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094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校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必修一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试卷说明:本卷共七大题,19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一、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曾记否, , ? (沁园春 长沙)(2)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不武。(烛之武退秦师)(3)真的猛士, , 。 ( 记念刘和珍君 ) (4)往事越千年, , 。 ( 浪淘沙 北戴河 )(5)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发出革命号召的两句是: , 。二、基础知识(28分,每题4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4分

2、)A拓本(tu) 翌日(y) 漫溯(s) 殒身不恤(x)B包扎(z ) 忤视(w) 浸渍(z) 锲而不舍(q)C褴褛(ln l) 尸骸(hi) 不惮(shn) 沆瀣一气(hng)D弄堂(lng) 攒射(cun) 莅临 (l) 封妻荫子(yn)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分)A作揖 惩戒 噩耗 冲上云宵 B气概 桀骜殴打 绿草如茵 C嬉笑 喋血 谩骂 一踏糊涂D冷漠 荟粹 戍守 万马齐喑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4分)A. 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邑 比诸侯之列 并,列长歌当哭 当做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既祖,取道 临行祭路神,引申

3、为饯行送别 以次进 凭借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贫穷 微夫人之力 那人 少假借之 原谅D.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翅膀一样 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 邀请 旦暮渡易水 早上和晚上5.下列各组选项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4分)A. 晋军函陵 欲呼张良与俱去B. 敢以烦执事 以其无礼于晋C.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 D.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6.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巴金原名李尧棠。小狗包弟选自他的一部重要著作随想录。这部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杂文创作的“里程碑”。 B. 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

4、“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后人认为前四种为用字法,后两种为构字法。 C.荆轲刺秦中“为变徵之声”,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羽、变徵七音。 D.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 金庸创作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系列故事,永远是成人世界里美丽的童话。B. 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我们要宣

5、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C. 教育一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又影响着教育的发展。D. 山东省首套扬尘在线监控系统正式启用,现场视频、图像、数据通过3G网络就能传输到智能移动平台、桌面PC机等终端设备进行访问。8.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下面语段衔接的句子。( )(4分)“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

6、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2分)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以吹箫给丧事。高祖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燕王臧荼,破之易下。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以将军从高帝击韩王信于代,迁为太尉。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帝已崩矣,以列侯事惠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年,高后崩。勃与丞相平、朱虚侯章共诛诸吕。遂迎立代王,是为孝

7、文皇帝。文帝即位,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邑万户。居十余月,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厌之,则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初,勃之益封,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

8、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勃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勃复就国,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选自汉书周勃传,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A.高帝以为可属大事 属:委托 B.东乡坐责之 责:要求 C.趣为我语 趣:赶快 D.勃太子胜之尚之 尚:尊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

9、/以公主为证/B.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C.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D.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周勃南征北战,军功赫赫。他追随高祖起兵攻打胡陵,先后平定燕王、韩王等人。B.周勃出身贫寒,生活艰辛。世代以编织养蚕的用具、在别人家丧事上吹箫为

10、生。C.周勃质朴倔强,不喜文辞。他召见儒士和说客时不行主宾之礼,说话直白。D.周勃位高权重,深受重视。他以军功受封绛侯,历任太尉、右丞相,深受皇帝倚重。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4分)(2)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6分)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314题。(10分)错 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跫(

11、qing)音:脚步声。1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本诗运用江南、东风、柳絮、青石、春帷、窗扉等充满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B.“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暗示内心的宁静,“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暗示内心的封闭。这是将内心以画面、情景来外化呈现的方式。C.诗歌很好地运用了对照手法,前文以“跫音不响” 进行不经意的铺垫,而后面的 “达达的马蹄”就对照了“跫音”。D.诗歌虽然写的是思妇和游子,但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更突出了时空感。比如诗句中“等”和“季节”就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14.本诗以“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来比喻女子,这

12、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以“容颜如花”来比喻女子,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4分)在坟墓中的旅行威廉伯克米勒【新闻背景】1925年1月,肯塔基州一个名叫弗洛伊德柯林斯的山地青年在其父亲的农场上探寻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大洞穴时,不幸陷入困境。在那个大洞穴中,柯林斯被一块巨石卡住了左脚,动弹不得。人们想尽办法施以援手,还是未能把柯林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19天后,饱受折磨的柯林斯惨死在洞穴中。在此期间,美国报界对此事进行了大量报道。当时正在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担任记者的米勒曾冒着生命危险5次进入洞穴,试图帮助柯林斯脱险。以下摘编的便是米勒系列报道中

13、的一部分,它写于柯林斯被困的第5天,并获得1926年“普利策新闻奖”。 弗洛伊德柯林斯正在经受着几乎难以描述的折磨,但他对被活着救出去仍然满怀着希望,今晚6点20分我最后一次看他时他这样对我说。在亲自进到里面之后,我才明白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危急关头。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不能迅速行动起来,但我琢磨出了其中的原因。我屈着双膝进入洞口,通道的直径大约为5英尺。走完80英尺远的陡坡后不久,前面就是相当平坦的地面。从这里开始,我不得不像蛇一样蠕动。地面上每寸地方都是水,没爬几尺远,周身就湿透了。每时每刻我都感到愈来愈凉。似乎要这样无休止地爬下去,但是,爬了大约90英尺后,我到达一个非常小的隔间,比隧道剩余的空间稍微大一点点。片刻的喘息之后,我再度开始爬向那个被困者。脏水溅在我的脸上,周身麻木,但我不能停下来。最后,我下滑到一个8英尺远的陡坡上。少顷,我看见柯林斯,于是喊他,他咕哝着应了一声。手电光照到了一张脸,那张脸上分明写着长时间的痛苦,因为自从周五上午l0点钟陷入这里后,在每一个清醒的时刻,柯林斯都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他的嘴唇发紫,脸泛白。我意识到,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