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名题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44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校名题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百校名题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百校名题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百校名题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百校名题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校名题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校名题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公式中能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的是( )A B

2、 C D 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C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相当于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所以他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里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

3、限思想法3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C 花样滑冰比赛中的运动员可以被看成质点D 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4百米运动员起跑后,6 s末的速度为9.3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2 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12.2 m/s B 11.8 m/s C 10 m/s D 10.2 m/s5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4、)A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 定义加速度a=v/t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v和t无关6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正确描述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7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

5、加速度为( )A B C D 8关于路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通过路程不为零,其位移也一定不为零B 质点通过位移不为零,其路程也一定不为零C 几个运动物体的路程相同时,它们的位移也一定相同D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9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 m/s,则在这1 s内该物体(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m/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m/s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m/s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2二、多选题10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所对应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关于此质点的运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2 s内的位移为-5 m B 前2 s内的位移为2 mC 最后3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D 第2 s内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大11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x=4t+2t2(m)。关于这个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质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方向沿x轴正方向C t=2s时质点的位置在x=16m处D t=2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沿x轴正方向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2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

7、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如图甲,根据该点相邻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可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可得vB =1.38m/s,vC_m/s,vD3.90m/s(2)做出小车的v-t图线(打A点是开始计时的时刻)(3)利用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m/s2(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四、解答题1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的速度为1m/s,则10s末的速度为多大?14为了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是v108kmh,现在有辆小汽车以

8、最高限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的一辆大货车突然停止,后方的小汽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到操纵刹车的时间(即反应时间)是t0.50s,已知小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求:(1)小汽车司机从发现大货车到小汽车停止共需要多少时间?(2)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安全距离X至少应为多少?1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运动员从476m的高空离开直升机,运动员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降落伞,设开伞后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 m/s。求:(1)他下落的总时间(2)自由下落的距离(g取10 m/s2)16某一舰载飞机起飞前滑行时,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9、0m/s2,当飞机速度达到84m/s刚要升空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使飞机紧急制动,飞机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8.0m/s2,飞机安全停止且恰好不滑出跑道,根据上述条件,求飞行跑道的长度。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物理答案1A【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为:,故A正确,BCD错误。2C【解析】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是理想化模型,但重心是等效替代法,故A错误;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错误;C、伽利略认

10、为自由落体运动相当于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所以他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里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C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故D错误;故选C。3D【解析】物体能不能看做质点的条件是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能看做质点,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体积、质量的大小无关,只和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关,如地球很大,但但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看做质点,原子质量很小,但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时,不能看做质点,AB错误;由于需要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所运

11、动员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速度没有影响,故可看做质点,D正确;考点:考查了对质点的理解4C【解析】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因此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百米比赛中,位移为100米,因此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有:=10m/s,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注意排除干扰因素:他起跑后第6s末的速度是9.3m/s,第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5.5m/s;明确体育比赛的常识,如百米比赛为直道,位移大小和路程大小相等,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5C【解析】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

12、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选项A正确;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选项C错误;定义加速度a=v/t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v和t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和受力情况有关,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6B【解析】速度时间图像的纵坐标表示在任意时刻的速度,由火车先减速、静止后加速,由此可知B对;考点: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点评:图像问题是物理

13、题型中一个比较重点的问题,速度时间图像中要注意横轴以上速度为正,横轴以下速度为负,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7A【解析】设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加速度为a,则位移为:,初动能为,末动能为,因为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所以有联立解得:;由加速度定义可得:,故A正确,BCD错误【点晴】由题意知,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可解得末速度和初速度的倍数关系,结合位移公式,可分别求出初速度和末速度,再由加速度的定义求得质点的加速度8B【解析】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若回到出发点,则位移可能为零,故A错误;质点通过位移不为零,其路程也一定不为零,故B正确;路程相同,但初末位置可能不同,则位移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14、;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物体可能运动一段时间,初位置和末位置重合,所以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9BD【解析】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取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4m/s,若v2 =10m/s,速度的变化为v2-v1=6m/s,即速度变化大小为6m/s,加速度为6 m/s2,加速度大小为6 m/s2,若v2 =-10m/s,速度的变化为v2-v1 =-14m/s,即速度变化大小就为14m/s了,加速度为-14m/s2,加速度大小为14m/s2。所以选B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问题。10AC【解析】第2 s内的位移为:-2m-3m=-5 m,选项A正确;前2 s内的位移为-2m-0=-2 m,选项B错误;最后3 s内的位移为1m-(-2m)=3m,则平均速度为,选项C正确;物体的运动情况未知,不能确定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关系,选项D错误;故选AC.11ACD【解析】A、B项:由,可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4m/s,故A正确,B错误;C项:根据,故C正确;D项:根据,方向沿x轴正方向,故D正确。12(1)2.64(2)(3)12.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