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评析与感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43846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德避暑山庄评析与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承德避暑山庄评析与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承德避暑山庄评析与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承德避暑山庄评析与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承德避暑山庄评析与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德避暑山庄评析与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德避暑山庄评析与感悟(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德避暑山庄,承德离宫 热河行宫,评析感悟,1.0,目录,2.0,3.0,4.0,造园背景,background,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建筑美,Architectural Beauty,艺术特点,artistic characteristic,content,武 烈 河,丽正门,文园狮子林,正宫,如意洲,文津阁,陆合塔,热河,松鹤斋,卷阿胜境,戒得堂,承德避暑山庄轴测图,1.0,造园背景,background,历史背景 地理分布,1.1 历史背景,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时期。其总体布局有的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有的则是靠人工开凿兴建,其建筑宏伟浑厚、色

2、彩丰富、豪华富丽。,background,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这一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这种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故宫中的乾隆御花园,还有众多的私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

3、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七年,历时89年。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千古明君政起热河,清承德风物图,古城记忆,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地图,承德是一个盆地,四周是山,按风水说是万象引领,众象朝揖; 地势高,空气清新,适合避暑; 距北京城不远,仅230公里,处理国家政务方便; 承德当时是蒙古的游牧场,不会侵占民田或者民居,而且有武烈河,沼泽,山和平地,便于大规模的营造皇家的园林。,1

4、.2 地理位置,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2.0,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2.1 相地合宜,山庄四周群山环抱,武烈河水从东面蜿蜒流过园内地形复杂有林木茂盛的山峦, 有幽静深邃的峡有平坦如茵的平原和草地有开朗迁回的湖沼和溪流,具备了山、水、林、泉 各种天然景观素。,2.2.1 总体布局 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 庄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如众星捧月,象征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 2.2.2 方方胜景,功能分区 整个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 苑景区

5、又可分为三个景区即雄伟挺拔的山峦区、粗犷开阔的平原区、委婉秀丽的湖区、分别以它们不同的风貌 给人们以大自然美的享受。这些园林风景的创作, 是来自自然顺应自然追求自然情趣经过园林艺术加工, 再现大自然之美达到了“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艺术境界。,2.2 构园得体,山峦区,平原区,湖泊区,宫殿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山庄的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的规制,宫廷区设在南面,其后即为广大的苑林区。宫廷区包括三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正宫、松鹤斋、东宫。,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

6、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原是一片草原,绿草如茵,丛林茂密,园内一切布置均仿蒙古族风俗,形成一派草原风光。康熙时期,沿湖岸建有“浦田丛樾”“莺啭乔木”、“濠濮间想”、“水流云在”四亭各有意境。,山峦区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林木茂密,峰岩清流,四时景色各异。自北而南而西,有“松云峡”、“松树峪”、“榛子峪”、“西峪”等数条峡谷。向东南逶迤曲折,谷深林密,泉水淙淙,瀑布飞泻。,宫殿区,正宫在丽正门之后,前后共九进院落。南半部的五进院落为前朝,正门午门额曰“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全部用楠木建成,俗称楠木殿。前朝的建筑物外形朴素、尺度亲切,院内散植古松,幽静的环境极富园林情调,气氛与

