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15)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4203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15)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15)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15)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15)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15)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15)(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时 农业的区位选择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基础梳理,自然因素比较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农业 区位 因素 及其 变化,农业区位 的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农业区 位因素,自然因素: 、水源、 、土壤等 社会因素: 、 、劳动力、政 策、科技等,农业区位 因素变化,地理位置,相互联系,气候,地形,市场,交通,稳定,较快,方法指导 1.列表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仍占有重要地位。但 社会经济因素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各因素对农业 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2.“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

2、性因素” 的差异,强化专练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 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 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 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 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 菜生产的?,解析 第(1)题,四季青位于北京城郊,故距市 场近且由图可知附近水源丰富,适合蔬菜生产。第 (2)、(3)题,明确题干要求的是“自然因素” 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然后结合自然因素包括气 候、水源、土

3、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市 场、交通等具体分析。第(4)题,自然条件包括气 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结合海南岛与寿光两地 的实际分析。,答案 (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 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2)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3)水资源缺乏。 (4)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 较丰富。 寿光发展蔬菜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考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基础梳理,农业地域: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 段,在自然、社会、 和 的综合 作用下,形成的 地区 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 、 结构、 、发展方向相同,农业地域的形成,经济,科技,农业生产,条

4、件,经营方式,规律总结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农业地域类型有很多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不同, 农业分类的情况也不相同。根据不同标准对常见农 业地域类型分类总结如下:,强化专练 2.(2008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1)(2) 题。 (1)该作物 ( )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 )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解析 第(1)题,农作物从种植、出芽、分枝、开 花、灌浆,一直到收割,反映了农业生产

5、的周期 性,这一特点主要是受气候和农作物本身生长周期 性的影响,故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C是错误的; 据图分析可知,一个生产周期最多不超过7个月,故 选项D是错误的。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 作物开花期在2月份,而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在 春分日、秋分日,选项A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冬季, 温和多雨,选项B错误;中国东北平原为冬季,昼短 夜长,选项C错误;潘帕斯草原为夏季,草木茂盛, 选项D正确。 答案 (1)A (2)B,考向调研 考向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例1】(2008山东文综)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 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 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

6、答(1)(2) 题。,(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 ) A.30N40N西海岸 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解析 从1月份气温看,美国产区位于亚热带,从降 水量来看不可能位于东岸,原因是:东岸临大西 洋,受来自掠过墨西哥湾暖流的季风的影响,年降 水量高于1 000mm,所以分布区只能是西岸的地中海 气候区。,A,(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 是 ( ) 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气温年较 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夏季光照条件较 好 劳动力成本较低 A. B. C. D. 解析 从中国气候资料判读,苹果分布区是温带季 风气候,从年

7、降水量看,基本上位于山东半岛地 区,把中美两国的生产条件与“北半球最适宜区” 的生产条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与之最接近, 据此可确定;气温日较差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气温日较差大,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分解慢,积累 的糖分多,而说的是气温年较差。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阴天多,光照不如夏季干燥的地中 海气候充足,据此排除;从生产成本对比看,美 国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我国,其中主要的是劳动力 成本,美国经济水平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高,劳动 力价格高,由此可确定。 答案 C,借题发挥 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预测1】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地是重要的农业 区,完成(1)(2)题。 (1)甲地发展

8、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B.有灌溉水源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光照弱但日照时间长,(2)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制约其农业发展的最主 要条件是 ( ) A.灌溉水源不足 B.地形起伏大 C.气温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解析 由图中的经纬度可判定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的 局部图,图中的甲是河西走廊,乙是宁夏平原,丙 是湟水谷地,第(1)题,甲地位于西北地区,水源 是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而甲比周围地 区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就是甲地有祁连山上的冰雪 融水和地下水做灌溉水源。第(2)题,对于湟水谷 地而言,由于其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 低,所以其主要制约

