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科学》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49284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3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中的科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哲学中的科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哲学中的科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哲学中的科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哲学中的科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中的科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中的科学》ppt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哲学,李乐山 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 2014年1月14日,一,科学是什么?,科学是真理吗?,科学是什么,科学是追求真理。 科学是信仰的具体证据和验证结果。 科学是人的认识结果,因此科学是系统的知识。 科学是人的认识结果,人的认识有许多局限性,因此科学有许多错误,科学可以证伪的东西。 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塔勒斯说,地球浮在水面上 科学是话语权。,科学与信仰,古希腊科学不是真理,而是多神论故事,本身就有许多假的。塔勒斯,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后期成为泛神论,提倡享乐主义和泛神论科学(伊壁鸠鲁赞同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并断言灵魂是物资原子构成), 牛顿力学被机械论所用。 法国科学机械唯物

2、论。 德国哲学和科学泛神论。 康德,歌德,席勒,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爱因斯坦,爱默生,海克尔,弗洛伊德,荣格,科学的道德问题,孔德提出实证主义, 强调感官经验得到的信息是有效知识的唯一来源。这是经验主义的延续。德国理性主义(爱因斯坦,韦伯等)反对这种观念。 科学与价值和道德无关,这是错误的,导致一百多年来的科学技术几乎都产生负面作用,造成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核武器、物化武器、环境污染、空气污染。人类可能被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毁灭。 解决方法重新建立有道德的新科学。,中国古代的科学在道家,老子一书中说:有无相生。什么是有?无? 庄子 庚桑楚:宇宙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空间)。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3、时间)。 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 雷电,水汽上升为白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 1746年到1752年美国本杰明弗兰克林研究了暴雨的雷电现象。 几何光学:用凹面镜的阳燧取火。 胚胎学。19世纪西方才建立。,科学的目的是什么?,二,教育思想导致的问题,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美国1914年提出的行为主义教育思想:学习理论依据巴甫洛夫狗的实验,认为教育就是刺激反应的结果,从小学就实施题海战略,要达到机械反应地步,严重导致心理不健康。这个教育理论在西方早已经被彻底批判。如今只有中国教育心理学中继续实施。 鼓励竞争。竞争好斗不善良暴躁心理不健康叛逆自杀。竞争就是内斗,造就人文环境不安全,人人自危,强者的规则,

4、最高竞争就是战争。全世界只有英国把自由竞争曾作为国策,美国1898年抛弃竞争政策,其他西方国家从来就没有实施过自由竞争政策。杜威反复强调:“自由竞争是一种无为思想,比较缺乏科学信条”,“适者生存仅仅是强者生存也就是弱者毁灭。如果自然通过毁灭弱者而进步,那么人类就是通过保护弱者而进步。” 唯智力。用智力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 智力超群的人也容易患多种精神疾病,或者自杀倾向比较明显。,三,唯智力的后果,古希腊“三杰”: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妓女有染,苏格拉底是同性恋。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是同性恋;拉斐尔贪恋女色,37岁死于荒淫无度;米开朗其罗被怀疑是同性恋。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哥

5、伦布1506年死于神经性梅毒,欧洲死亡1000万人,持续500多年。这种疾病是对道德败坏的罪恶的惩罚。梅毒患者包括: 音乐家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家贝多芬、舒伯特、舒曼。 表现主义代表画家凡高,开枪自杀时,年仅37岁。 德国哲学家尼采(还是疯子)。 文学家波德莱尔、福楼拜、莫泊桑(还有精神病,43岁死)、王尔德、海涅、雨果。 林肯、希特勒等。 “俄罗斯之魂”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同性恋自杀。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心理分析是假学问。 图灵同性恋自杀。 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20世纪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维茨施坦(哲学家)是同性恋。,唯智力的结果?,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博士,研究了西方历史上300名具有重要影

