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61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察汗淖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科目:历史(总分 )第卷(选择题,共6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里一、选择题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 B.分封制 C.三公九卿制 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

2、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 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 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

3、”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增强了民族意识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实现了民族独立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C.成立中华苏维埃

4、共和国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9、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九二共识” 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 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10、1951年6月美国时

5、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A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 B时代周刊的文章都是不负责任的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 D美国“冷战”的重心在亚洲11、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重庆谈判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12、197

6、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1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的重大突破,根本原因是A中日建交B中国综合国力提高C中美建交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4、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7、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15、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梭伦改革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1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时,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解决这一困难的措施是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开始实施万民法C.进一步完善公民法 D.自然法取代公民法17、维多利亚女

8、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保守势力 B摒弃了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总统 D有利于巩固共和制19、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

9、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代议制 D. 三权分立20、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保守党)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A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国王的态度 C议会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21、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10、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22、“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A巴黎公社 B英国宪章运动 C光荣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23、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C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24、1871

1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马克思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建立工农联盟并肩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25、十月革命时期的真理报副主编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A.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B.发动七月革命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建立苏维埃政府26、“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

12、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苏联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27、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28、1988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

13、靠得住的只有日本。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A经济高速发展 B继续追随美国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29、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 B.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C.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30、“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

14、奉行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31、2012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阅读材料,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材料二 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材料三 (上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