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讲课之层层深入、尽和不尽、化丑为美、常中出奇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38386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讲课之层层深入、尽和不尽、化丑为美、常中出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次讲课之层层深入、尽和不尽、化丑为美、常中出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次讲课之层层深入、尽和不尽、化丑为美、常中出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次讲课之层层深入、尽和不尽、化丑为美、常中出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次讲课之层层深入、尽和不尽、化丑为美、常中出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次讲课之层层深入、尽和不尽、化丑为美、常中出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讲课之层层深入、尽和不尽、化丑为美、常中出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诗词曲的构思,之层层深入 词贵愈转愈深,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层层铺叙:宋柳永雨霖铃,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评:此词抒写离情,采用层层铺叙的艺术手法来达到层层深入。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言:“赋者,铺也。而柳永则以小令中很少使用的铺叙手法写慢词,开阖起伏,尽情描绘抒写,层层展开,层层深入,酣畅淋漓,被人称为“屯田家法”(蔡嵩云柯亭词论

2、)。 全词以实写和虚写构成两大铺叙层次,在实写时,又从环境、内心、外形三层铺叙;这样“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夏敬观吷庵词评) ,不愧“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冯煦蒿庵论词)。,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2,层层转折:宋晏几道蝶恋花,宋晏几道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评:此词采取层层转折手法来达到层层深入抒发离别愁思。此词不过短短十句,却有五个转折,真是“写来层层深入,节节顿挫;既清利,又沉着”(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摇曳多姿

3、,韵味悠长。这种层层转折的艺术手法,“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家三昧”(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与柳词的层层铺叙手法虽不同,但同样达到层层深入抒写离情别绪的艺术效果。,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3,层层递进 :清黄燮清苏幕遮,清黄燮清苏幕遮: 客衣单,人影悄,越是天涯,越是秋来早。雨雨风风增懊恼,越是黄昏,越是虫声闹。 别情浓,归梦渺,越是无家,越是书信少。一幅疏帘寒料峭,越是销魂,越是灯残了。 评:全词明显构成四个层次,每层一次递进,层层递进,达到层层深入,把思想感情强烈抒发出来。全词层层递递,把飘泊“天涯”的客情孤况层层深入地抒写出来,强烈感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4,以退为进 :元吕止庵后庭

4、花,元吕止庵后庭花: 西风黄叶疏,一年音信无。要见除非梦,梦回总是虚。梦虽虚,犹兀自暂时节相聚。近新来和梦无。 评:此曲是抒写思乡念亲之情。“西风黄叶”写又到秋思季节,却“一年音信无”,盼不到亲人一个字。这里已暗写出一个退步,本盼望能与亲人团聚,谁知一年过去又不能回家,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得到家人“音信”了。可是“一年音信无”,无可奈何之中,又只能再退而求其次,希望能梦见亲人,虽然“梦回总是虚”,但能“暂时节相聚”也可聊慰寂寥。但“近新来和梦无”,连梦中相见也不能,真是退得没有地方可退了。这样层层退步,实际是以退为进,层层递进,把思念亲人的感情层层深入地抒写出来。,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5,

5、小结,以上词曲都采用层层深入的艺术手法抒情,不过有的层层铺叙,有的层层转折,有的层层递进,有的以层层退步为层层递进,手法各不相同,显出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丰富性。 同时,比较而言,黄词略显平板,不及他作灵动,特别是不及柳永词开阖起伏,浑然天成,清韵悠长。这说明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还有个艺术水平高低的问题,要运用得好,才能写出传诵名作。,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6,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诗词曲的构思,之尽和不尽 想象的艺术天地,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7,汉李延年歌一首VS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汉李延年歌一首: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评:从

6、他人眼中侧面烘托,把 “佳人”“倾城”与“倾国”的“绝世”美丽突现出来了。 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 媚眼随羞含,丹唇逐笑分。 风卷蒲葡带,日照石榴裙。 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评:写得很具体鲜明了。然而,却远不及李延年诗中的“佳人”令人赞叹,引人遐想。写得太具体,太“尽”,反倒失去让人回味想象的余韵,还不如上古诗人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写美人如现眼前,令人神往。看来,还是“不尽”好些。,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8,宋李清照声声慢,宋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7、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评:李清照词开头即以十四个叠字写愁 ,写得极“尽”,由动作到环境到心境,由表及里,由形到神,情景相生,让内心积久的忧愁、抑郁一下子奔涌而出,动人心魄 。全词以“愁”起,以“愁”结,只抒写了一个“愁”字,这抽象的,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李煜相见欢)的“愁”,被抒写得多么清晰、沉重,如丝缠人,摆脱不了,而且铺叙无痕,内蕴丰富,成为传诵名作。,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9,宋辛弃疾丑奴儿,宋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8、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评:词以对比手法展开,“少年不识愁滋味”,是用来反衬“如今识尽愁滋味”的。这“欲说还休”中,却更使人感到词人“识尽愁滋味”的痛苦难言,其中的辛酸很耐人寻味。在“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淡而无味的闲言中,谁都能感受到词人说不尽、说不清、不便说、说了也无用的无穷愁绪,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激荡着的无比悲愤。“欲说还休”是有意不说,不说不等于没有,也不等于忘却,而是愁太深太重,非言语所能表达。真是“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刘熙载艺概诗概),其中包含的意蕴很耐人咀嚼,留给人以充分想象的艺术天地。,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0,有个故事

