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培训材料(必修2各章分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42593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培训材料(必修2各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课程培训材料(必修2各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课程培训材料(必修2各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课程培训材料(必修2各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课程培训材料(必修2各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培训材料(必修2各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培训材料(必修2各章分析)(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教学研究室 陆子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四章内容各具特点,从标题上看都是不小的课题,在有限的36课时之内,各章在教学要求上应达到什么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章在内容的选择上怎么考虑,在内容的呈现上又作了哪些设计和处理,下面逐章作一分析和介绍:,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部分内容在基础化学中为经典内容,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结合课标要求,来具体谈谈教学目标,以及这章在整套教科书中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

2、期表中的位置。,2、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3、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认识元素周期律。,4、认识化学键的涵义,通过实例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二、功能和地位,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 这部分

3、知识既是必修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看到其重要性:,元素化合物 (金属、非金属) (化学1),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初中),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 性质 (选修模块),化学反应与能量 有机化合物 (化学2),二、功能和地位,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在义务教育新课标中已经有了一些原子结构的知识,另外还简单介绍了一下周期表,在普通高中新课标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当中,还有更加深入的物质结构知识和相关的周期律知识,这样在化学2中怎样编呢? 就有一个与初中教材及高中选修教材衔接的问题,那么在这一章的选择和编排上有什么考虑呢?下

4、面就先从课标的要求来看看:,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课标要求:,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5、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根据课标要求,在选取内容时,将物质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律作为本章的重点内容,介绍碱金属、卤素、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核素、同位素、化学键等知识,我们将这

5、些内容分3节来呈现:,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两条线索: 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化学键),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这章的呈现,主要是这样的,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呈现是利用周期表的纵向结构来呈现,以初中为基础,从化学式引入,直接给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这里利用初中学过的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在初中已经介绍过了,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呈现元素性质的关系,另外利用在化学1学习的碱金属、卤素等化合物知识,把这部分知识作为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在这一节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是通过族来体现的,主要体现在:,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同族元素原子结构比

6、较,这一节结合元素周期表在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也就是核外电子与元素性质关系的基础上比较了元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在此基础上又引出了原子核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介绍了核素、同位素,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的呈现利用周期表的横向结构,通过周期来体现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从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入手,突出电子层数的不同和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关系,然后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认识元素周期律,在此体现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教材还利用资料卡片和科学视野栏目,介绍了门捷列夫对元素的预言和人造元素,三、内容的选

7、择与呈现,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在这里要简单说明一点,这一节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通过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说明的,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直接给出的,没有具体介绍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主要是考虑到课程标准对这部分要求比较低。较系统的知识将在选修模块中继续学习。,三、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四、内容结构,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化学键,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核素 同位素,元素周期表,离子键,共价键,元素周期律,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8、,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本章内容分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性知识。能量是本章最核心的一个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也与能量有密切的关系,只是必修课中不研究。同时,本章内容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一、地位功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总之,化学能量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

9、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一、地位功能,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将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条件将从原理上加深认识。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一、地位功能,二、有关的内容标准

10、,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三、内容结构,化学反应,化学键的变化 (断裂与形成),速率与限度,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 (化学能转化),引起,反应条件的 控制,提高燃料的 燃烧效率,设计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通常表现,热能,电能,吸热 反应,放热 反应 (燃烧等),应用,火电,化学电池,转化 (火电站),传统电池,干电池,充电电池,新型

11、电池,应用,化学反应,化学键的变化 (断裂与形成),速率与限度,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 (化学能转化),引起,反应条件的 控制,提高燃料的 燃烧效率,设计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通常表现,热能,电能,吸热 反应,放热 反应 (燃烧等),火电,化学电池,三、内容结构,吸热 反应,放热 反应 (燃烧等),应用,火电,化学电池,转化 (火电站),传统电池,干电池,充电电池,新型电池,应用,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火电与电池的综合),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三、内容结构,四、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阶段性和层次性。,生长性和发展性。,将化学原理同生活经验讨论、实例分析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第三章 有机化合和物

12、,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一、有关的内容标准,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地位和功能,从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入手,使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结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通过学习的典型有机物,了解和体会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兴

13、趣。,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基础,激发求知欲望。,三、教学目标,了解甲烷、乙烯、苯的主要性质及它们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重点认识典型化学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特点。,通过对上述典型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加深对这些物质在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中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几种重要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体会有机物跟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兴趣。,四、内容结构,有机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

14、脂、蛋白质,甲烷(CH4),乙烯(CH2=CH2),苯,乙醇(CH3CH2OH),乙酸(CH3COOH),五、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基本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较少涉及有机物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从实验出发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深化学生的认识。,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二、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

15、源,化学变化,获得可利用的物质,可持续发展,人,自然,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三、地位和功能,STS方面有利于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做出决策的能力,学科教学方面有利于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对进一步确定和学习后续选修模块,乃至升学、就业方向也可能会产生影响,四、有关的内容标准,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以海水、金属矿物质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五、内容结构,金属矿物,海水,化石燃料,利用化学变化,1、资源综合利用 2、环境保护 3、绿色化学,获得有用物质,获得能量,金属冶炼,从海水中获取有用物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炼制、聚乙烯,煤的干镏、汽化和液化,天然气化工,六、内容的选择与呈现,突出主题,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更新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紧紧围绕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这些重要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