6、响的人物,得出的结论是不少人有精神病理问题: 西方政治家中占17,如希特勒、拿破仑等。 西方科学家中有18,如高尔登、门德耳、安培、牛顿、哥白尼、法拉第等。 西方思想家中有26,如尼采、罗素、卢梭、叔本华等。 作曲家中有31,如瓦格纳、柴可夫斯基、普契尼、舒曼、贝多芬、莫扎特等。 西方画家中有37,如梵高、毕加索等。 西方小说家中有46,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海明威、普鲁斯特、劳伦斯、卡夫卡、司汤达、福楼拜、莫里哀、托马斯曼等不胜枚数。 这些人多属于泛神论者。 http:/ 个性太强,脾气暴躁,缺乏宽容,孤独。 社会和生活能力差。 过分敏感,脆弱,神经衰弱,神经质,昼夜颠倒,失眠。 离婚倾

7、向。 精神疾病倾向。 自杀倾向。 同性恋倾向。,优秀人才的基本特征,能够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具备以下几点: 社会动机和责任感超群,个人利益不是首要目的(美国两位总统没要工资)。动机不可教不可学,可以创造环境条件引发。不具备动机的无法引发。这个问题如今没有考核淘汰。 心理素质超群,超群者是孤独者,能吃苦吃亏,有非凡的难忍力,不能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不能过分敏感、自闭、脆弱。有些可教,有些不可教。 眼界高远超群,超越自我,超越时代,超越潮流或反潮流。不可教不可学。 清楚认识社会与时代的问题,社会经验。眼界高远。大多数人认识不清。 人际关系良好超群,群体合作。如今早已不是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时代。

8、马斯洛曾总结“自我实现者”具有17个心理特征。追求真理、善良、美、完整统一性、有活力、超越二分法、超然独处、完美、必然性、履行实现、公正、秩序、简单、丰富、轻松、爱玩、自主等,智力子只是融入其中一个因素。这些人文因素是可教育的,而绝对多数智力因素是天生的。不可教不可学,良好的教育可以激发,不好的教育可以抹杀智力。 人文素质(人格、价值观念、道德、责任感、行为方式)是培养出来的。“教书不育人”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长期严重问题,是导致全民品质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不把育人放到第一位,培养的学生能力越强,破坏力越大。,只学习科学不能成为科学家,只能成书呆子。 首先要认识科学的价值和目的,才有可能

9、成为科学家。 还要能够发现科学中的错误,提出改进方法,才能成为有新贡献的科学家。 还要善良有大爱,才能成为好的科学家,人文素质决定人的价值。,从事科学的人生动力是什么: 老一代: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 这一代:个人名利,排名次、奖学金、名牌学校。依靠利益驱动只能成为自我利益追求者,不能成为人才,而是社会祸害。能力越大,危害越大。,李辛凯 蒋大宗,四, 什么叫育人? 我们的教育的最大缺陷是“教书不育人”,竞争是鼓励不择手段争夺利益,教育应该培养好人,善者,能够友好共处、勤奋劳动、和睦生活。 育人:善良,爱心,识别善恶, 经常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过失。 这种人谦卑。,什么叫育人? 身心健康的个人

10、和睦生活的家人 有责任的社会人 能胜任的职业人 有文化的中国人,五,认识论,1 经验主义(empiricism) 眼见为实。一切可靠知识只能来源于感官经验,理论和假设的可靠性必须由经验来验证。只有当概念与所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联系起来时,才认为这些词语的含义被理解了。例如,“树”这个词与树的实物联系起来,也就是“指树(字)为树(实物)”。 强调人类知识的局部性、时段性以及随机(偶然)性。不轻易讲“规律”、“本质”、“实质”、“公理”。 反对权威、直觉、想象、猜想、抽象提炼、理论推理、系统推理(规律)作为可靠信仰的来源依据。 它强调精确化,发展成为定量分析。 英国美国传统。Hume, Peirce,

