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药理学课件 第20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51069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4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药理学课件 第20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山大学药理学课件 第20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山大学药理学课件 第20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山大学药理学课件 第20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山大学药理学课件 第20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药理学课件 第20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药理学课件 第20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中山大学药学院:黄河清,概 述 一、病理生理 慢性心功能不全 (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为多种病因引起的超负荷心脏病,表现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症状。 CHF症状分为: 1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倦怠、乏力。 2静脉系统淤血 主要表现为肺充血(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肝淤血(上腹饱胀、黄疸、心原性肝硬化)、消化道淤血(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肾脏淤血(蛋白尿、肾功能减退)。,二、CHF药物治疗的演变 心肾模式(洋地黄和利尿药,4060年代) 心循环模式(强心,利尿+扩血管药,7080年代) 神经内分

2、泌综合调控模式(受体阻断药,ACE抑制药,AT1拮抗药,醛固酮拮抗药,90年代) 现代治疗目标:缓解症状、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三、目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 1.加强心肌收缩力药 (1)强心甙 (2) 非强心甙:1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氨吡酮 2. 减轻心脏负荷药(1)利尿药 (2)血管扩张药 3.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 4.受体阻断药,第1节 强心苷类,一、药理作用 1、增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是治疗心衰的药理学基础。其药理特性为 强心甙能选择性地、直接地加强衰竭心肌收缩力:,心收缩

3、力加强 收缩速度加快,心收缩期缩短 心舒张期延长,回心血量增加增加衰竭心脏心输量,强心苷使左室功能曲线左移、上升,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2 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 由于心输出量提高颈动脉窦及主 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刺激增 加导致迷 走神经活性提高抑制窦 房结 降低衰竭心脏的心率。,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 决定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有:心肌收 缩力、心 率、心室容积。 对于衰竭而扩大的心脏,因心室容 积增大,心室壁肌张力显著提高,加上心率代偿性加快,造成心肌耗氧量提高。,衰竭心脏使用强心甙:总耗氧量降低,收缩力增强、耗氧量增加 心排空充分使心室容积缩小 心率减慢 总耗氧量降低,3、抑制房室传导(负性传导作用

4、) (1)治疗量(小剂量):迷走神经兴 奋所致的房室传导系统抑制: 治疗房颤及房扑、室上性阵发 性心动过速的药理基础。 (2)中毒量(大剂量):直接抑制房 室传导引起部分或完全房室传导 阻滞。,4、对自律性的影响 (1)治疗量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降低 窦房结自律性,大剂量直接抑制 窦房结,引起心动过缓。 (2)大剂量时心肌细胞失钾,导致异位节律点自律性提高,引起各型心律失常。 5.对心电图的影响 P-R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ST段降低呈鱼钩样改变,T波低平甚至双向、倒立。 6.对其它系统的作用 (1)对血管;(2) 对肾;(3)对神经系统。,二、作用机制 1、加强心肌收缩力: 强心甙能抑制心

5、肌细胞膜上Na+-K+- ATP酶,使Na+-K+交换减弱、Na+-Ca +交 换增加,促进细胞Ca+内流以致胞浆 内Ca+增多、收缩力增强。,2、异位自律性提高: 大剂量下抑制细胞膜Na+-K+-ATP酶,造成心肌细胞内缺钾,从而减少静息膜电位及最大舒张电位,导致自律性提高。由此可见: 应用强心甙时应忌静脉注射钙剂。 中毒出现异位自律性提高时,应及 时补钾。,三、临床应用 一)心力衰竭 强心甙对不同原因引起心力衰竭其疗效不同: 1、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心瓣膜病等原因引起的心衰。疗效较好; 2、甲亢、严重贫血、肺心病、活动性心肌炎所致的心衰疗效较差; 3、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引起的心衰疗效很

6、差或无效。,二)某些心律失常 1、心房纤颤:利用强心甙减慢房室传导作用,阻止过多的心房冲动传到心室,使心室频率减慢,解除心房纤颤。 2、心房扑动:强心甙通过迷走神经效应缩短心房不应期,使心房扑动转变为心房纤颤,进而抑制房室传导,减慢心室频率。 3、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强心甙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的作用,终止其发作。 注意:室性心动过速禁用强心甙,以免引起心室纤颤。,四、中毒和防治 临床应用强心甙时应注意毒性反应,原因是: 安全范围小、治疗量与中毒量较接近。 个体差异大。,一)毒性反应的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出现较早,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应注意与本身病症状相区别。 2、中枢神经系统:

7、头痛、失眠、视觉障碍(视力模糊)、色视障碍,如出现黄视或绿视时应考虑停药。 3、心脏毒性反应:主要是各型心律失常 (1)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以室性早搏常见,有时出现二联律、三联律。 (2)房室传导障碍: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3)窦性心动过缓。,二)中毒的防治 1、预防 (1)避免诱发中毒因素:如低血钾、高钙血症、低血镁、肝肾功能不全、肺心病、 心肌缺氧、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酸中毒等。 (2)注意中毒的先兆症状:一定次数的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低于60/ 分)、色视障碍等。一旦出现应停药 (或减量)并停用排钾利尿药。 (3)用药期间,酌情补钾。 (4)注意剂量及合并用药的影响如与排钾

8、利尿药合用。,2、中毒的治疗 (1)停用强心甙及排钾利尿药。 (2)酌情补钾,但对2度以上传导阻滞或肾功能衰竭者,视血钾情况慎用或不用钾盐,因钾离子能抑制房室传导。 (3)快速型心律失常:除补钾外,尚可选用苯妥英钠、利多卡因、普萘洛尔。 (4)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可选用阿托品。,五、强心甙分类、体内过程、适应症 1、慢效类:洋地黄毒甙:脂溶性高,口服吸收率90100,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7,作用慢、持久,有蓄积性。存在肝肠循环。主要在肝脏代谢。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2、中效类:地高辛:口服吸收率6080,吸收率的个体差异大。口服12小时起效。亦可静注。排泄快,蓄积性较小。适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

9、,3、速效类: 毒毛旋花子甙K:口服吸收率低,宜静注,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蓄积性更小、起效快,常用于危急病人。 去乙酰毛花甙丙(西地兰):宜静注用于危急患者。待控制病情后改用其它强心甙维持。,第二节、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 一、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作用 (1)激动心脏1受体,心收缩力加强和输出量增加; (2)激动2受体,轻度扩张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 (3)肾血流量和尿量增加。 应用心功能不全的紧急处理。,2、磷酸二酯酶抑制药:氨力农 作用 (1)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 (2)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和 耗氧量。 应用急性心衰的短期治疗。,第三节 减轻心脏负荷药 一、利尿药 分类

10、 (1)中效能:噻嗪类(氢氯噻嗪、氯酞酮、吲达帕胺;(2)高效能: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3)低效能:螺内酯、阿米洛利 药理作用 水钠排泄, 降低血容量 与前负荷;胞内Ca 2+ 降低,外围阻力后负荷降低,改善心功能、CO,缓解淤血症状 应用 (1).轻度CHF单用噻嗪类 (2).中度CHF袢利尿药或噻嗪类和留钾利尿药合用 (3).重度CHF、慢性CHF急性发作、急性肺水肿用呋塞米,二、扩血管药 分类 (1)主要扩张小动脉:肼酞嗪、硝苯地平等; (2)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硝普钠、硝酸甘油、哌唑嗪等 。 应用强心甙和利尿药无效的慢性心衰、高血压危象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第四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

11、制药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卡托普利(captopril) 依那普利(enalapril) 西拉普利(cilazapril) 贝拉普利(benazapril) 雷米普利(ramipril),治疗CHF的作用机制 ACE抑制药 抑制循环与局部组织 Ang向 Ang 转化,提高血缓激肽含量 (1)扩张血管,降低前后负荷,增加CO (2)扩张冠脉,增加冠脉供血,保护心肌,增加运动耐量 (3)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增加,增加尿量 (4)减少醛固酮释放,减轻水钠潴留 (5)减少NA释放和ET-1分泌,保护心脏 (6)抑制心肌和血管的肥厚、增生,阻止或逆转重构肥厚,治疗

12、应用 各类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基础药物。轻度CHF患者可单用,中、重度患者可与利尿药、受体阻断药以及强心甙类药物联合应用。,二、血管紧张素受体(AT1)拮抗药 氯沙坦(losartan) 缬沙坦(valsavtan) 厄贝沙坦(irbesartan) 药理效应:与ACEI类比较 (1)直接阻断Ang与受体的结合,完全阻断Ang的作用 (2)对缓激肽无影响(避免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CHF (1)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左心室功能 (2)提高运动耐力,逆转心肌重构肥厚 (3)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为治疗CHF的基础药物,与利尿药、地高辛合用,第五节: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治

13、疗CHF的依据是:CHF 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心肌耗氧量,损伤心肌,RAAS活性增高,受体下调 药理作用及机制 1.阻断受体,阻断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 2.上调受体密度恢复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促进心肌舒缩功能的协调性 3.抑制RAAS和精氨酸加压素的作用,扩张血管,减轻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 4.减慢心率,延长左室充盈时间,增加心肌血流灌注 5.抗心率失常作用,降低CHF猝死的发生率,临床应用 1975年前禁用。负性肌力作用可能使CHF恶化。 目前主要用于下述情况: 1.扩张型心肌病的CHF 2.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梗等 3.常规治疗无效者 应用注意 1.不作为第一线药应用 2.疗效发挥需23月 3.小剂量应用,合用其他抗CHF药(如利尿药、ACEI、强心苷等) 4.严重心动过缓、左室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及支气管哮喘慎用或禁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