7、紫禁城的前朝全日那不同。北半部的四进院落为内廷,正殿烟波致爽殿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后殿为两层的云山胜地楼,不设楼梯,利用庭院内的叠石作成室外蹬道。从楼上可北望苑林区的湖山历历在目,“八窗洞达,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内廷的建筑物均以游廊联贯,庭院空间既隔又透,配以花树山石,园林气氛更加浓郁。,松鹤斋的建筑布局与正宫近似而略小,是皇后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最后一进院落名叫万壑松风,康熙当年曾在此处读书,建筑物前后交错穿插连以回廊,呈自由式的布置。,正宫与松鹤斋建置在山庄南端的小台地上,最后一进院落以北地势陡然下降约6米,万壑松风恰居陡坡之巅,举目北望,苑林区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8、景界极为开阔。这是从封闭的宫廷区甫进入苑林区而豁然开朗的“欲放先收”的组景手法,巧妙地利用局部地形特点因而收到动人的观赏效果。陡坡用山石堆叠护坡,设蹬道可下临苑林区。,蹬道,万壑松风,松鹤斋,即人工开凿的湖泊及其岛堤和沿岸地带,面积大约43公顷。整个湖泊可以视为洲、岛、桥、堤划分成若干水域的一个大水面,这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常见的理水方式。湖中共有大小岛屿八个。西面的如意湖和北面的澄湖为最大的两个水域。其中如意湖的景界最为开阔,湖中的大岛如意洲有堤链接于南岸,名叫”芝径云堤“。堤身”径分三只,列大小洲三,形若芝英、若云朵,复若如意“,造型宽窄曲伸非常优美。堤在湖中为南北走向,正好与湖面的狭长形状相

9、适应,也吻合于以宫廷区为起点的游览路线。,康熙三十六景之二 芝径云堤,湖泊区,湖泊区的自然景观是开阔深远与含蓄曲折兼而有之,虽然人工开凿,但就其整体而言,水面形状、堤的走向、岛的布列、水域的尺度等,都经过精心设计,能与全园的山、水、平原三者构成的地貌形势相协调,再配以广泛的绿化种植,宛若天成地就。,即便一些局部的处理,如像山麓与换交接的坡脚、驳岸、水口以及水位高低、堤身宽窄等,都以江南水乡河湖作为创作的蓝本,设计推敲极精致而又不落斧凿之痕,完全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因而通体显示出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尺度十分亲切近人,实为北方皇家园林中理水的上品之作。,清 冷枚,湖泊区面积不到全园

10、的六分之一,但却集中了全园一半以上的建筑物,乃是避暑山庄的精华所在,所谓“山庄胜处,政在一湖”。这个景区以金山亭为总绾全局的重点,以如意洲作为景区的建筑中心。金山是靠如意湖东岸的一个小岛,地貌很像镇江的金山“江上浮玉”的缩影,因此而得名。岛上的建筑也模仿镇江金山“层包山”的做法:临水曲廊周匝回抱如弯月,山坡上错落穿插殿宇亭榭与如意洲上的大建筑群隔水相望;岛的最高处建八方形三层高的“天宇咸畅”阁,又名上帝阁,即金山亭。,这个景点在湖泊区内发挥了重要的“点景”和“观景”作用:他是景区内主要的成景对象,许多风景画面的构图中心,又与山岳景区的“南山积雪”、“北枕双峰”遥相呼应成对景。,金山,整个湖泊区

11、内的建筑布局都能够恰当而巧妙地与水域的开合聚散、洲岛桥堤和绿化种植的障隔通透结合起来。不仅构成许多风景画面作为在特定的位置和景点上作固定观赏(即”定观“)的对象,而且还创造了循着一定路线的游动观赏(即”动观“)的效果。这种以步移景异的时间上的连续观赏过程来加强园林艺术感染力的做法,常见之于其他大型园林,而避暑山庄的湖泊区的规划,则更着重在创设明确的游动观赏路线(亦即游览线),通过它的起、承、开、合以及对比、透景、障景等的经营,来构成各个景点之间的渐进序列,是为景观规划的定观组景与动观组景想结合,以及点、线、面相结合的杰出的一例。,东游览路线,中游览路线,又一年又三年,和湖泊去按南北纵深一起连贯

12、。起伏延绵的山岭自西而北屏列,绾结于平原的尽端。山的浑雄,湖的婉约,平原的开旷,三者在景观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平原区建筑物很少,大体上沿山麓布置以便现实平原之开旷。平原北端的收束处敲好是它与山岭交汇的枢纽部位,在这里建置园内最高的建筑物永佑寺舍利塔。舍利塔仿照南京报恩寺塔而建成的,高耸挺秀的体形北倚蓝天,西枕青山,作为湖泊、平原二景区南北纵深尽端收束处的一个着力点染,其位置的安排非常恰当。平原景区的植物配置,东半部的”万树园“丛植虬建多姿的榆树、柳树、柏树、槐树等数千株,麋鹿成群地奔逐于林间。西半部的”试马埭“则是一片如茵的草毡,表现塞外草原的粗犷风光。,它与南面湖泊区的江南水乡的婉约情调并陈于

