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39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化三中2018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3题。(9分)格 调胡海“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

2、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

3、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

4、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晬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

5、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粗糙的论述。B. 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问题,即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即诗的情绪和感觉。C. “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D. 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

6、“格调”时,会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判,可以是审美评判,可以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B. “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都要偏重于境界方面。C. 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和诗教没有所缺失。D. “格”作为诗论

7、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指诗的总体风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品格方面讨论他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B. 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大多都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C. 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全都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艺术风格统一起来,

8、就是单纯为了传播正确思想。D.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4-6题。(12分)血泪海鲜记者:埃斯特,罗宾麦克道尔,玛吉麦森,玛莎门多萨印度尼西亚的班吉那小岛来自缅甸的渔奴坐在地板上,透过生锈的铁窗望着外面。他们身处的这座热带小岛离家乡有千万里远。就在几码远的地方,其他工人正把渔奴捕来的海鲜装载到货船上。这些海鲜覆盖了美国大型超市、餐馆甚至宠物店的供应网络。八个被囚禁的男人被人认为是危险分子,因为他们有可能逃跑。他们整日只能吃到一丁点米饭,蜷缩在仅够人躺下

9、的那点空间里消磨时间,直到被人叫醒去下海捕鱼。“我只是告诉船长我受不了了,我想回家。”渔奴觉奈(Kyaw Naing)深色的眼睛在美联社摄像机的镜头中露出乞求的神情,这一幕被富有同情心的工作人员捕捉下来了。“然而下一次船队靠岸时,我就被锁起来了。”他紧张小声地说,确认这话不会被最近的那个看守听到。在这里,印度尼西亚孤岛上的班吉那村庄和包围它的海水,以及数百名被囚禁于此的渔奴,构成了涉足海鲜贸易的公司、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最令人绝望的一种联系。这张繁复交织的网把我们吃的鱼跟捕鱼的奴隶隔离开来,并且掩盖了背后残酷的真相:我们吃的每一口海鲜,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泪。美联社在班吉那采访的渔奴大多数来自

10、于缅甸这个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他们从泰国被带到印度尼西亚并被强迫捕鱼。他们捕到的鱼被装船送回泰国,然后在那里进入全球商业流通网络。渔奴说,在渔船上,船长强迫他们喝不干净的水,每次轮班工作20至22小时,没有休息日。几乎所有渔奴都说一旦他们抱怨或试图休息一会就会遭到踢打,有的被监工用含有剧毒的黄貂鱼尾巴鞭打,或遭其他方式殴打。他们拖回装满鱿鱼、对虾、鲷鱼、石斑鱼等其他鱼类的沉重大网,然而所得报酬很少甚至没有。当记者的船靠近时,一些渔奴在甲板上向记者呼救。在一片夜色中,荧光灯打在他们身上,照出他们脸庞的剪影。“我想回家。我们都很想。”一个男人用缅甸语喊出来,其他人的呼声此起彼伏。这里出于安全考虑

11、没有使用他们的姓名。“我们的父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我们的消息了。我敢肯定他们一定认为我们已经死了。”对于缅甸的奴隶来说,班吉那村就是他们生活的地狱和尽头。大约有3500人居住在这个横跨两座小岛的小镇上,两岛之间有五分钟的船程。作为马鲁古群岛链的一部分,这里也曾以香料群岛闻名。小岛距离澳大利亚北部约400海里远,岛上有小型袋鼠,还有珍稀的天堂鸟,它们的羽毛鲜艳耀眼。在小岛深处的密林里,新的逃跑者寻找食物,收集雨水,时刻活在可能被雇用的奴隶抓捕人抓到的恐惧中。就在离开起伏的珊瑚丛掩盖的海滩边上,有一座被密林遮掩的坟墓,里面埋了几十人。他们的墓碑上写的是他们被骗或者被卖到船上后得到的假名。死者的朋

12、友说道,有关掳掠者罪行的证据就这样被永远掩盖了。美国把泰国视为最重要的海鲜供应商之一。泰国渔业每年出口额达70亿美元,美国购买了其中的约20%。去年,美国国务院把泰国列入抵制人口贩卖未达到最低标准的黑名单,将其排在朝鲜、叙利亚和伊朗之后。但是,美国并未对泰国进行任何制裁。(节选自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新闻链接: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最具含金量的“公共服务奖”,授予了美联社的4位女记者。她们历时一年,通过7篇长篇调查和2个视频报道,向我们揭开无比震撼的印尼渔工奴隶的悲惨世界。整个报道涉及四个国家,不仅实地拍摄到被关在笼子里的渔工奴隶,还通过现代科技追踪到整个海鲜的

13、供应链,甚至定位到具体超市和餐馆。在成功解救超过2000名奴隶之前,美联社没有刊发一字一句。确定劳工安全后,他们才发表了报道,让我们看到在现代社会,几十年以来东南亚渔业奴役虐待非法移民的故事。4. 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深度调查,揭露丑闻”是普利策新闻奖的宗旨,写作本文的四位女性记者历时一年,深入海岛调查真相,深刻体现了客观真实性是新闻作品的生命这一重要的特点。B. 四位记者在2000名渔奴获救后才确定发出新闻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但也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强烈的道德责任感。C. 新闻作品需要冷静地描述客观世界,作者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向,但本文作

14、者在结尾一段中表达了对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让读者对其肃然起敬。D. 本文的现实意义除了让我们了解到渔奴的悲惨遭遇外,还启发读者深思:我们消费的每一件廉价商品的背后是否有着被剥削被奴役的劳工的血泪?5. 为了突出新闻的真实性,一般需要直接引用言论、文献资料,或者运用图片、影音、数据资料,也可以客观真实地描述典型事例。本文运用了哪些方法让读者觉得真实可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6. 依据文本,你觉得造成渔奴悲惨遭遇的原因有哪些?(3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7-9题。(14分)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

15、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 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