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城 市 化---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595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城 市 化---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城 市 化---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城 市 化---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城 市 化---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城 市 化---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城 市 化---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城 市 化---精校解析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二)城 市 化(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读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图示时间段内我国城市化()A水平一直在提高B已处于后期稳定阶段C水平和速度呈正相关 D速度将趋缓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23题。2该图反映()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负相关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C亚洲、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D欧洲、北美洲呈现逆城市化3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C教育配套滞后,师资力量不足D劳动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

2、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 B南北低,中部高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5图乙显示,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读图,回答68题。6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 B中部

3、地区C南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7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A甲B乙C丙D丁8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2018忻州模拟)读某市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 19982006年,该市()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10图示反映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环境污染加剧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交通拥堵日益加重(2

4、018海淀区模拟)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1112题。11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A BC D12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二、综合题(共52分)13近30年来,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26分)(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9分)(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4分)(3)该市钢铁工业布局较合理,而化工厂布局不合理,请从环境因素

5、说明理由。 (13分)14(2018青岛模拟)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8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6、9分)(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9分)答 案1选D通过读图可知,城市化率和平均城市化速度曲线有波动,并非一直上升,A错。平均城市化速度先上升,2000年后下降,说明并没有进入城市化后期,B错。水平和速度没有相关性,C错。2020年后速度变平缓,D对。2B3.D第2题,图示信息显示城市化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超过30%,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图示信息无法显示欧洲、北美洲呈现逆城市化。第3题,新兴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壮年劳动力比重较大,劳动力充足

7、。4B5.A第4题,结合图例,从区域图上可知,上海、南京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其次是苏州、无锡、常州等较高,都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部地区,而分别位于南北的湖州、嘉兴和南通、泰州最低。故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北低,中部高。第5题,每条射线表示要素,多边形的边表示坐标值,各种曲线与射线的交点就是该要素的坐标值。如苏州城市化的动力影响最大的是优惠政策(坐标值为0.7左右),动力最小的是区位交通(坐标值为0.3左右),其余城市以此类推。6C7.C8.B第6题,江苏省南部地区紧靠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第7题,苏南地区原有大城市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随着这些大城

8、市不断扩展,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第8题,近年来,外商投资从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其主要原因是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这里产业基础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市场更为广阔。9B10.C第9题,读图可以看出,该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市区人口一直呈增长状态;城镇化水平不是每个时段增速都最慢。第10题,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的变化幅度,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11A12.B 第11题,题干中描述的现象是城市郊区化的过程,与外来人口控制,逆城市化无关。第12题,城区面积的扩大,改变了地表状况,使水循环中的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受到明显的影响。

9、13解析:第(1)题,据图从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功能区分化等角度描述。第(2)题,随着城市发展,原有国道从城区穿过,会造成城市拥堵,因此要改道,从城市边缘经过。第(3)题,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和城区河流的下游。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3)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因此较合理。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

10、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14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