9、因素就是热量不足。 答案 (1)B (2)C,考向二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例2】(2008重庆文综)下图是“20042006年 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 (2)题。,(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 )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 解析 读图可知,世界主要谷物除稻谷产量略有增 加外,其余均有所减少,根据纵坐标提供的数据可 知世界谷物的总产量下降。影响世界谷物总产量的 因素包括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两方面,世界谷 物产量的下降与农业劳动力的多少、谷物的需求量 和单产没有必然的联系。,A,(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

10、证该国粮食 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 )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解析 一个国家保证本国粮食供应的最佳措施是提 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生产的最佳途径则是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A,【预测2】新华网2008年12月2日电:占地2 000亩, 投资超过37亿元的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近日落 户武汉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读下图,完成(1)(2)题。,(1)阳逻经济开发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环境优美 D.劳动力丰富 (2)我国历史上有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 和九江。当

11、今又有武汉阳逻稻米交易中心的成立。 那么这五个米市共同的区位条件是 ( ) 临近长江、交通便捷 有政府的优惠政策 便利的铁路运输 稻米生产条件优越 A. B. C. D.,解析 第(1)题,由图中可看出阳逻位于长江边 上,并且到机场和火车站非常近,还在武汉的外环 上,交通十分便利。第(2)题,可用排除法,历史 上的四大米市,不会有政府的优惠政策,更不会得 益于铁路运输。 答案 (1)B (2)C,对点训练 题组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读图回答13题。,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9年农产品产值构成 (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

12、蔬菜、水果,c表示粮 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解析 读图可知M省农产品产值构成为花卉20%、 蔬菜60%、粮食20%,以蔬菜、花卉为主,市场和 便利的交通是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C,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 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解析 都市农业为城市提供新的娱乐场所。发展 观光农业能提高经济利益。,A,3.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 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

13、 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 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解析 观察图乙可知,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占 53%,花卉27%,与规划前相比较,花卉种植用地 比重上升。,B,4.阅读图,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 区位因素是 (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解析 玻璃温室主要是改造气温和热量;图 (梯田)是改造地形;坎儿井是为了充分利用水 源;井排井灌属于改良土壤。,A,题组二:

14、农业地域的形成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中海周围地区的植被示意图 材料二 环地中海地区是水果、蔬菜、花卉等 “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地区,其产品大量销往 欧洲各地。,(1)材料一中的植被表示 ,这类植被分 布地区出产优质葡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1967年,阿斯旺大坝(B)建成。此后的几十 年中,A处的三角洲海岸不断后退,试分析其原因。 (3)试从气候、市场两方面比较A、B两地发展“时 鲜业”的差异。 解析 第(1)题,植被分布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故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光热充足是该地区 出产优质葡萄的主要自然条件。第(2)题,A处的三 角洲海岸不断后退是由于阿斯旺大坝

15、的建立导致尼罗 河入海泥沙减少,淤积减轻和海浪对海岸的侵蚀。第 (3)题,气候主要从热量角度即纬度的高低方面去 分析,市场需要从距离欧洲的远近方面去分析。,答案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光热充足或夏季高温 干燥 (2)由于阿斯旺大坝的拦蓄,尼罗河入海泥沙大大 减少,河流搬运泥沙减少,河口淤积减轻;海浪侵 蚀加剧,海岸线后退。 (3)气候:B地比A地纬度低,热量丰富,产品上 市早;市场:A地距离欧洲较近,产品运输比B地更 便捷。,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读“我国某地区资料图”,完成12题。,1.2008年该地区棉花的播种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需求量减小 B.国家政策 C.2008年初北方旱灾 D.科技进步 2.新疆是我国著名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棉花生产 的有利条件是 (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C.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D.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解析 第1题,结合题目提供图像材料可以知道, 2008年该地区棉花的播种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棉花收购指导价下降。第2题,新疆棉花生产的有 利条件是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 花生长。 答案 1.B 2.C,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北方陆续建起了许多 温室大棚,里面生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