9、说,郭晖宦游难归,思念妻子,便写信寄回家。谁知匆忙中出错,妻子收到的竟是一张白纸。亲邻知之,流言说郭晖在外得官忘妻,准是喜新厌旧,寄张白纸来故意气她,说不定是想休妻的前奏。郭妻听到这种议论,便写了一首诗为丈夫辩解: 碧纱窗下启缄封,尽纸从头彻底空。 应是我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1,元马致远落梅风夜忆and 唐朱庆余宫词,元马致远落梅风夜忆: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评:这首散曲写思妇“夜忆”的满怀“心事”,但艺术手法上却是以不写为写。在欲写又止中,她“夜忆”的满怀“心事”却被诗人巧妙写出了,谁都能从中感受到令她夜不能寐

10、心潮起伏的万千“心事”,看清她思念情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理。这种以不写为写的艺术手法,同样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可能比写出更动人。 唐朱庆余宫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评:此诗“欲说”而“不敢言”,却把宫怨抒写出来,所谓“宫中忧谗畏讥,寂寞心事,言外味之可见”(黄叔灿唐诗笺注),这也是以不写为写。诗虽没写“欲说”何事,却让读者想到很多,且“鹦鹉”之畏当更有所讽。,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2,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诗词曲的构思,之化丑为美 散曲所特有的蛤蛎味,2019/1/16,13,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3,美丑对照原则,葛洪抱朴子博喻篇:

11、“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丑”和“美”是矛盾的统一体,“丑”中可以见“美”,“丑”可以转化为“美”。曲尚谐俗表现的极致便是以丑为美,化丑为美。即是说,以传统诗词的眼光来看,不登大雅之堂的题材内容,令文人雅士摇头、甚或嗤之以鼻的“丑”内容,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散曲中,而且以此为“美”,以此为趣,以此显现独特的美学风貌。 化丑为美是散曲突出的审美倾向,体现出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在散曲中,化丑为美的审美趣味几乎渗透到一切方面,不管写人、写情,还是写事、写景,都贯穿着这种艺术精神。,2019/1/16,14,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4,写人: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尾】我是个蒸不

12、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嚥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独特的自我形象:“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 明.臧懋循在元曲选序二中说,关汉卿“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 “天

13、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这正是顽强的以“丑”为“美”的精神显现。,2019/1/16,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5,写情:兰楚芳四块玉风情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解读:这首散曲故意自认“村”、“丑”,以“事事”、“般般”强调“村”、“丑”,又以“村”、“丑”为骄傲,在“村”、“丑”的外表下突出内心美、感情真。外“丑”与内美形成强烈反差,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效应,外表的“丑”极更反衬出内心的美极,更突现了内美,于是就化“丑”为美,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这样的爱情歌唱在正统诗词等雅文

14、学中是绝对看不到的。,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6,写事:如钟嗣成醉太平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解读:被人视为低下的“丑”事,被人耻笑的破烂穿戴,都被化丑为美,突出“穷风月训导”傲视富贵的卓立精神和超越世俗的高尚情趣,表现了对一种“美”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一种与传统知识分子科举做官不同的人生追求,显现出突兀不平的气概。,2019/1/16,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7,写景:如刘秉忠干荷叶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解

15、读:干荷叶因一场霜雪变得枯黄 ,本是大煞风景,作者却艺术化地化丑为美,在并不美的景物描写中显露出美的精神风采,这残破的枯荷叶竟表现了迎风斗霜的傲岸,呈现出宁折不弯的挺拔!,2019/1/16,18,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8,结论:,“化丑为美”是散曲突出的艺术表现之一,所体现的是与传统诗词截然不同的新的审美观念。文人们在以丑为美、化丑为美中,表现了对元代社会现实的否定和批判,显现出散曲独特的美学风貌,散曲所特有的“蛤蜊”风味,在化丑为美的作品中体现得也特别鲜明突出。,2019/1/16,19,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9,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诗词曲的构思,之常中出奇 灵感一闪的巧思,华中科技大

16、学中文系 P20,“常” VS “奇”,常与奇,是一对矛盾。常即平常,普通,毫不起眼;奇是奇异,特出,引人注目。诗多写常事,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合情合理的事,既合主观人情之常,又合客观生活之理。诗人的本领便是在“常”中写出“奇”来,即从符合人情事理的平常事物中发现并发掘出不平常之处,进行奇巧的艺术表现。 常中出奇之“奇”是出人意料的,但思之俱在情理之中,是来源于生活积累的灵感一闪的巧思,是用内心感情酝酿、创造出来的。正如王安石题张司业诗所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也即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所说的:“只有传达出人们没有体验过的新的感情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这“没有体验过的”就是独特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被称为“创作”,就在于其独创性本质。能通过“艰辛”的艺术构思在“常”中写出“奇”来,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