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课程]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级教师巡讲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2189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5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它课程]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级教师巡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其它课程]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级教师巡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其它课程]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级教师巡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其它课程]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级教师巡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其它课程]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级教师巡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其它课程]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级教师巡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课程]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级教师巡讲(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继往开来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阚智 二九年十月,2,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背景,3,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 其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

2、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背景,4,课程改革的五大突破,(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背景,5,(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科学探究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密切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实际,课程改革的五大突破,背景,6,(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教育质

3、量监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课程改革的五大突破,背景,7,普通高中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 在目标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高中课改推动考试改革,教育部对新课程实验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出台了5个文件,如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课程改革处于新的发展阶段,背景,8,课程改革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省义务教育课改进入巩固成果、总结推广经验、健全机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常规运行新阶段 高中新课程进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深入推进阶段,背景

4、,9,一、基本经验和做法,2006年9月,我省全面开展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实验。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课程实验优化了课堂生态环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了崭新平台。,实践,10,(一)统筹协调,建立共同推进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课程改革伊始,我省就注重做好内外部的统筹协调工作,以期建立共同推进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 内部,全厅树立“大基教”观念,各有关处室要统一步调,齐抓共管 。 外部,我们积极争取宣传、财政、新闻出版等相关部门了解课改,理解课改,支持课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11,(二)规范

5、办学行为,促进高中学校健康发展,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规范招生行为、规范办校办班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收费行为、规范教师行为、规范教材管理。 教育厅先后两次组织19个处室、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和媒体记者,由厅领导带队对全省中小学办学行为情况进行督查。共检查364所学校,有14所学校被全省通报批评。 面向全社会公开聘请了义务监督员50名 ,设立3部举报电话 。,实践,12,(三)创新模式,为新课程推进扎实组织师资培训,创建了“省级统筹、分类实施、主题突出”的培训模式,做到了培训规模大、规格高、制度新。 三年来培训高中 教师6万多人 ,分 类从教育局长到学 校教

6、导主任专题培 训近4000人。,实践,13,(四)研究先行,科学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成立了11个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项目组,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点课题和推进工作。 在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包括14个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高考改革方案等。,实践,14,(五)重视样本校建设,发挥示范和幅射作用,为突破制约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就确定了55所省级新课程实验样本校。 先后分三期对样本校的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先后两次召开现场会,就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展开研讨。 三年多来,样本校开拓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合肥一中在学分认定、校本课

7、程、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实践,15,(六) 改变教研方式,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抓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召开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 ;二是建立了芜湖市、合肥市庐阳区、铜陵县三个国家级校本教研基地和十一个省级校本教研基地 ;三是召开全省“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经验交流暨教研工作会议 。 重视新课程实验进程中的调研和视导。一是深度调研共性问题;二是学科调研教学问题;三是提供订单式教研。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16,(七)攻坚克难,积极探索考试与评价改革,通过充分调研、专家论证、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举行了全国首次高考方案听证会等方式,制订了科学、可

8、行、渐进的高考改革方案;顺利完成了首次高考全科自行命题,许多学科的试题都得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的较高评价和社会的普通认可。 一是将改革原来单一的高考统考模式为高考统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评价体系。 二是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并试行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时,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主要依据的录取模式。 三是初步建立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切实可行地运用其结果。,实践,17,二、取得的成效,3年来,我省始终坚持建立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机制,围绕设定的目标和任务,采取各种措施,抓住重点难点工作不放松,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

9、中前行,使课程改革在全省得以有效实施,课程改革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产生了以下积极变化。,成效,18,调查显示,课改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发展。97.3%的教师对课改持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态度。80.7%的教师对新课程教材变化持赞成态度。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发生良性变化。主要表现有: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单一教学目标正在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价值的三维目标所取代;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代学的教学构架正在被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更加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

