怀着,通馐,美味食物,不久,通“逝”,死去的长辈,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手持戈代表军务,突然。,万乘指天子的武备,即高官。,离开,探望,住了一年,妻子儿女的统称,第二年

5、,离开,成为事实,实现,惟兄嫂是依只有依靠兄嫂了。,注意: “惟(唯)是”为语句的一种固定结构,古汉语中常见。 如: 唯你是问。 唯才是用。 唯贤是举。,宾语前置,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写的?,生离之情,幼时为伴,未曾相离,三别三会,聚少离多,少强先殁,抱憾终生,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

6、,长者衰者而全存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忧伤,宗法册定继承人,健康强壮,主谓间的助词,离开职守,谁知道,真实确实,表选择,纯正明智,能,为何,动词,继承 事业,确实,寿命的长短,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

7、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虽然这样,有的,精神,多久,才,幼儿,儿童,希望,成长立业,近来,时常疼得厉害,这,其抑选择问,丧,这,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在,大概,将,给,才,来,死别之情,惊闻噩耗,疑似非真,若死有知,愿从汝死,子孙幼弱,睹之生悲,病因死期,萦迴于心,第二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写的?,今

8、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安慰,来,接来,马上,有能力,墓地,代奴婢,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

9、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同“享”,鬼神享用祭品。,希望,临,下棺入穴,殓,给死人穿衣入棺,互相照顾着生活,实在是我造成的灾难,抱怨,什么时候才有尽头,是还是,第三部分的思路,祭奠亡灵,吊慰家属,改葬,事事不忘,行负神明,追悔莫及,抚孤成立,余年之愿,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情谊?,替他处理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 ,还抒发了哪些悲情?,(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庭成员。

10、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身边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 ,还抒发了哪些悲情?,(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

11、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地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思念之情

12、,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至情之文,千古绝调,文章以情感人,文中那些语句集中表现什么情感?试以四字句概括。,鉴赏要点,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一反传统祭文的固定格式。内容上主要记家常琐事,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一是骨肉至情。 二是对老成之死的意外之情。 三是作者自身宦海浮沉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以此深化亲情。,3、融情于事,感人肺腑 作者善于融抒情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

13、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边诉边泣,不事雕饰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形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生者和死者间无穷无尽的长谈,自肺腑中流出,因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整体评价,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不刻意为文而文自工,自然而流为至文,不愧为“祭文中之千古绝调”。,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归取其孥(n) 形单影只(zh) 不省(xng) 所怙(h) B乃能衔(

14、xin)哀致诚 虽万乘(shng)之公相 丞相薨(hng) C其余奴婢(b) 呜呼哀哉!尚飨(xing) 中年兄殁(m)南方 D并令守汝丧(sng) 闻汝丧(sng)之七日 吾不以一日辍(chu)汝而就也,sng,D,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应

15、付”;D项“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A,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 衔哀致诚 C汝之子始十岁 始速祸焉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C,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指示代词“那、那些”; 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 人称代词“他、他们”。,C,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将成家而致汝。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