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陋室铭》6-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49530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文两篇陋室铭》6-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6-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6-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6-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短文两篇陋室铭》6-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陋室铭》6-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陋室铭》6-ppt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 刘禹锡,陋室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铭:,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刘禹锡与陋室铭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

2、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

3、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安徽和县刘禹锡陋室,今日陋室* 现存陋室是清乾隆时重建。陋室座落在安徽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主室斗拱飞檐,古雅别致,偏屋白墙黑瓦,简朴小巧,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扶疏,翠色扑人,确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遗风。一道围墙把它与闹市隔开,更显得优雅、恬静。立于院中委实能体验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境。门内东侧建一碑亭,立陋室铭碑石一方。主室正中置刘禹锡像一尊,上悬“政擢贤良”匾额。,安徽和县陋室铭碑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

4、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唐 刘禹锡,这是他贬官二十多年后回乡的深沉感叹。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荣。自然界的平凡现象中,暗示着社会人事新陈代谢的哲理。更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衰老颓唐。白居易称赞这两句诗“神妙”, (刘白唱和集解),也正是赞美他深刻的艺术概括力量。,陋室铭 德馨 案牍 鸿儒,lu,mng,xn,d,r,注音:,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5、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 室 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出名,灵异,使变绿,无知识的人,使扰乱,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只,品德高尚,博学的人,弹,奏乐的声音,使劳累,身体,“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用韵,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in ing,相

6、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这样的句子叫骈句,也就是修辞中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 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哪句话概括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不 “陋”,室主高尚。,2.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不“陋”,来表现室主品德高尚?,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

7、“惟”字加强语气。,3. 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交往之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风生,纵情畅怀。 日常生活: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4.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贤名室,以 及引用了哪一句话,进一步表明了“陋” 室不“陋”,因为室主品德高尚?,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作者写陋室不陋

8、,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叫什么写法?,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 言志:,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托物言志作品举例:,行道树文章借行道树,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紫藤萝瀑布生机勃勃的紫藤萝瀑布净化了作者的心灵, 带走了往日的阴影,带来了生的喜悦和向前奋进的力量。深 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

9、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主题?,“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含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二句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这样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不矛盾吗?,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物质上),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精神上),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喻,喻,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生活高雅(趣

10、),古贤自喻,反诘点题,交往不俗(友),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不高,不深,喻,陋,小结:,文章主旨 通过对陋室环境等的描写,表达作 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作者的志向放在对陋室的 描写中表达出来。 2. 类比:开头 山、水与陋室类比 结尾 以古代名贤自况,山、 水 (名、灵),陋 室 (德馨),诸葛庐 子云亭,环 境 交 往 情 趣,不 陋,何陋之有?,比 兴,类 比,练一练,1.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B. 惟吾德馨 如兰之馨 C.拍案而起 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 我们在劳动,C,3.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

11、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完成下面的对偶创作。 上句 :品千古美文 下句:,阅百代青史,填一填,1、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以 句贯穿全篇。 2、本文突出“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语句是 。 3、文中的“仙”和“龙”比喻 的人,能概括全篇的词语是 。 4、本文采用 的写法,通过写陋室,表达陋室主人 的节操和 的情趣。 5、文章有两处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分别写出来 1)实写 ;虚写 。 2)实写 ;虚写 。,仿写作品:,教室铭(讽刺某些学生)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你觉得上面的“铭”反映的是哪些态度?你对这样的人是如何看待的?,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