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093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门一中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井田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C.宗法制影响深远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3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

2、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4.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5.秦朝在中央设置的负责监察百官的最高官职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尚书令6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

3、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7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8.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能有效地防止封建割据的是()A.秦朝实行郡县制B.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C.北宋设文臣知州D.明朝实行三司分权9.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

4、权矛盾10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C三省六部制瓦解 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11.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A.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B.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

5、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12“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13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6、”,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14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15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16.我

7、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17.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其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制度的刚性和建设性力量,真正实现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不少党建专家称其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与之最相应证的政治制度应该是()A.代议民主制B.分权制衡制C.议会共和制D.监察制18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

8、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伯里克利采取的措施是()A.召开公民大会B.组成五百人会议C.设立陪审法庭D.为公民发放津贴19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20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C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D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21柏拉图曾就雅典民主制度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

9、。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其意在表明A. 民主制的核心精神是自由B. 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C. 对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担忧 D. 雅典民主制度缺乏法律基础22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法庭判案的依据是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23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我们的先辈为后世立下了值得我们尊敬的规则:他们禁止制定针对个人的法律,因为这样的法律其实就是特权主义的体现。因为法律为所有人而颁布和制

10、定正是法律的观念。”材料体现出西塞罗:A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坚决反对贵族特权政治C尊重罗马法中传统规则 D推崇罗马法公平自由理念24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B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C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25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原

11、则是公司产生的前提 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C罗马法保障个人权利与所有权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26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任期:19972007年)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这表明英国君主立宪体制之下,国王的作用在于( )A凝聚民族精神 B确定内阁人选 C开展国务活动 D推动世界和平27有人说:“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B不断进行殖民扩张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 D议会制度逐步完善28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

12、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29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301850年普鲁士宪

13、法规定:“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大资产阶级和容克所控制),国家预算上院(国王控制)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这一规定( )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使两院权力超过国王C国王仍具有否决权 D使资产阶级和容克独立掌权31.“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其中“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 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

14、.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32拿破仑说:“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盛顿军事指挥能力及治国能力不如拿破仑B.法国需要仿照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C.拿破仑为封建专制制度辩护,违背了历史潮流,是一种逆行倒退 D.法国拿破仑独裁专制和美国华盛顿维护民主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3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

15、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4. 西方学者曾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人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对英国政府来说,除了保护鸦片走私,这场战争的更深层次意图是:A.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对己有利的贸易关系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C.使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35.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