13、一园之内,这种特殊的景观设计有着”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明显政治意图,即便在皇家园林中也是罕见的例子。,舍利塔,万树园,平原区,占全园三分之二的面积,山形饱满,峰峦涌叠,形成起伏连绵的轮廓线。土层厚而树浓郁,山不高而气势雄。山岳区正以其浑厚优美的山形而成为绝好的观赏对象,又具有可游、可居的特点。建筑的布置也相应地不求其显但求其隐,不求其密集但求其疏朗,以此来突出山庄天然野趣的主调。因此,显露的点景建筑只有四处南山积雪、北枕双峰、四面云山、锤峰落照均以亭子的形式出现在峰头,构成山区制高点的网络。而那些山地的小园林尤为精彩,依山就势、巧于因借的设计,代表着我国传统山地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如“碧静唐”和

14、“秀起堂”。,避暑山庄的三大景区,湖泊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区宛若塞外景观,山岳去象征北方的名山,乃是移天缩地、融冶荟萃南北风景于一园之内。蜿蜒于山地的宫墙犹如万里长城,园外有若众星拱月的外八庙。,山岳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 园林建筑与周围园林景观自然融合,3.0,建筑美,Architectural Beauty,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 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 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在避暑山庄内不仅可以看到北方古典园林建筑的古朴典雅、雄浑壮观、实用气派, 如万壑松风建筑群、四面云山、澹泊敬诚殿等, 还能看到中国最南方的建筑标本。如仿照苏州沧浪亭的沧浪屿是其中之一。

15、另一处南方建筑标本是烟雨楼, 即是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仿制,其中芝径云堤仿西湖苏堤。,3.1 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观莲所,烟雨楼,文园狮子林,文园狮子林地处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东部,襟连清舒山馆,与“水心榭”隔湖相望,它东部是以假山为主体的狮子林,西部是以水池为主景的文园,合称文园狮子林。其总体布局宗法于元代画家倪瓒的狮子林图,庭院幽深,石峰玲珑,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素有避暑山庄园中之园的美称。园内假山则就地取材,用北方的青石堆成,它虽不如太湖石玲珑剔透,但都姿态万千,形状各异,颇具北方山石的雄壮浑厚之气,有山洞、蹬道可通峰顶及各个亭子,园外的磬锤峰、罗汉山、园内的“南山积雪”、“锤峰落照

16、”等景点一览无余。文园中的水池、假山、桥、亭、阁及藤架等再现了江南风格,与园外景色融为一体,乾隆曾赞曰:“何必江南罗绮月,请看塞北有江南。”,3.2 园林建筑与周围园林景观自然融合,避暑山庄园林建筑的形式、功能、高度、体量、色调、风格等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自然融为一体, 同时随季节色彩变化, 园林建筑屋顶墙壁的青灰和廊柱鲜红色调, 与周围花草树木色调变化相互衬托、渲染, 大大增强了园林景观季节的视觉审美内涵。功能上园林建筑也为炎热、风雨等异常气候下旅游休闲, 提供了遮蔽、保护、歇息的场所, 弥补了园林景观的不足, 使园林设计的功能更加完善。,站在金山亭的不同位置, 会看到骄阳下的湖水金波荡漾, 采荷莲立, 间或还有红鲤跃出水面, 湖中木船、电瓶船来回游动着, 时不时还有仿古的游船悠悠划过, 船上红色的座椅与黄色的顶蓬交相辉映, 如诗如画, 如醉如痴。,园路 假山 绿化,4.0,艺术特点,artistic characteristic,庄中园路贯穿全园,联系各景区景点,穿草原过临海环绕于水边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