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史》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2758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89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政治制度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9页
《西方政治制度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9页
《西方政治制度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9页
《西方政治制度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9页
《西方政治制度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政治制度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制度史》ppt课件(2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政治制度史,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周俊华,导 论,一、政治制度及西方政治制度史的涵义 二、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脉络 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四、所选教材的特点 五、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一、政治制度及西方政治制度史的概念 1)政治制度的概念 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载体。政治制度是与本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家权力机构和基本制度。它包括: 国家的政体形式 结构形式 组织机制 运行机制 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政治行为活动原则 (如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压力集团等) 政治制度研究对象狭义而言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治制度既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意志,又规定了运用国家机器的

2、基本原则。因而从广义上说,政治制度包含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全部现实。 政治制度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政治制度一经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积极的能动性和长期的稳定性。 2)西方政治制度史的概念 是指西方国家自产生以来的政治制度演变史。 “西方” 不是以国家的地理位置来确定的,而是以政治意义上的东西方来界定的,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从政治制度的功能出发,去认识、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构成、运作及其演变,是这门课的基本目的。,二、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大致脉络 西方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西方政治制度源于古代的希腊、罗马,历经3000年的沧桑变迁,演化为现今西方

3、国家的各种形态。追溯西方历史的长河,我们们会发现,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甚至一个地区的政治制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政治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发展演化着。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一个明晰的脉络: 1)古代奴隶制社会政治制度 古代奴隶制社会,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多元的。 在1000多年的古代史里,既出现过民主共和制、贵族共和制,也出现过君主专制。即便是同一种政治制度,也出现过不同的构成和具体运作。从而成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演化的渊源,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政治文化遗产。,2)中世纪封建社会政治制度 随着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向早期奴隶制国家的转变,以希腊、罗马城邦为代

4、表的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逐渐被君主独裁的罗马帝国所取代。 在此后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就是逐步走向封建君主制。无论是封建社会前期的等级君主制还是后期的专制君主制,都是由封建君主集中了国家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部权力,形成了“朕既国家”的封建专制制度。 3)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历史时代。资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治制度在世界各地相继确立。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反复斗争的、各具特色的历史时代。 这一时代的历史进程目前仍在进行。,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道路)行进的: 一条是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是由广大

5、人民群众直接参加,通过暴力形式进行革命斗争,最后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以英、法、美为代表。 另一条是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在社会政治、经济严重危机的迫使下,或者在有机的国际条件下,在保留王权、保存大量封建残余的基础上,由封建王朝进行的改革。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属于这条道路的典型。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不同道路是由各个国家历史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虽然道路不同,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同的和相通的。,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基础上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最基本的政体形式,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

6、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其政体演变的民主化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近代以来,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民主化、合理化。 所谓民主化并非是轮回到古代的民主,而是在赋予政府一定权威、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公民的自由权利。 政治制度民主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寻政府权威和公民自由契合点的过程。 所谓合理化是指政府的组成修短合度、成本低廉,政府部门各尽其责,举措有序、运作高效。,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1)西方政治制度史是人类政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2)不学习和研究古代中世纪政治制度的构建,对西方当代政治制度的认识就不会深切。 3)政治制度还是构成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各国人民的

7、政权取向、政治情感、政治认知等都与该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 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政治文化。,四、所选教材的特点 1、注重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内在历史联系。将西方各国政治制度作为一个前后相继的整体来加以认识和把握。使本书所介绍的西方政治制度史脉络清晰。 马老师认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是古代和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是在继承和改革古代和中世纪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 2、不单纯着眼于一般政治制度知识的概述,还着眼于对西方政治文化背景的阐明以及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利弊得失的分析。,五、学习方法举隅 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政治思想作为社会实践的反映,它的

8、发生、发展从根本上说根源于社会 经济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一致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存在和需要是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同时,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产生都离不开前人所提供的思想材料及其以前政治制度的制约和影响,都是对以往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就构成了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内在联系,即政治制度的流。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就是坚持政治制度发展的源和流的统一。,2、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的方法,就是坚持从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出发,从不同阶级的利益出发,从不同阶级的利益矛盾、冲突出发,揭示出各种抽象的理论、观点所包含的阶级内容。 3、坚持具体的、历

9、史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 4、坚持寓评于介的原则 将对西方政治制度性质与价值的评价与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完整、系统的认识、描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努力完整准确地认识与评价西方政治制度。,5、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政治制度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有意义。早在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就开创了比较研究的方法,他带领学生对希腊的多个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观察、调查和比较研究。比较可以说是政治制度研究的传统方法。 6、将西方政治思想史与西方政治制度

