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51954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单元标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作者姓名图布新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 生物 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 物理 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

2、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

3、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会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

4、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3、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应课标1学生会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2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学生会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5、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怎样快速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2、怎样会正确估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专题划分专题一:两位数乘法两位数口算乘法。专题二: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笔算乘法。(不进位、进位)专题一两位数乘法两位数口算乘法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专题问题设计如何快速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在口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所需教学环

6、境和教学资源1、教材,彩色粉笔。2、多媒体教师。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口算下面各题。30450520320073008164222153343 215自己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2)请学生提出问题。(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可以是与教材上完全相同的问题,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2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2001020030(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

7、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4)评价。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例如:200102008400160040020002001032000360003002022430026003002060001002036000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第二课时一、尝试解决问题。(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比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2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

8、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二探讨新的口算方法。(1)出示:3210333024200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算?(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例如:321032个10320;32103010210320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体验成功。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评价要点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例如:200102008400160040020002001032000360003002022430026003002060001002036000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

9、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专题二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笔算乘法(不进位、进位)所需课时4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估算,会说估算的思路。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4、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专题问题设计1、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整十整百数乘数十数应该怎样算呢?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所需教

10、学环境和教学资源1、教材,彩色粉笔。2、多媒体教师。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复习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主体图向我们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师里的哪些信息?2.教学例题2。三、小结:大家根据已学在估算知识,想出了三种方法,通过这一道我们知道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总结出估算的方法: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

11、成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7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计算。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口算 2020 8040 506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1。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三、巩固运用 1.完成课本第63页的做一做第三课时一、指导练习 1.计算: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

12、?第三步再算什么?提问:42表示什么?竖式中,63表示什么? 2.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3.看谁算的快二、完成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2、3、4题 (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口算 2.列竖式计算 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二、亲身体验,探讨计算方法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练习。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课堂总结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评价要点1、主动交流,问题思考很深刻,大胆表现自己,回答问题流利、准确。2、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质疑大胆,分析深刻。3、通过估算、笔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估算、死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