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595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精校解析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十)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C广阔的市场 D丰富的资源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2018大纲卷)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3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

2、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4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2018北京丰台区一模)图丙中a、b、c表示产品生产的设计、加工、营销环节。读图,回答56题。5皖承接的产业对应图中的阶段和环节分别是()A、a B、bC、c D、b6服装加工基地向皖迁移将()A推动皖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阶段B使皖部分乡村景观不复存在C使沿海高素质劳动力大量流失D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20

3、18黄冈模拟)读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回答78题。7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盈利空间界限为M1M2B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成本不断由SCC曲线变成SCC曲线C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拉力往往大于推力D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8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优惠的税收政策 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广阔 环境污染严重A BC D(2018江西八校模拟)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2018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102元。读图回答910题。9该类企业从甲地迁往乙的主导因素是

4、()A技术 B原料C市场 D劳动力价格10该类企业转移到乙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甲地产业结构升级 甲地大量失业乙地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乙地城市化A BC D(2018延边质检)下表为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完成1112题。城市生产成本/元市场平均价格/元技术原料劳动力其他甲1.2611330乙1.26206301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B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动力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12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是()A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B促进甲地工业

5、化和城市化的发展C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D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二、综合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位于华东地区的A省和S市,经济发展差距较大。S市科技人才密集,GDP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但能源、矿产资源较贫乏,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60%。A省地处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并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立体快速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铁路密度、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之首。材料二下表为某年A省和S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对比表。(单位:%)地区1、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国总计11.411.61110.710.510.310.1

6、10101010S市43.843.52.62.52.12.42.72.72.9A省1717.116.516.616.516.516.21616.116.216.2注: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其增长速度能反映工业发展状况。(1)两省市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试分析A省承接S市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14分)(2)S市转移出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后,集中力量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简析产业转移对S市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12分)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2018年入夏以来,广东先后迎来了五省区党政代表团到访,新一轮省际经贸合作全面启动。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至今

7、,广东在滇投资项目有1 500多个,项目投资额达4 000亿元。“十一五”以来,广东在内蒙古投资项目302个,投资额达1 109亿元,涉及建材、化工、能源、物流等多个产业。(1)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分析云南省有哪些优势区位因素。(6分)(2)在广东和内蒙古的经贸合作中,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业,试分析其原因。(12分)(3)简析A所表示的区域经济联系对广西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影响。(8分)答 案(四十)1C2.A第1题,根据四地经纬度可知,甲地对应美国,乙地对应欧洲,丙地对应日本,丁地对应中国。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再加上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的收入日益

8、增加,购买力增强,故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广大。第2题,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会增加欧洲国家的就业压力;汽车产业转出,不利于日本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接受转移产业的同时,也可能接受了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3B4.C第3题,电子产品生产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向我国转移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第4题,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从事生产环节,附加值低,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附加值。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不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5D6.B第5题,

9、安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图中显示承接的主要是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的附加值最低的加工环节,对应产品周期为衰退期。第6题,服装加工基地的转移会促进安徽工业化进程,从而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也会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同时使部分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7B8.C第7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在地的用工成本会上升而推力加大,新的较落后的区域具有成本优势而具有较大的拉力,使空间成本曲线由SCC过渡到SCC。不同区域企业的成本存在差导,且拉力与推力大小也不同。第8题,备选项中为拉力、为推力。9A10.D第9题,图中显示两地成本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成本上,则企业由甲地迁往乙地

10、的主导因素是技术。第10题,从成本构成上看,该企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迁往乙地会促进乙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促进其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甲地而言,有利于资源要素向更高级产业集聚,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劳动力需求较少而不会导致大量失业。11C12.B第11题,与乙城市对比,甲城市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优势,故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从乙市向甲市转移。第12题,甲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引进产业可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乙城市迁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成本降低,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不但不会提高,反而可能会降低。13解析:第(1)题,可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

11、低、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第(2)题,S市把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转移到外地,可以腾出空间、资金、劳动力来发展新兴产业,避开S市矿产和能源不足的劣势,减少能源消耗,有助于减少污染等。答案:(1)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均较低;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能依托S市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A省政策大力支持工业发展。(2)避开S市矿产和能源不足的劣势;充分发挥科技水平高的优势;减少能源消耗,有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有助于腾出更多的土地及发展空间。14解析:第(1)题,可从能源、原料、劳动力、地价等方面分析。第(2)题,需结合鄂尔多斯当地的资源特征及工业进行分析。第(3)题,可从加快人口迁移及促进城市化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能源、原料(矿产、生物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地价低。(2)当地采煤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引进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业,有利于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等。(3)向其他省区迁出的人口减少;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