10、效果等等。,(一)课程改革成为学校工作主旋律,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成效,19,(二)教师发展平台增多,促进了教师专业品质的提升,调查表明,教师的科研能力明显提升。绝大多数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被极大调动,主动研究教学问题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建树的愿望比较强烈。教研组建设明显加强,教研氛围更加浓郁。 全省各级教研员在推 进新课程实验中得到历 练和提高,提高了专业 水平,增强了教学研究 和指导教学的能力。,成效,20,(三)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促进了新型校园文化的生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不少学校重建了管理制度,在常规教学、学分认定、教学班管理、教学评价、教研

11、教改等方面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制度和办法。学校特色课程正在开发形成。 学业评价方式发生变化,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成效,21,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新课程的实验,我省已经完成了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年级的全面覆盖,在课改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思,22,(一)发展不平衡,一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对课改工作重视支持不够,政府行为不到位,支持保障不力。课程管理能力偏弱,对课改工作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调控。 二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普遍弱于城区,一些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没有明显转变,

12、课程改革进展缓慢。 三是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课程改革则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办学水平有进一步被拉大的可能。,反思,23,(二)制度和条件不配套,对学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对教师的评价未取得显著突破; 高考改革的进展落后于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新课改纵深推进期待高考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教学资源不足与教学实际需求不配套,现有的资源与教师需求不匹配,一些学校的配套教学设施设备很难跟上,导致无法按照课改要求进行教学等。,反思,24,教师问卷中只有0.7%的人认为学生非常适应这次课改,36.8%的学生较适应,48.6%的学生处于一般状态,13.9%的学生不适应。 从学生问卷调

13、查中反映出有4679%的学生对目前课程的学习认为较困难,1034%的学生感觉很困难,只有2068%的学生认为较为轻松。 家长反映只有2.3%的孩子晚上睡眠时间达到8时,11.5%的孩子在7小时左右,54%的孩子在6小时左右,32.2%的孩子不足6小时。,(三)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较重,反思,25,(三)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较重,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有: 在于教材内容相对课时来说偏多偏深,学生难以接受,教师难以实施; 由于由于社会对学校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导致不少学校仍然存在加班加点的方法,加重了学生负担;一些学校不断加大应考压力,段考、联考、模考不断,挤占了正常教学时间,影响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14、。 再加上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适应课堂教学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敢轻易地降低教学要求,经常“挖掘”教材,拔高要求,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反思,26,(四)新课程的选择性等一些亮点推进力度不够,由于受高考升学、学校条件和办学理念等的影响,全省普通存在着新课程的选择性体现不够的现象,如大多数学校没能按照课程方案的理念设置课程选修课,实行走班制; 课程方案中的新增亮点,如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等课程在相当一些学校流于形式; 校本课程的内涵还没有还没有被一些学校真正接受;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反思,27,(五)开课不规范,课程开设打折扣,部分学校艺术课、信息技

15、术课、体育与健康课、通用技术课不能开足开齐,有的只开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开课不到位,有的学校将研究性学习课变成了各学科的培优补差课。,反思,28,(六)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特别是新增的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缺编严重。其中,研究性学习课教师缺编最严重,信息技术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教师也缺编。,反思,29,(七)违反素质教育要求的不规范办学行为依然存在,有些地方和学校考试次数过多过滥,学生考试负担沉重;有的学校以考试成绩给班级、学生排列名次; 有的高中挤占学校资源,超大规模举办复读班,学校班额过大,甚至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的师资配备。 个别地方和省示范高中学生在校活动

16、时间过长,有些高中的学生在校活动时间超过12小时,严重挤占学生休息睡眠时间和锻炼时间。 个别地方和高中学校不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按要求开齐开足规定课程,课程、课时、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性大,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育教学,忽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素质养成性课程。,反思,30,四、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和教育方式体系整体变革并不深入,这给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新课程实验也存在着与现行教育管理规章的冲突,如新课程强调学生活动,要走出课堂,与自然、社会亲密接触,但现实中有关安全管理等规定使学校难以实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展望,31,(一)均衡推进课程改革,城市化进程加速对教育需求的影响。城市聚集效应急剧增强,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展,一方面随之产生的教育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优质生源和师资得以扩充。因此,城区无论是课改的社会氛围,还是课改师生条件均好于农村地区。 均衡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抓手。 课程改革不是锦上添花,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