11、 James。,认识论,1.1 实证主义。是经验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830年代法国孔德(Comte, 1798-1857年)系统提出实证主义(positivism),强调证据,认为科学家应该依据可观察的事件,避免描述无法观察的事件。早期实证主义者马赫(Ernst Mach,1838191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的典型问题是“你看见它了吗?”(如果你没有看见分子原子,那么也不承认其存在?) 实证主义的出现是对思辨哲学(例如古典德国唯心主义)的否定,认为,科学只涉及事实,必须是课观察的、现象是一切认识的根源,抛弃价值和道德的成分(这是世界性的科学错误),一切可靠知识只能来源于经验,“实践

12、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假设的可靠性必须由经验来验证。主张从经验出发解释事物,反对理性主义,认为只有对现象的归纳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后来质疑归纳法(无法归纳未来)。 它强调精确化,发展成为定量分析。数学是工具,不是目的。,认识论,实证主义的不足。 它有科学至上和科学万能倾向,与价值和道德对立。导致一些科学家不考虑道德,从追求知识逐步走向追求强势和利益。 认为唯有确实根据的知识才是科学的。实证主义走到反面极端,拒绝把理论思辨作为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实证主义宣称传统哲学关于存在、物质(substance)、意识和原因等的一切问题、概念和命题都是无意义的,因为这些问题都不能被经验所解决或验证,因为

13、其本质太抽象了。 第一,人的感知是有限度的,人的每种感知能力甚至比不上有些动物。第二,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第三,无法观察因果关系。第四,人根据感知能力去判断。如果人无法感知到一个事物,就不认为它存在。人把这种判断称为“客观性判断”,其实这其实是主观性。 “科学与价值和道德无关”?这是过去3百年西方科学论中的错误。,认识论,1.2 逻辑实证主义。1920年代,早期主要是马赫(Mach,1838 1916年)和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889-1951年)。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逻辑基础、数学逻辑、思维哲学和语言哲学。马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逻辑实证主义持久

14、的关注形而上学、统一科学、科学理论术语的解释,以及简化论(还原论,reductionism)和现象论(phenomenalism),后者被许多实证主义者抛弃了。 第一,强调“可观察”或“客观性”。 第二,他们提倡可验证性。启蒙运动哲学家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没有进行过验证。 第三,延续这一观点,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的最著名的观点:含义应该是可验证的,这就是验证论(verificationism)。其基本原则的观点是:只有当存在一个有限过程最终确定一个命题的真假时,该命题才充满认知意义。 由此出现了证伪法,无法验证归纳法的结果是否正确,但是可以证伪。并提出可证伪的才是科学。然后有些无法证伪。 验证论的预期

15、后果是,形而上学、神学和道德理论(伦理学)陈述命题都不符合这一判据,因此实证主义认为这些陈述命题没有认知意义。以科学名义否定道德。,认识论,逻辑实证主义受到如下批评。 第一,普遍性的或全体性的断言明显不能被验证。例如,你怎么知道归纳了一切有关对象? 第二,是否能够按照归纳法原则进行有效推理?结论是:不可能。起码人无法归纳未来现象。出现证伪论。 第三,逻辑实证主义的理性推理原则不适合道德命题的语句。爱因斯坦曾说:“我不认为,科学能教给人们道德,我不相信道德哲学能够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任何一种把伦理学归结为科学公式的企图都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他断言科学不能论证道德理想。他还说:“理性比起

16、人类的愚蠢和激情来,的确是微弱的。”(库兹涅佐夫,1988,317ff)由此,科学实证主义不研究道德,逐渐科学界出现忽视道德,甚至出现反道德。 第四,有些命题超越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或认知范围,既不能被证明是真实的,也不能被证明是伪假的,这些命题不可被验证。,认识论,1.3 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经验主义的延伸。其目的是为了批判19世纪末的伪科学,批判自由竞争观点,反对机械决定论和物质决定论,批判斯宾塞(Spencer提出思想与行为进化论)、赫胥黎进化论,放弃马尔萨斯等人的思想。实用主义认为概念不能表达含义,实际的行动后果或真实效果是含义和真理的关键因素。 不承认文本解释文本。 一个论断所具有的唯一意义在于它以某种方式进行某种实验,除了实验本身以外,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