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3459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9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婉约豪放谈宋词,一、北宋词总论: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承袭“花间”余绪,柳永,开拓了词的形势和内容,后期,苏轼、周邦彦,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二、宋词的两大流派 婉约派与豪放派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一)婉约词 是指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在表情达意时崇尚含蓄蕴藉,修辞委婉、表情柔腻,风格绮丽。充分发挥了词

2、“专主情致”的特点。 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花间词”鼻祖)为代表的花间词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二)豪放词派 “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故豪放词即指那种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和积极向上力量的风格的一种词。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1、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晏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

3、词派肇始于此。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是为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

4、郁,已成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2、豪放派词作的主要特点: 一是题材广阔。豪放词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 文一样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一 轮圆月,一溪水流,季节变化,山川胜迹,农舍风光,化 游放怀,报国之志,都能成为豪放词人的创作题材,均 能引起心灵的震颤和勃发的情思。 二是境界宏大,气势恢弘。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横放 杰出”“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 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可移向豪 放派词评。与婉约词专主言情不同,豪放派词多感事之 作。生活题材的扩展,使奇伟壮丽的江山景物、历史杰

5、出人物的英雄气概、词人自己积极有为的抱负,开阔爽 朗的个性品格,都在词中形成宏壮伟岸的艺术形象,自 然营造出阔大的艺术境界,形成恢弘气势和豪迈格调。,三是不拘格律、崇尚直率,汪洋恣意、不以含 蓄婉曲为能事。 豪放词言志抒怀,感事述意,或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或慷慨激昂,铿锵作响;或豪迈奔放,纵横奋厉;多直抒胸臆之作。即使表达国仇家恨,悲壮忧思,心中辗转翻腾着情调波澜,“意有所触,情有所激”便“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豪放词多在形式上不拘格律,好直抒胸臆,情感表达汪洋恣意。,四、苏轼与豪放词派 苏轼步入词坛之时,面对他的仍然是唐五代两个源头而来的两派词风:一是由民间词为源头的柳永的市井词,一是由

6、文人词发展而来的晏欧词,都可以划入婉约的范畴,他们都以花间樽前为背景,都以表现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为第一主题,并都具有阴柔婉约之美。 苏轼词的出现,将使这两种词风由以异为主而变为以同为主。在苏轼关西大汉的顿足高歌里,在铜琶铁板的伴奏下,晏欧派与柳永派将不得不结为有矛盾的同盟,共同结为婉约阵营,而成为新一派崛起力量豪放派的对立面。,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

7、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1、 苏轼豪放词创作实践过程: 苏轼最早的词作,应为熙宁五年(1072)所作浪淘沙,词句尚为“绮陌香尘”、“槛内群芳”之类,可说是尚在学步欧晏。翌年所作的行香子.过七里滩,已堪与苏轼之诗名匹配,尤其是上下片之结句“过沙溪急, 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均令人有目不暇给之感。已可混入欧晏词集了。但仍未见苏轼之人格、性格、词格。后年所作的虞美人.

8、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堂庑渐大、登临渐高,使用了大字眼、大角度,使用了议论的句式。已可见苏轼豪放洒脱词风的苗头。,真正实现豪放词风创制的,是苏轼随后的知密州时期。其原因有三:首先是经过杭州时期词的创作,为其成熟的艺术作了准备;其次,是地理环境的改变,由小山小水、柔情妩媚的江南秀山丽水一变而为北方胶东那广袤的平野,从而提供了词人那“野性”骏马奔驰的空间;第三点,便是苏轼的性格、人格、文格使他必然地摆脱传统的羁绊,把他笔下的词作塑造成自我形象的写照,而不甘心于混同于他人。这就从根本上决定豪放词的出现。,在密州,苏轼创作了那首著名的描写出猎

9、场面、气势如虹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推出了雄浑的第一首豪放词代表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注释 聊:姑且。 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 锦帽貂裘:头戴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千骑:古代一人一马成一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卷平冈: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为报:为了报答。 倾城:万人空巷,倾城而出。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

10、:“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

11、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定。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2,译文: 让年老的我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

12、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的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去。,东坡此词,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豪放风格呢? 一、所写出猎之题材,突现东州壮士抵掌顿足高歌、吹笛击鼓为节之气势; 二、主人公形象英雄而豪气。非柔肠百曲之士,是“聊发少年狂”的“老夫”、“亲射虎”的“孙郎”等; 三、以大字眼、大角度、大景致、大笔勾勒,绝不精雕细刻。“千骑卷平冈”视野开阔,充满动感,“千骑”夸张了阵容,“卷”字,使满纸尘土飞扬。 四、以典故增加豪放疏落中深稳不足的

13、审美感受。如“牵黄”“擎苍”,显示词人之自由豪迈; 其五,格调超脱而清旷。以魏尚自比,有一种惆怅感,失意感,惆怅失意之中,又揉进超脱清旷。如“鬓微霜,又何妨”等。这些因素,不仅构成了此词豪放的总体审美的因素,而且奠定了豪放词的基本构成因素。,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 猎词。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 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 领衔人物。,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 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 图、竹石图等传世。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赤壁赋与 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