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5242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文书书写要求(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嘉县人民医院 胡红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条、第二十八条中涉及有关护理记录的规定。 护理记录属病人可以复印的资料 护理记录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护理记录应是客观记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护理文书 : 体温单 医嘱单 手术清点记录单 病危(病重) 护理记录单 第二节 书写基本规范 1、 书写应当客观 、 真实 、 准确 、 及时 、完整 。 2、 除另有规定 , 应当使用蓝黑墨水 、 碳素墨水书写 。 3、 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 、 体征 、 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 4、 文字工整 、 字迹清晰 、 表述准确 、 语句通顺 、 标点正确

2、。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 ,应当用双 ( 横 ) 线划在错字上 , 然后用同色笔在错字的右上角更改字 , 并在括号内注明修改者的姓名 。 记 ( 黄 ) 如:纪 录 严禁采用刮、粘、涂掩盖或除去原来的字迹。 5、 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 , 署名要签全名 , 以明确责任 。 如有带教学生 , 署名方式:老师 /学生 。 6、 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名称和标准 。 7 、 上级人员修改或补充下级人员护理文书时,应用红色水笔,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8、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文书的,须在抢救结束后 6小时内据时补记,并加以注明。 二、各种记录单书写要求 住院日期 : 入院第一天

3、记录为 “ 年 -月 -日 ” ,每页第一天为 “ 月 -日 ” ,其余六天只写日期;换年或换月时写明年或月。 手术后天数 : 手术次日为术后第一天 , 用阿拉伯数字连续写至术后 10日止。 手术后 10日内行第二次手术或第三次手术: 以分数形式表示,将前一次手术后天数作为分母,后一次手术后天数作为分子 , 记录至最后一次手术后 10日止。 第一次手术 10日后行第二次手术 : 记作 1/2、 2/2 、 3/2 依次类推。 第一节 体 温 单 (一) 眉 栏 (二) 40 42 之间相应时间栏 用红笔顶格竖写病人入院、出院、转院、转科、手术、分娩、死亡、请假外出等项目。 其中入院、分娩、死亡

4、应记录具体时间到分钟 , 时间以 24小时制中文竖写。 (三)体温描记要求 1、 口温以蓝 (黑 )“点 ” ( ) 表示 , 腋温以蓝 (黑 )“叉 ” ( )表示 , 肛温以蓝(黑 )“圆内点 ” ( )表示 ,耳温以蓝 ( 黑 )“ ”表示。 2、采用降温措施 30 60分钟后测得的体温 , 以 “ 红圈 ” ( ) 表示 , 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在同一纵格内相连。如降温后所测体温不变,则在原体温点外以红圈表示。下一次测得的体温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3、体温测量次数 新病人 Bid 2天;一般病人 qd; 体温不正常 : 37.5 以上及术后 3天内 tid; 38 以上 qid;

5、39 以上 6次 /日 ; 正常后连续 Bid 2天 10岁以下 Bid; 38 以上 6次 /日。 (四)脉博描记要求 1、脉博用 “ 红点 ” ( ) 表示。 2、体温与脉率重叠 , 脉率在体温外画 “ 红圈 ” 。 3、房颤( 绌脉)只用画心率,用红圈 () 表示。 4、 体温、脉率超过设置范围 , 可在上下界描记后 , 用同色笔标上 “ ” 或 “ ” 。 5、请假外出前后体温、脉搏描记不相连。 (五 )底 栏 项目:体重、血压、大便次数、入量、出量、尿量等。 1、体重、血压:入院当天及每周应有体重、血压的记录。不能测体重时 , 应注明原因 , 如 “ 卧床 ” 、 “ 平车推入 ”

6、等。 2、大便次数:一般情况下 ,每 24h记录一次在相应时间栏内 . 灌肠后排便次数以 “ E”分之几表示。如 1/E表示灌肠 1次后排便1次 ; 0/E表示灌肠 1次后无大便 ; 1-2/E表示灌肠前有 1次大便 , 灌肠后又有 2次大便。大便失禁用 ,人工肛门用文字 “ 造口 ”表示。肠镜检查前(恒康正清)口服后用 “ E”或在护理记录中用文字说明。 3、 24小时入量、出量、尿量记录在主要时段栏内。 24h出入量记录 1、 入量:包括食物的含水量 、 饮水量 、 液体 、 血液在相应时间内的实际入量 。 2、 出量:包括尿量 、 呕吐量 、 痰液量 、 大便 、 出血量 、 各种引流液

7、量 。 异常时将其颜色 、 性质记录于病情栏内 。 3、 应于每日晨间 7时记录结束后 , 用红笔划两条红线 , 以蓝 ( 黑 ) 笔总结并将 24小时出入量或尿量记录于体温单的 主要时段栏内 。 医嘱种类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第二节 医 嘱 单 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 24小时以上。在医生写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 24小时以内的医嘱 。 医 嘱 手写 电 脑 医嘱单记录要求(一) 1、准确执行医嘱: ( 1)执行前要检查日期、格式、签名是否完整。 ( 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核对清楚后方可执行。 ( 3)处理医嘱时应遵循 “ 先急后缓 ” 的原则。 ( 4)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

8、。因抢救急、危重者执行口头医嘱时 , 护士应当复诵一遍再执 行。抢救结束 , 执行护士应在医师据实补记医嘱后 , 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名。 ( 5)取消医嘱应由医生用红笔填 “ 取消 ” 字样并签名,护士核对。 2、医嘱的时限性: 长期备用医嘱 (Prn)执行后,由执行护士记录在临时医嘱单上,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名。 医嘱单记录要求(二) 3、有关医嘱执行签名的一些规定 ( 1)对非以护士为主要操作者的各种临时医嘱 (心电图、各种化验检查、腰椎穿刺等 ),护士不必签名。 (2)输血医嘱:须双人核对,在输血单上及医嘱单上双签名(无其他护士时可由在岗医师核对签名) (3)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应由护士直接记录在

