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件的侦查》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4229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盗窃案件的侦查》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盗窃案件的侦查》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盗窃案件的侦查》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盗窃案件的侦查》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盗窃案件的侦查》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盗窃案件的侦查》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盗窃案件的侦查》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盗窃案件的侦查,第一节 盗窃案件的概念和特点 一、盗窃案件 是指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 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案件。盗窃案件一般可分为内盗、外盗、内外勾结盗窃、监守自盗、绺窃案件。,内盗案件: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等的内部人员在本单位进行盗窃的案件。 外盗案件:是指外部人员侵入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内部进行盗窃的案件。 监守自盗案件:是指财物保管人员利用其职务之便,先将其所保管的财物挪用、贪污或盗走,然后伪造现场,谎称被盗的案件。 内外勾结盗窃:是指单位内部人员与社会上的人相勾结盗窃本单位、本部门的财物的案件。 绺窃案件:有称扒窃案件,是指犯罪人在公共场所以隐蔽的方式窃取

2、他人随身财物的案件。,二、盗窃案件的特点 (一)有赃物可查 (二)现场上多留有较明显的破坏痕迹 利用这些痕迹便于研究作案人的作案手段、使用的工具、个性特点等。 1、破坏入室障碍物; 2、破坏中心现场的障碍物; 3、破坏现场痕迹,逃避侦查。,(三)盗窃手段带有习惯性 (四)有一定的预谋准备阶段 第二节 盗窃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 一、现场实际勘查的重点 (一)对现场进出口的勘验 (二)对被盗财物保管处所的勘验 (三)对现场周围环境的勘验和搜索,二、现场访问的重点 (一)发现被盗的情况 (二)被盗财物的情况 (三)被盗财物存放情况 (四)发案前后的可疑情况,三、现场分析的重点 (一)案件性质的分析 1

3、、内盗与外盗的分析 从现场环境与作案目标的选择上分析。内盗盗窃对象具有选择性,目标明确;现场遗留痕迹少,破坏程度轻。盗窃目标具有随意性,不够准确;现场破坏和翻动程度大。, 从现场进出口选择上分析 从被盗财物及遗留的物品分析 从现场伪装上分析 2、内外勾结盗窃:具有内盗的一些特点,在排除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后,要考虑内外勾结盗窃的可能性。 3、监守自盗:一般现场上反常现象较多,事主陈述矛盾百出,情绪反常的情况,要考虑监守自盗的可能性。,(二)对犯罪人作案时间的分析 1、被盗财物是何时存放、何时发现被盗;事主在被盗前何时离开现场的,离开的时间有多久; 2、现场所处的具体环境,周围人员的工作、生活规

4、律; 3、周围群众听到可疑声响或看到可疑情况的时间; 4、现场痕迹的新鲜程度; 5、事主或现场周围的群众何时听到现场上发出可疑的声响,何时看到过可疑迹象,从而推断出犯罪时间。,(三)对盗窃犯罪手段方法的分析 1、对犯罪行为人进入现场方法的分析; 2、对犯罪行为人在破坏障碍物时使用的作案工具的分析; 3、分析犯罪行为人的手段方法是否熟练; 4、分析犯罪现场有无变造、伪造迹象;,(四)对犯罪人数的分析判断 1、根据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品进行分析 2、根据现场上被盗物品的情况分析判断; 3、根据现场周围群众提供的情况分析判断。,(五)对犯罪人条件的刻划 1、根据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过程中遗留的痕迹物品

5、分析判断犯罪行为人的人身形象。 2、根据被盗物品的重量、体积、物品的存放部位以及障碍物的高低,判断犯罪行为人的体能情况。 3、根据被盗物品的种类、用途,分析犯罪行为人嗜好、特长及专业知识。 4、根据犯罪行为人使用工具的技能及使用物品的情况,分析犯罪行为人可能从事的职业。,(六)对犯罪人处理赃物情况的分析 1、分析赃物的种类、数量、用途和价值; 2、分析犯罪行为人对赃物的需求以及犯罪成员情况; 3、分析发案地区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管理情况。,第三节 盗窃案件的侦查途径和取证措施,一、盗窃案件的侦查途径 (一)控制赃物 (二)从现场勘查入手,收集痕迹物品 (三)查对犯罪前科档案 (四)并案侦查 (五)

6、从被拘捕的人员中发现盗窃嫌疑人 (六)深入群众,排查嫌疑对象,二、 盗窃案件的取证措施 (一)技术鉴定 (二)组织群众辨认,获取证据 (三)通过搜查,获取赃物赃款 (四)控制销赃,查获赃物,第四节 盗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案件的侦查,一、 盗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案件的概念 是指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盗窃犯罪的案件。依据犯罪人与被盗单位的归属关系,可分为内盗案件、外盗案件、内外勾结盗窃案件及监守自盗案件。,二、内盗案件的侦查 (一)内盗案件的概念 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内部人员在本单位进行盗窃的案件。内部人员,不仅指本单位内部的职工、学员、合同工、临时工

