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07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四次大考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河南等地出土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20多只雀与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汉代民间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气B. 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C. 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D. 黄河下游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2. 刘邦率兵在外,屡屡遣使慰问留守后方的丞相萧何。萧何不解其意,部属回答说:“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这反映了当时A丞相职

2、权范围宽广B皇权对相权严加防范C君主权力受到制约D皇权对相权实行监督3.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魏晋玄学A. 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B. 背离了孔子懦学思想C. 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D. 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4. 从武则天起,唐(周)中央政府经常“就食东都洛阳”,但中央军队仍旧常年部署在长安及其周围;而唐中后期,杭州、扬州、开封、汴河成为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存废的关键。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洛阳取代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B. 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制约地方门阀势力C. 大运河运输物资的

3、支持D. 唐代城市政治、经济职能出现分工5.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全国产铁量高达1847.5万市斤。洪武七年(1374年),铁产量近905.3万市斤,其中官铁占总产量的1/2。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内库存铁3743万市斤,故明太祖下令官冶停办,对民营铁矿的课税率取1/10.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 铁矿冶炼水平超过年代B. 官营工场规模不及民营C. 铁矿经营政策相对保守D. 朝廷鼓励民间兴办矿业6. 雍正年间制订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 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

4、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不再由吏部选用,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A. 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B. 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C. 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D. 打破了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的格局7.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 1912年1月1912年2月1912年2月1912年3月1912年4月1915年12月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有条件的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举行就职典礼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蔡锷等率军反对袁世凯称帝A. 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 B. 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 C. 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 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8.

5、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A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B低廉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变革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D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英国纺织品的倾销9. 据梁启超会有:“甲午丧师,举国震惊。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吏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和之。而其流行语则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据此可

6、知,“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A. 与维新变法思想实现融合B. 伴随鸦片战争的爆发而出现C. 受统治者倡导而成为主流D. 得到多数先进中国人的认可10. 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委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A. 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 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C. 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D. 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式的变化1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标志着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这支新

7、型人民军队A抗战初期被改编为八路军B建立伊始毛泽东掌握军队领导权C党的领导是其显著特征D为“打倒列强除军阀”立下不朽功勋12.1948年4月,东北日报评论道:“1947年一月间美金一元只兑换蒋币七千余元,到去年十二月上旬已涨到十六万元以上。”此评论说明A. 国民党加大了对解放区经济的破坏B. 美国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 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经济严重恶化D. 官僚资本大肆地掠夺民营企业13.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

8、8名。这次会议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14.下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年度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粮食产量增长率14.34%8.05%12.34%1.74%1.59%7.84%4.57%1.2%据此可知,当时A.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C.个体经营方式阻碍农业发展D.国家的政策影响着农业发展15.公元前5世纪末,亚西比德煽动性演说误导公民大会批准远征西西里。反对派利用公

9、民的弱点,让公民大会通过亚西比德渎神等决议,最终导致远征军的覆灭。这反映了雅典存在A国家决策的非理性B间接民主的随意性C独裁统治的武断性D坐庄式的轮番而16.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这反映了罗马法A. 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B. 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C. 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D. 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17.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

10、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B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C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18.下列表格中的现象,说明了 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扼杀了3项“新政”立法,其中包括全国工业复兴法1936年1月6日最高法院以6对3票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宪1936年6月1日最高法院以5票对4票判决纽约州的一项规定妇女与儿童最低工资的法律违宪A. 美国民主运行机制弊端显现 B. 最高法院缺乏与时俱进理念 C. 最高法院非常时期过度集权 D. 宪法至上原则得到充分彰显19.众所周

11、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A. 英国地理位置优越B. 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C. 意大利的文化传统D.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0.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这反映了A.两极格局出现缓和B.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21.从工厂制到股份公司制,从个人所有及合伙制到行业垄断的形成,工业化又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A.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 培育了科技

12、为先导的经济理念C. 推动了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 促进了近代化城市的逐渐兴起22.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A. 民众仅从实用角度解释科学革命B.科学方法已经获得广泛认可C. 削弱了西欧民众对宗教的信仰D.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23.1890年,美国联邦国会通过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法限制及垄断法,简称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限制贸易做法及垄断贸易的行为。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A限制企业竞争 B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C

13、干预经济发展 D接受了凯恩斯主义24. 二战结束时苏联遭受到战争重创和巨大损失,其实力很难与美国相比,根本不可能对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构成威胁。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上,美国都占有压倒性优势。苏联在中东欧和其他地区政策上表现是防御性的。据此,美国战略思想家们的遏制思想是A促进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 B旨在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以结束冷战C基于均势政治上的缓和 D将苏联作为冷战对手的一种假设25.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A.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二

14、、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宋一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近50个,根据考古资料发现,在南亚、东南亚、欧洲甚至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现。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这次他们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侵略,在中华大地上到处抢滩夺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悠久的丝绸之路由此蒙上一层重重的雾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一个自信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材料二 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西班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自东而西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最终都与早已存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龚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