10、史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第一章 古代希腊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第一节 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形成基础 第二节 雅典国家的几次重要改革与城邦民主制的形成 第三节 斯巴达的贵族民主制度,第一节 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形成基础(历史、地理、社会条件)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的发源地。 地域: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以及南部的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沿海地带。 古希腊人吸收了古埃及和西亚文明,创造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又称爱琴文明),进而兴起了本土文明,形成了古希腊文明同时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1、希腊氏族制度的解体和政治国家的产生 1)史前文明的更迭 公元前2000年左右,

11、希腊半岛产生克里特文明 大约公元前1400年前后,克里特文化衰落,大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兴起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初,迈锡尼文明衰亡 2)希腊早期的民族 多利亚人、阿开亚人以及达那俄斯人都是居住在古代希腊地区不同部落的希腊人。 3)前国家的复杂社会结构 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论 塞维斯的酋邦理论 讨论:塞维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否否定了摩尔根的根本学说? 有一些学者认为,塞维斯不是摩尔根的敌人,前者对后者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十分重要的修正、补充与发展:塞维斯是摩尔根学说优秀的继承者与发展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阐释了他的人类社会分期学说与氏族社会特征理论。 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

12、史分作两大部分。一是氏族性的和社会性的,它产生了社会,其基础在于人身与氏族制度。一为政治性的,它产生了国家,其基础在于地域和财产。再进一步,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分为蒙昧(savagery)、野蛮(barbarism)和文明(civilization)三个时代。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摩尔根划分三大时代的最为重要的标准。恩格斯对摩尔根的分期法有一个很好的概括:“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在文

13、明社会产生之前,在摩尔根的理论中,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演进是从以性为基础的婚级组织开始的,然后发展成为以亲属为基础的氏族,历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最后发展成为民族。总的来说,摩尔根原始社会组织的基础在于血缘关系,其根本的特征在于平等。 在摩尔根那里,人类社会如何从平等的氏族社会,向一个权力更为集中、不平等(世袭阶等制)、出现新的财产形式等等现象的社会发展的这一过程,在他那里却没有相应的阶段划分。 因而,在摩尔根看来,“从原始社会到政治社会的政治变迁,相对而言是突然发生的”。,塞维斯告诉我们,在19世纪的其他进化论者甚至20世纪的许多进化论者如柴尔德(VGordon Childe)和怀特那里也都

14、是一样:“文化演进的主要区别都是存在于原始文化和文明之间的,也即摩尔根的 societas(亲属社会)与civitas(文明社会或者国家社会)之间的。” 塞维斯的酋邦理论就是阐释前国家的复杂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吸纳了摩尔根的社会进化理论,在马克思当年的手稿基础上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Im Anschlu an Lewis H. Morgans Forschungen)”。 在此书中,恩格斯曾深入研究过希腊人早期的情况,研究过希腊氏族中雅典国家的产生过程。 恩格

15、斯在此书的第三章讨论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向民族的发展。第四章研究了希腊的部落和小民族的及其组织。第五章描述分析了希腊国家的产生。 恩格斯;“希腊人在史前时代,就已经按照美洲人的那种有机序列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组织起来了。” 氏族是古希腊社会的基本单位,胞族可能不是普遍有的,部落联盟也可能不是到处都成立的。,什么是胞族呢? 摩尔根在研究印第安人部落时遇到一个特殊的集团:这种集团每个拥有三、四个或更多的氏族。他将之称为胞族。 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几个胞族组成一个部落。 恩格斯用雅典的具体材料论述了从部落发展到民族和国家这一观点。 希腊的部落也是由几个亲属胞族构成。在阿提卡的4个地区

16、,共有4个部落,每个部落有3个胞族,每个胞族有30个氏族。 4个部落 12个胞族 360个氏族,2、希腊城邦民主制的社会条件 1)小国寡民 城邦制度是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条件,希腊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是小国寡民。 2)奴隶制经济(有产有闲) 有产者凭借财力决定经济生活的生产和分配,从而支配政治生活的走向和过程; 有闲者摆脱繁杂的生产管理和琐屑的日常事务,超脱于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之上,才能把政治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一个政治修明的城邦中,必须大家都有闲暇,不要为日常生活所需而忙碌不已” 引自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这种民主是依托于奴隶制经济而存在的。而这种奴隶制经济 不可能存在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度。只能是小国寡民。,希腊城邦实行集体剥削制。城邦公民作为一个整体,集体剥削被征服的居民、外来民族和掳掠而来的战俘。如在斯巴达,享有公民权的仅有9000人,但希洛人、皮里阿西人却有10万人。 集体剥削制度缓和了城邦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分化,有利于增强城邦公民的凝聚力,促进了城邦国家的发展,也使城邦拥有高度发达的城邦政治生活。 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