7、,而且还包括临时借调到单位内部工作、学习、培训的人员。,(二)内盗案件的特点 1、目标准确,作案时机选择恰当 2、进出口多不明显 3、盗窃的财物比较单一,作案后不急于处理赃物 4、现场上多有伪装行为,(三)内盗案件的侦查方法 1、及时公布案情,促使犯罪人暴露 2、调查摸底,发现现已线索 3、调查作案工具和现场遗留的痕迹物品,发现线索 4、控制赃物,三、外盗案件的侦查 (一)外盗案件的概念 是指外部人员侵入到机关、团体、企事业等的内部盗窃单位财物的案件。 (二)外盗案件的特点 1、盗窃目标一般不准确。 2、盗窃的进出口明显 3、盗窃的品种类多而杂 4、犯罪现场少有伪装 5、犯罪成员复杂,(三)外

8、盗案件的侦查方法 1、开展模底排队,发现犯罪线索 2、采取侦查措施,发现犯罪嫌疑人 3、控制赃物,发现犯罪嫌疑人。 4、查对犯罪情报资料,认定犯罪人。 5、并案侦查,打击犯罪。,四、内外勾结盗窃案件的侦查 (一)内外勾结盗窃案件的概念 是指单位内部人员与社会上的人相勾结盗窃本单位、本部门财物的案件。内外勾结盗窃案件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由单位内部人员提供单位财物保管存放情况、人员活动规律以及便利条件,由外部人员直接实施盗窃和隐藏处理赃物;二是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共同预谋,由内部人员直接实施盗窃,外部人员负责接应、转移、隐藏、变卖赃物;三是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共同侵入单位的财物保管处所,实施盗窃犯罪活

9、动。,(二)内外勾结盗窃案件的特点 1、外部侵入迹象明显,但盗窃目标准确 2、犯罪前后,犯罪人一般有纠合密谋的过程。 3、盗窃的赃物一般隐藏在单位外部。 4、制造假象,转移侦查视线,(三)内外勾结盗窃案件的侦查方法 1、认真分析案情,准确认定案件性质 2、审查内部人员,发现犯罪线索 3、在单位外部开展调查模底,发现嫌疑线索。 4、对重点嫌疑人采取侦查措施,获取犯罪证据,五、监守自盗案件的侦查 (一)监守自盗案件的概念 是指财物保管人员利用其职务之便,先将其所保管的财物挪用、贪污或盗走,然后伪造现场,谎称被盗的案件。 (二)特点 1、现场上反常现象明显。,2、事主在报案前后,大多有可疑迹象出现

10、3、赃物大多被犯罪人隐匿或转移 (三)侦查方法 1、认真勘查现场,识别和揭露反常现象 2、详细询问事主,适时揭露矛盾 3、审查有关帐目,清点库存物品,发现犯罪线索 4、发现、搜查伪造现场的工具 5、调查事主的经济状况和赃物的去向,第五节 侵入民宅盗窃案件的侦查,一、侵入民宅盗窃案件概念和特点 (一)侵入民宅盗窃案件概念 是指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入居民住宅盗窃财物的案件。 (二)特点 1、犯罪人在作案前多有 踩点行为,作案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犯罪目标一般选择高层公寓、职工宿舍或单家独户 3、盗窃财物的种类单一 4、犯罪人实施盗窃多自备犯罪工具,作案中常常兼有其它犯罪活动 二、侦查方法

11、 1、认真勘查现场,详细询问事主,2、开展调查模底,发现犯罪线索 3、采取侦查措施,控制赃物 4、实施并案侦查,第五节 扒窃案件的侦查,一、扒窃案件的概念 又称绺窃案件,是指犯罪人在公共场所以隐蔽的方式窃取他人随身财物的案件。扒窃案件是发案率高,破案难度大。 二、扒窃案件的特点 (一)犯罪多发于人烟聚集的公共地区和场所,发案率高,破案难度大。,(二)作案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三)目标选择准确,扒窃对象特定 (四)作案迅速,扒窃手段具有一定的技巧性 (五)结伙犯罪突出,青少年居多,三、扒窃案件的侦查方法 (一)详细询问事主,判明事件性质 (二)走访现场群众,发现犯罪线索 (三)搜索现场,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 (四)开展摸底排队,发现犯罪嫌疑对象 (五)秘密巡查守候,抓获现行犯 (六)审讯突破,扩大战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