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088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精校解析 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庆二中碧桂园分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选择题答题表内(每小题4分,共40分)。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的参考系是()A. 山 B. 船 C. 地面 D. 流水【答案】B【解析】【详解】“看山恰似走来迎”在选择参照物时要找一个和山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置变化的物体,当船逐渐靠近山时,山和船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船为参考系看到山就是向船靠近的,所以应该选择相对于山运动的船

2、作为参照物,故B对;ACD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点睛】首先判断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的物体是参照物.2.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B. 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C.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 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答案】D【解析】【详解】A、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时,宇宙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地球的大小和形

3、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运行时间,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所以可以看作质点,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研究跳水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不能忽略其体积形状,不能看着质点,故D错误.本题选不能视为质点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点睛】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 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移,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置C. 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列车时刻表是时刻D. 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答案】C【解

4、析】【详解】A、时刻表示时间点,时间表示时间长度,所以A错误;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所以B错误;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刻表,所以C正确;D、1分钟能分成无数个时刻,所以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点睛】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物体的位置.4.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B. 物体的位移等于2RC. 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D. 物体的路程等于2R【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沿两

5、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初位置是A点,末位置是C点,则位移大小等于4R,方向向东故A正确,B错误;物体的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由图看出路程等于,没有方向故C错误,D正确。考点:路程和位移5.短跑运动员在100m短跑比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9.0m/s B. 9. 6 m/s C. 10. 0 m/s D. 10.2 m/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运动员跑完全程的位移与所用时间,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解: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总时间为10s,则平均速度为:

6、v=10m/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一定要牢记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注意排除干扰项6.如图所示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则由图可知()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反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看出,甲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所以甲做匀加速运动,乙的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所以乙做匀减速运动,故A正确;甲和乙的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所以速度方向相同,故B正确;甲的加速度为正,乙的加速度为负,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乙的斜率的绝对值比甲的大,所

7、以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故D错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本读图能力,由速度图象直接读出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并能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的物体的g值大B. 同一地点,g是一个定值,与物体轻重无关C. 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 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高度越大,加速度g越小,纬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同一地点加速度g相等,与物体的轻重无关,故A正确。考点:考查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

8、法错误的是()A. 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当作时间单位B.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 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 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块做实验【答案】B【解析】若小车的加速度过小,会使点过于密集,不便于测量,B错误;由实验可知A、C、D三项均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9.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A点时的速度vA,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vB,物体从A到B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通过A后又经过时的速度(也叫时间中点速度)的大小为()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物体由A到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时刻的

9、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即:,故A对;BCD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1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 24m/s,3m/s2 B. 24m/s,-3m/s2C. 24m/s,1.5m/s2 D. 24m/s,-1.5m/s2【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 结合,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 ,加速度 ,故B对;ACD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一子弹击中木板的速度是600m/s,历时0.02s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加速度的

10、方向与初速度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答案】 (1). (2). 相反【解析】【详解】选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加速度大小为故本题答案是:(1);(2)相反【点睛】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求出子弹的加速度,注意方向.规定正方向,若求出加速度为正值,与正方向相同,若为负值,与正方向相反.12.一小车正以6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小车获得2m/s2的加速度而加速运动,当速度增加到10m/s时,经历的时间是_s,通过的位移是_m。【答案】 (1). 2 (2). 16【解析】【详解】根据 可求得运动时间为 根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2

11、 (2). 1613.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前1秒、前2秒、前3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_,在第1秒、第2秒、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_。【答案】 (1). 1:4:9 (2). 1:3:5【解析】【详解】根据可知从静止开始在前1秒、前2秒、前3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再根据前2s内的位移与前1s内位移差求出第2s内的位移,以此类推,所以在第1秒、第2秒、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1:4:9 (2). 1:3:5【点睛】先利用公式求出前1秒、前2秒、前3秒内通过的位移,再利用前2s内的位移与前1s内位移差求出第2s内的位移,则知相邻相等时间

12、内的位移之比。三、实验题:(14,15每小题各3分,第16题6分,共12分)14.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打点计时器 天平 低压交流电源 低压直流电源 细线和纸带钩码和小车 秒表 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刻度尺选出的器材是: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实验是通过打出的点来确定运动时间,需要A,秒表不需要,由于本实验不需要测量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为交流电源,C需要,D不需要,同时还需要EFHI,故选ACEFHI考点:考查测定加速度的实验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实验原理是关键1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

13、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地代号填在横线上。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F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实验步骤进行的顺序是:_。【答案】DBAFEGC【解析】试题分析:正确的实验步骤是: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用垫片把木板的一端垫高.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较高的一端,并连好电路.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

14、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完一条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再重做两次,即顺序为DBFAEGC.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名师点睛】注意两点:一是放手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二是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0、1、2、3、4、5、6都为计数点,且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那么:(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16.5cm/s,v2=_cm/s,v3=_cm/s,v4=_cm/s,v5=_cm/s。(2)以打计时点“1”为0时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答案】 (1). 21.40 (2). 26.30 (3). 31.35 (4). 36.30【解析】(1)显然,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