9、临时医嘱单上 , 并实行双签名 (无其他护士时可由在岗医师签名 )。若为阳性结果 ,“+”(红色)表示。 (4)重整医嘱:长期医嘱不必在医嘱单上注明执行时间和护士签名。 第三节 护理记录 (根据温州市护理质控的初步意见) 1、护理记录形式: 一般护理记录和危重护理记录合二为一 (即护理记录单)。采用时点记录法,不要作总 结。 2、记录范围及频次 ( 1) 记录范围 :危重病人(病危、病重通知)、 级护理病人、新病人及手术病人术前 1天、术后当天,有病情变化、有特殊处理、特殊用药的病人需要护理记录。 ( 2) 记录频次 : A、危重病人每 1-2小时记录 1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B、 级护理每

10、日记录 1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C、术前 1天、术后( 、 级护理病人)当日记录 1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 3) 新病人 :所有新病人均写首次护理记录;包括病人性别、年龄、简要病史、拟什么诊断以什么方式入院。入院时神志、简要阳性体征及带入的管道等,过敏史、 跌倒评估分值 、 皮肤情况 、护理级别、饮食及需要特殊说明的情况等内容。 压疮风险评估 感觉 潮湿 活动方式 (身体活动程度 ) 活动能力 (控制或改变姿势的能力 ) 营养 摩擦 /剪切力 1完全受限 2极度受限 3轻度受限 4没有改变 1一直浸湿 2潮湿 3偶尔浸湿 4很少浸湿 1卧床 2轮椅 3偶而行走 4经常行走 1完全不能移动

11、 2重度受限 3轻度受限 4没有改变 1非常差 2可能不足 3充足 4营养摄入极佳 1已存在问题 2潜在问题 3没有明显问题 评分标准:最高 23分,最低 6分, 15 16低度危险, 13 14分中度危险, 10 12分高度危险,9分非常危险。 住院患者坠床 /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 危险因子(可多选) 分数 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经历 1 意识障碍 1 视力障碍(单盲、双盲、弱视、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复视等) 1 活动障碍、肢体偏瘫 3 年龄( 65岁) 1 体能虚弱(生活能部分自理,白天过半时间要卧床或坐椅) 3 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 2 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 散瞳剂 镇静安

12、眠剂 降压利尿剂 镇挛抗癫剂 麻醉止痛剂 1 住院中无家人或其他人员陪伴 1 总分 评估者签名 3、日常交班 化验、特检达到预警值、特殊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非预见性的不良反应要有记录。 手术前一天:如“患者拟定明日上午行什么手术。常规术前准备”,如果有特殊术前准备要写明具体项目。 手术后第一次交班: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房时间、麻醉清醒状态,生命体征、伤口敷料情况、手术体位、引流情况、特殊医嘱及其他特殊情况交代。 手术后的第二天交班按照护理级别。 3、其他意见: ( 1)护理记录中的健康教育内容,可只写一些重要告知内容或告知项目或采用健康教育项目执行单。 ( 2) “ 跌倒危险因子评估 ”

13、 、 “ 压疮危险因子评估 ” 评估记录 1次,只记录分值。 ( 3)特殊用药(如血管活性药物)、病情改变或抢救时的用药情况需详细记录,便于观察疗效,常规的长期用药体现在医嘱单上即可。 ( 4)取消口服药发放的执行记录。输血有反应者作记录。 ( 5)输液执行记录可采用输液执行单或直接在输液瓶上签名并记录时间。 ( 6) 出院护理记录只需写明今日出院,已经行饮食、活动、药物等相关出院指导。 补充要点: 1、 体现专科性、针对性、及时性、 真实性反映病情动态变化。 2、 及时补充诊断。 3、 加强与医生之间沟通。 住院病历的保管和管理 1、 入院后 :护士将 所有的医疗文件按住院病历顺序排列好 ,

14、 置病历夹内保管 。 2、出院后 :医护人员应及时将所有的医疗文件填写并检查完毕,护士按出院病历排列顺序整理好,交病案室管理和保存。 3、 住院期间 :护士应遵守 “ 病历书写规范和保存制度 ” 及“ 保护性医疗制度 ” 。 妥善保管 , 非本院医务人员不得进入办公室翻阅病历 。 本院医务人员除了教学医疗工作外,不允许到他科查阅病历。 未经医务科同意,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调借和摘抄病历资料。司法机关、医疗保险要调查病历,亦须经医务科同意。 复印病历:患者身份证 医务科证明 指定人员将病历送到指定地点复印(根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中规定能提供复印的资料)。 书写不当之处: 1、存在空缺:如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很多同事容易忘记 主要书写:随机血糖, 特殊检查包括日期 2、阴性体征有全抄现象:应写护士能观察体检到的阳性体征及与疾病密切相关的阴性体征 3、诊断没有及时更改,应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及时修正诊断。 4、书写程度没有量化,如水肿,要注明轻、中、重度及性质,氧流量要注明具体流量等。 5、时点记录不及时,危重病人的病情记录要及时、正确记录当时的情况。 6、生命体征记录不完整:有需测体温的,一定要测脉搏或心率、呼吸,并要观察伴随症状,记录完整。使用降温药后,要观察记录有无出汗及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